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漢魏文魁小說>漢魏文魁最新章節列表 >漢魏文魁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漢魏文魁-第二十一章、諸葛連弩
更新時間:2015-10-19  作者: 赤軍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赤軍 | 漢魏文魁 
正文如下:
(中文)

馬鈞未免想得太多了,諸葛亮這回把他召到是氏莊院,壓根兒跟陳纻就沒有一毛錢的關系陳茲免當日在梁柱上刻字,那早就被仆役發現啦,然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仆役怕遭責罰,于是悄悄地削了去,是宏輔根本就不可能知道。~,

且說此日一早,諸葛孔明親往是氏莊院來拜是宏輔,稟報說:“連弩已粗成矣,先請恩師品鑒。”是宏輔大喜,便命仆役在庭院中樹起標靶來,好讓諸葛亮演示。他隨口問道:“馬鈞可得用否?”

諸葛亮回復說這連弩是我一個人造的,還真沒有找馬鈞幫忙一來尚未試驗,不知其人本領究竟如何,不敢妄用;二則最近幾個月都在忙著造連弩呢,我連部中都去得少了,跟馬鈞也沒有見過幾面。是宏輔似乎有些失望,隨即一捻胡須,建議說:“馬鈞見在都中否?可召來同鑒也。”

諸葛亮也不清楚老師為什么那么瞧得起這個馬鈞馬德衡……他所以最近對馬鈞不聞不問,還有一個重要理由未便宣之于口,那就是:等把馬鈞弄到兵部來,才恍然察覺那只是個孩子而已,還沒有自己初拜是宏輔為師的時候歲數大呢。這般弱冠少年,真能有多大本事嗎?真能夠幫得上自己的忙嗎?算了,還是先自己單獨研制連弩吧,等忙過這事兒,再找機會考察馬鈞的能力不遲。

可是既然師尊有命,諸葛亮必然凜遵,于是便遣人駕車。前往兵部衙署去召馬鈞過來。是宏輔說了。你先把連弩將出來我瞧瞧。等馬鈞到了,再一并演示便可。

是宏輔相當之好奇,所謂的諸葛連弩究竟是什么樣子的武器呢?雖說歷史已被改變,這連弩未必與原本歷史上的“元戎”完全相同,但理論上應該不會差得太遠吧。

后世對于諸葛連弩的猜測很多,可究竟是連弩還是連發弩,是單兵弩還是弩車,全都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因為史書上記載得太過簡略了,光說諸葛亮“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也有人號稱復原出了諸葛連弩,單兵持用,弩上有匣,內容十矢,利用杠桿原理。合一下機括即發一矢……

然而是宏輔覺得這東西并不怎么靠譜。首先,復原模型是木制的。必然難以反復使用,弩矢鋼質,也與“以鐵為矢”的描述不盡相同真要是按照實戰需要,加以金屬弩機,以鐵為十矢,這分量可不輕啊,一般人未必能夠長久端持、瞄準。再說了,既名“元戎”,意為將也,僅僅從字面意義上來揣測,也還是弩車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再則漢魏用弩,力多較步弓為大,僅靠雙臂根本無法拉滿,而必須要借助腰力甚至是腿力乃有腰張、膝張、踏張、蹶張等名。復原模型單手即可上弦,即便利用了杠桿原理,張力也是很弱的,加上矢僅八寸,有效射程還不到二十步,根本不適應實戰需要嘛。而且固然能夠連續發射,但上弦速度并不算快,就算二十步內能破重甲,也僅一發耳,接著人就沖到你面前了,如何以弩來格擋敵械?

第三,就是相關杠桿原理了,這年月的的科技水平雖然落后,稱桿(杠桿)的運用還是非常廣泛的,就連民間亦知以桔槔取水,諸葛亮照此簡單原理來“損益”連弩,就真能被人贊頌為“物應機,大器無方,通人靡滯,大德不常……何思之深,何德之清……神弩之功,一何微妙”嗎?

再說既然杠桿原理并不深奧,相關的機括也不復雜,那如此軍國重器,又為什么會失傳呢?

算了,不胡亂猜測了,還是睜大眼睛來仔細瞧瞧這新制成的諸葛連弩究竟是什么式樣吧。

諸葛亮把是宏輔請到庭院當中,終于亮出了他新研發出來的連弩。此弩原本置于一乘馬車上,此刻揭開遮蓋的麻布,是宏輔終于得睹真容。他的第一反應果然是單兵弩啊,竟然這么小……

其實也不能算很小,比后世的所謂復原模型終究要大上一圈,弩長近四尺,臂開四尺余,是宏輔估計以自己的小身板兒是扛他不動的。于是便問孔明:“其重幾何?”孔明躬身答道:“重一百一十斤,力四石六斗。”

我的天爺啊,是宏輔心說這都超過關王刀的分量了……漢代的度量衡單位普遍比后世為小,一百一十斤大概得近三十公斤呢吧,自己勉強能夠扛之上肩,可還真平端不起來。這真是單兵用弩嗎?未免太沉重了一些吧。

諸葛亮指著連弩介紹:“弩上安匣,內儲十矢,以鐵為之,其長八寸,扳動機括,乃可連發也。發盡而易匣,頃刻之間,亦可再發。”

看起來,跟后世的所謂復原模型很象啊,雖然略微大了一點兒,也更沉重了……“可中多少步?”

