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小說>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列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五百七十四章 二劉
更新時間:2019-06-02  作者: 孤獨麥客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孤獨麥客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正文如下:
1697年7月20日,成都,蜀國公府。大順蜀國公、四川節度使劉忠貴正在與自己的首席幕僚、節度掌書記劉奇談話。

“大帥,鎮內迭經大戰,至今未能恢復。我曾經下去走過一遭,只見軍士疲憊,民力窮困,士紳不安,如此情形,當鎮之以靜,萬不可再動刀兵啊。”劉奇坐在一張繡墩上,苦口婆心地勸說道。

“哈哈,子悠何出此言啊?”劉忠貴聞言一笑,回道:“我也不是那不識道理的人,鎮內情況如何,我一清二楚。今天找你來,不是為了打仗,且放寬心吧。我只是想與你合計合計,看看能不能擠點銀錢出來,修幾條通往北邊的路。”

“這……”劉忠貴聞言一陣苦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了。蜀國公找他確實不是為了打仗,但修路所耗費的民力、財力可未必比打仗少多少啊。

幕府雖然占了半個云南,但富饒的昆明及左近地區卻被迫讓給了朝廷,只得了一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之地。長遠來看或許有益,但短期內卻無法給幕府提供多少錢糧,弄不好還得補貼進去。另外,川南一帶清剿土司的戰斗雖然已近尾聲,但依然需要派兵駐防,死傷的團結兵士卒也要予以撫恤。在云南收編的數萬前明降軍被打散安置到了這些土司舊地,結果土客矛盾頻生,械斗三天兩頭上演,幕府不得不持續貼補錢糧以讓這些漢人在當地站穩腳跟,總的說起來花錢頗多。川中雖然自古富庶,但也經不起如此折騰,成都幕府的財政現在已經緊繃到了很危險的程度了!

當然我們也不能忘了四川幕府為了搞錢而興辦的大量企業。這些企業有的事官督商辦,有的直接是官府投資,耗資不少。還好,川中自古富裕,茶葉、鹽、木材、藥材、糧食、錦緞及其他日用品自古以來就行銷各方,四川幕府的這些投資還是賺了不少錢的。而既然這些產業能賺錢,那么劉忠貴和劉奇二人也沒什么好猶豫的,繼續砸錢擴大規模便是了。這不,從昆明繳獲的大量金銀很快就投入到了這個無底洞里面,可謂堅決果斷。

不過這也沒辦法。現代戰爭實在是太花錢了,由不得劉忠貴不這樣。其實在古代的時候,打仗固然也很花錢,但遠沒有如今消耗這么大。那會如果將領狠一點的話,根本就不用發軍餉,只要有糧食就夠了。至于錢,呵呵,直接去敵人那里搶便是了!成本多低,是不是?

但現代戰爭不能這么打了。首先這種只發口糧的蝗蟲軍隊戰斗力過低,不能和經受嚴格訓練的現代軍隊媲美,遇上了往往就是一擊即潰。其次,現代戰爭對火藥、炮彈、藥品、食物、裝具、運輸工具等物資的消耗量大增,以至于到了一個驚人的地步,堪稱是吞金巨獸。以四川幕府為例,即便他們每年拼命自產,同時也接收長沙朝廷接濟的大量裝備、彈藥,但他們仍需從東岸人那里采購超過一百萬兩銀子的各色軍資,財政壓力是非常巨大的。

究其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你一個農業國卻用工業國的方式作戰,能不感到吃力么?東岸共和國就不談了,以歐洲的英國人為例,人家的軍隊也是現代化裝備、現代化打法,但人家工業生產效率高,槍炮、彈藥、裝具的生產成本不知道比你一個農業國便宜多少倍,同時社會整體創造財富的能力極強,國家稅收水漲船高,自然不像你這么吃力了。

以農業國的物質基礎玩工業國的戰爭方式,如果家里沒礦的話,確實是很苦逼的。后世滿清舉全國之力,也只養了北洋軍六個鎮又兩個混成協就是例子,同樣的錢在隔壁日本可以養多少軍隊呢?人家日本兵裝備不比你差,訓練比你勤,還花費重金從美國引進罐頭生產線,普通士兵也能吃海魚罐頭、黃豆牛肉罐頭,結果單個士兵花的錢還比你少,何也?人家社會工業生產能力高,創造財富的能力強,同樣一兩銀子所產生的作用天差地別。

四川幕府如今也是這么個情形。他們拼命從東岸人那里倒騰二手甚至是三手設備(本土淘汰給登萊,登萊再淘汰給成都),建立了成都制造局(含槍局、炮局、藥局和雜事局),生產緊缺的軍事裝備。無奈生產成本極高,同時產能也遠遠不足,不得不花費大量資金向外采購。

劉忠貴當然想擺脫這種尷尬的局面,但他沒有辦法。川中熟讀四書五經的一大堆,搞工業的人才卻少得可憐,根本支撐不起多大規模的軍事工業。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在東岸人的幫助下,依托本地優勢建立起了一系列輕工業作坊,大量出口綢緞、精鹽、藥材、茶葉、糧食換取寶貴的金銀,以彌補每年購械方面的巨大虧空。

