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孔雀說道:“這次是在我那個寶貝里撈的,也不知道為什么,淺水中的生耗長這么大個兒,深一點兒水中的生耗,反面沒這么大了。”
本來韓孔雀認為水深一點兒的生耗會更好,今天要不是帶著柳絮她們一起去撈,韓孔雀還真的不知道,自己玄元控水旗中淺水的地方,反而是生耗更大而且肉質更厚。
雖說不明白為什么,不過在玄元控水旗之中出現什么異常都是正常的,之所以都是大生耗,自然是因為長得快。
這個時候秦明月道:“孔雀說要放水里吐一下沙,明天就可以吃了,媽,是放到清水里么?”。
“放到盆里,然后倒上水放一點兒鹽,要是你們著急想吃呢,可以在水里倒一點兒香油,大約兩個小時,把水倒掉在加水放點兒香油,這樣吐個四五次基本就不會有什么沙了,吃十幾個中有一兩個有沙,就算吐的很好的了!”韓母張口就說道。
現在對于烹飪海鮮,韓母也算是有一手了,畢竟吃的多了,怎么也會處理了。
韓母離開之后,韓孔雀最終還是和柳絮三女誰在了一個房里。
只不過,到了早上,三女起的比較早,所以在笑笑和韓鳳醒來的時候,已經各自會自己的房間了。
“爸爸!”韓孔雀一睜開眼,就看到了韓鳳和笑笑趴在他的床頭。
“干什么?”韓孔雀看兩個小家伙笑的那么諂媚,就知道是有事情求他。
“媽媽說要拔一顆人參,燉湯喝。”笑笑的小嘴抿成一個小月牙,笑的十分好看。
韓孔雀捏了一把笑笑的臉蛋,道:“那就進去看看好了,也不知道里面的人參怎么樣了。”
昨天晚上看過了玄元控水旗的變化。今天韓孔雀也像了解一下混沌空間的變化。
最近這段時間,韓孔雀認真研究了一下混沌空間,他已經弄明白了里面的時間變化。
如果他自己控制混沌空間,只要他離開了那個空間,混沌空間內部的時間流速,就是外界的一百倍。如果有人還能進出混沌空間,混沌空間的流速就開始出現變化。
比如柳絮的墨蓮圖,如果用墨蓮圖打開了通向混沌空間的通道,混沌空間的時間就會跟外界同步,如果這些通道全部封閉,混沌空間內部的時間流速就會加快。
研究明白了,韓孔雀自然會利用這個特點,讓混沌空間的物種快速繁衍,特別是一些珍稀藥材。這個最近一段時間,他的手下消耗的比較多。
其實人參一聽說好像十分的高大上,其實這個東西十分好養,當然,想要養好并不容易。
中國人差不多是最早食用人參的,一提起人參,很多人就會想到長白山老山參。
其實長白山老山參還不是最早使用的,最早的應該是山西野山參。被采挖完了,人們才盯上的長白山老山參。
中國幾大參區的老山參吃得差不多了。古時候人們也沒有人工培育這個念頭,畢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沒辦法了,只好吃國外的了,當時朝鮮地區就是主要的貨源,同一時刻,俄羅斯的野山參也賣入中國。
他們也受當時的中國影響。哪怕是現在,韓國、俄羅斯運動員也有服用人參代替咖啡片,來保持體能來訓練。
人參講究的就是常吃、少吃,乾隆一天也就是三錢,一兩等于十錢。但清時一斤十六兩,所以一錢就三克多,現在中藥店也是按照這個來算。
園參多吃點,山參少吃點,有點小錢逢年過節買一株十來年的‘半野山人參’,分兩次燉湯,一家人其樂融融,愿父母長命百歲。
當然,買的時候也要和人參權威的醫生說清楚家里的情況,讓后讓對方幫制定食譜。
除了俄羅斯人參以外,中國還有大量向北美進口西洋參的習慣,這是近代的事了。
一般西洋參二三十美金一斤,很便宜,美國有25個州作為拳頭產品主打,這東西在美國會放菜市場當菜賣。
所以西洋參的養殖更簡單,也更適合大規模種植,當然,這個跟國內的人參一樣,容易養殖,但養好,養出好參則很難。
而年份久遠的上等高山寒冷園參,又或者是野洋參,在美國也是不能隨便賣的。
韓孔雀領著兩個小孩,直接進入混沌空間一片山谷之中,這里就是他特意劃出來的參園。
剛剛進入參園,就感覺到了一絲風,風輕輕的吹動,帶著一股花草的芳香,在鼻尖回蕩著,清風流動濃霧隨風飄散,飄的越來越遠。
在這種情境下,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風還是輕輕的,但霧氣開始慢慢的變淡,隱約間,看到了一個小山包,隨著霧氣越來越淡,山也越來越清晰。
霧氣并沒有完全散去,最后還剩下了一層淡淡的白霧,不過那個百米高的山包,已經清晰可見了。
參園也就方圓也就百米大小,就好像一個小土包似的,光禿禿的什么也沒有,只有兩條小溪順著山坡流下,與另外一座小山丘上流下的小溪相連,連成一個完整的灌溉網絡,源頭則是山頂兩口不停往外冒水的泉眼。
韓孔雀不管兩個小孩怎么折騰,他自己則去看了一下人參,才發現一個大問題!