“三十步內可破重甲,四十步內可破輕甲,五十步外則無力矣。”

有效射程還不如比較強勁些的騎弓嘛,雖說比復原模型的二十步要強了許多廢話,個頭兒還大了哪而且四十步內可破輕甲,也算勉強有點兒實戰價值……但就這些參數,完全不符合你諸葛孔明之盛名哪。弩之比弓,長處有三:一是可以腰腿之力拉弦,張力既強,射程乃遠;二是上弦后可以較長時間瞄準;第三點最重要,就是非經訓練者不能用弓,但就連普通百姓亦可使弩,訓練成本大大下降。

所以除非你把這玩意兒的重量減少一半兒,就連我這種武力值在及格線上徘徊的家伙也能夠輕松使用,否則真沒有什么意義。有那尋找和訓練能持此弩的大力士的時間、精力、成本,我還不如訓練個弓箭手出來哪。

當下微皺雙眉,捻須不語。

諸葛亮說這東西確實還有值得改進的余地,但就目前的形制而論,真不難使,一試便知。是宏輔搖搖頭:“且候馬鈞來。”

好不容易等到馬鈞到來,進了庭院,大禮拜見是宏輔和諸葛亮。是宏輔也不跟他廢話,只要他坐定了觀瞧,隨即便朝孔明頷首示意。諸葛亮會意,當即命令屬下:“試弩。”

給諸葛亮駕車的是一條大漢,身高在八尺開外,肩寬背厚,當下應喏一聲,就把連弩從車上抱下來了。是宏輔瞧他舉重若輕,動作并無滯殆,心說:“真好漢子,可惜這般大漢,未知軍中能得幾人?”

就見大漢端著連弩,站到距離木靶三十步遠的位置,突然把腰一彎,從連弩下方張開來一個支架,撐放在了地上。是宏輔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不需要一直手持啊,倒是我想岔了……嗯,支架雖然簡單,移動也未必方便,卻可省卻抱持之力。孔明啊,原本我心里給你這玩意兒只打五十分的,因此支架,可以加上十分及格了。

就見那大漢安置好了連弩,單膝跪倒,下頜乃與弩齊。他瞄了瞄靶子,伸手在弩側扳動,只聽“嚓”的一聲,弩弦繃上,隨即又是“嗒”的一聲,鐵矢破空。頃刻之間,十矢連續發出,每發之間的間隔僅僅一秒而已。

是宏輔這回是真驚了,這必然不是運用杠桿原理上的弦啊。忍不住便站起身來,踱近去細看只見在連弩右側有一握把,大漢的手正捏在握把之上。他不禁詢問諸葛亮:“以何驅動?”諸葛亮回答道:“齒輪。”

“原來如此。”是宏輔連連點頭。話說齒輪早已有之,但大多用以制動,傳動的應用卻相當之少,理論上到此東漢、魏晉之際,齒輪在機械上才得到廣泛運用,指南車、記里鼓車等等,就都是用齒輪驅動的偉大發明。是宏輔因此而不禁想到,若是運用一整套合適的齒輪……

“吾亦可發否?”

“先生請試。”

于是是宏輔替下了那條大漢,在大漢的指點下安裝上一個新的矢匣,然后瞄準木靶,嘗試轉動手柄。出乎他原本料想之外,但又在此刻的憧憬之中,幾乎不費什么力氣,便即絞上了弩弦,然后再轉半圈,弦馳矢發,正中標靶。

竟然如此省力,好吧,八十分,我基本上算是滿意了!

要知道是宏輔本人不過勉強能張四鈞(一石三斗)之弓而已,且無法持久,當世力士最多可張十二鈞(四石)弓既有超強膂力,又能百步穿楊的,就是宏輔的記憶中只有一個太史子義。弩力則從一石到十石不等,超過這個數量就是弩車了,無法單兵持用,而是宏輔即便蹶張,也不過開三、四石弩罷了,估計亦僅三發,便會渾身脫力。如今這四石六斗之弩,普通小卒亦可輕松連發,一口氣打出十余個矢匣,射出一百多矢去,手不酸,腰不軟,那可真是太難得啦。

再看標靶,那大漢先發十矢,其中者九,是宏輔單發一矢,亦中,木靶皆被洞穿,弩矢沒入其后的草垛之內三十步可破重甲,倒確實并非虛言。

然而退至四十步外,再由那大漢打完新的弩匣,命中率卻跌落到了百分之五十,而且皆不能洞穿木靶;退至五十步外,十矢中只有二矢上靶,六矢射飛,還有二矢力盡而墮。

命中率和射程還是不盡如人意啊,但考慮到這只是初制品,據孔明所言尚可改進,倒亦勉強可用。是宏輔直接詢問諸葛亮:“所缺者何?”你覺得哪些地方還不夠滿意,需要改進呢?諸葛亮躬身答道:“其缺有四……”(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