這次打完云南之后,繳獲甚眾。劉忠貴欣喜之下,讓劉奇張羅著擴大這些產業的規模。所需機器全部由東岸人出售,甚至他們還派出了五十名幼童到登萊學習,很是花費了不少錢,同時也展現了自己的雄心。

結果今天呢?劉忠貴似乎后悔了,想要挪用一部分資金修建戰備公路,但這又怎么可能呢?向東岸人訂購機器的錢已經給出去了,他們向來是貨到付款的,你不要了他們也不會退錢。另外,花在南方土司舊地上的移民安置費用也不能省!近些年四川大搞經濟作物種植,一會發展蠶桑,一會引進東岸棉花,總之是忙得不亦樂乎,糧食種植面積直線下降。這會好不容易才南邊開墾了些良田種植糧食,怎么能半途而廢呢?

“大帥,現在能擠出來的,也就南邊數府的‘莠民錢’。但大帥,這錢動不得啊。”想了半晌后,劉奇還是出言勸阻道。

所謂“莠民錢”,其實就是移民安置費。成都幕府這兩年陸續裁汰了數萬南明降兵,同時還有大量從土司手里解放出來的地方少數民族。對這些人,劉奇是有一個長遠的規劃的,即擇地“開墾荒地,安插莠民,化莠為良”。說白了,就是把這些不是很可靠的民眾安插到原來的土司轄區,揀選合適的地方開墾荒地,通過這種方式建立起相對穩固的統治秩序,如此花個一兩代人的時間,差不多就徹底消化了,成了四川幕府穩固的農產品基地。

應該說,劉奇雖然大力奔走操辦工商事務,但他還是有些以農為本的思想的。他讀過一些東岸人的書,也從私交很好的東岸朋友聽取過建議,比如前成都商站站長陳明就對說:“需要對農業部門進行根本的改組,以便為工業發展提供原料,為增長的城市人口提供糧食,為增加的產品提供一個足夠容納它們的市場。現在四川的商品市場受到農村低水平實際需要的限制,由于技術沒有進步,過多人口被束縛在土地上,這威脅到了四川新政的持續發展。”

劉奇很好地吸取了這些建議,并在四川境內大力推廣新農業技術,提高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產量。比如他曾經大力推廣過“東棉”,即從東岸引進棉花種子,在四川種植。他認為東棉“棉叢高、葉茂、朵大、棉多、絨細而長,色澤白亮,產量是華棉的兩倍之多”,結果在那次災難性的推廣中,因為種子下發時已逾節候,并且栽種過密,陽光不足,同時當地氣候環境可能也有所不利,因此“棉桃多不能開”,損失不小。

好在劉忠貴十分信任他,認為萬事開頭難,以后持續改進就行,讓劉奇感動不已。因此,他痛定思痛之下,從寧波重金聘請了一些農學專家,在成都開辦農業學堂,專門教授農學、園藝學、農化、植物、養蠶、畜牧、水產、土壤、測量、氣象、農工、農政等十多門課程,并親自兼任山長,各種農業實踐活動、采買新式農具、印刷農業書籍、開辦《四川農學報》等所需的費用,他一概批準,從不否決,可見其重視程度。

如此數年之后,四川的農業產量有了不小的提高(但距登萊還有很大的差距),于是劉奇在ChóngQìng創辦了四川勸業場,陳列川中的谷、果、茶、麻、油、桑、漆、竹、木等,標出價格,注明產地,供包括東岸商人在內的外商參考,以加大四川農產品的出口力度。

當然劉奇最重視的還是糧食的種植。這無關其他,而是出于傳統士人的本能。中國自古以來因為饑荒而造成了多少問題,劉奇熟讀史書,自然是一清二楚的。因此,在看吞噬小說網tsxsw到經濟作物的播種面積大大增加之后,他有點擔心——諷刺的是,經濟作物產量的增長正是劉某人一手推動的——因此他趁著改土歸流的機會,在南邊不斷安置降兵和解放的土司奴隸,擴大糧食作物的面積。這“莠民錢”,就是花在這里的,幾乎每年都有,且數額頗大,畢竟這還承擔著“化莠為良”的同化使命呢。

今天劉忠貴找他要修路的錢,劉奇想來想去,能擠出來的基本只有這里了。但他十分不情愿,認為從長遠來看對四川有害,不值當。不過他也清楚自己的主公修路是為了北伐漢中,是為了王圖霸業,這事的優先級顯然比移民同化要更重要一些。

沒辦法,只能挪用一部分了。而且,今后“莠民錢”的數額大概率也要被極大壓縮了。蓋因北伐漢中,這戰事烈度可小不了,天知道要打幾年,要花費多少錢,要征用多少夫子。

這個世道,想休養生息喘口氣是真的難啊!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