挖出了一棵人參,韓孔雀一看就傻了眼,這人參長的也太好了吧?
本來韓孔雀這批人參是要當野山參賣的,可長的這么白白胖胖的人參,別人會認為是野山參?
就算這里的人參年份足夠,恐怕也沒人會認為這是野山參吧?
“這皮也太白生了。”韓孔雀拿著一棵人參苦笑道。
“緊皮細紋”是野山參的重要特征,“皮”即主根的外皮,年齡較小的野山參,外皮緊湊而細膩光滑,黃白色,無粗皮。
年齡較大的山參外皮顯得凹凸不平或帶有粗皮,通常及時干燥后不抽溝(即沒有明顯的縱向溝紋),若加工不及時,干后也會出現縱皺紋。
野山參的皮色和表面特征與生長環境密切相關,尤其是土壤類型對皮色影響很大。
一般是黑土地的皮色白,表面細膩,所謂“緊皮細紋”;黃土地的皮色黃,表面較粗糙,所謂“皮老紋深”。
東北等長白山林區基本上是黑土地環境,遼省那一帶多數是黃土地環境,這些地方的野山參和培育的山參,基本符合上述規律。
至于以前的大興安嶺地區野山參”,皮色發黃的多,表面也比較粗糙,年齡較大的呈現“皮老紋深”。
韓孔雀這里的這些人參,按照年份都應該有十幾年了,雖然沒有仔細計算,但怎么也有十五六年的年份,這長的白白胖胖的大白色算是怎么回事?
這樣也就算了,但他這樣年份的人參,蘆不長,碗也不密,怎么看都是園參啊!
蘆和艼“蘆”即根莖部分,其上密布許多莖痕,稱為“蘆碗”。“蘆長碗密”是山參的顯著特征。
野山參的蘆是一段復雜多變的整體,自下而上常常依次可分為“圓蘆”(又稱“雁脖蘆”)、“堆花蘆”和“馬牙蘆”三部分。
整個蘆稱為“三節蘆”,因年限較少,堆花蘆部分不明顯而稱“二節蘆”,有時還會因年限久遠并生長良好,出現“分支蘆”(簇生有多條地上莖)和“子母蘆”(大蘆上生有若干小蘆)。
韓孔雀這批人參雖然是他種植的,但絕對屬于野生的,他可沒有管理,這些人參肯定是在自然環境下自然生長的。
現在沒蘆,可就沒法鑒定年份了,加上人參上面也沒有紋,這樣看著就更加怪異了。
“紋”是指主根表面的橫行的皺紋,野山參的橫紋細密而完整,紋線凹陷,似乎有根細細的鐵絲曾捆綁著它,束縛著野山參生長似的,也時常因野山參的紋線中總夾有微量的泥土,呈黑色,而稱“鐵線紋”。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野山參的紋,是橫行的皺折紋而非溝槽紋。
若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可見,這些皺紋的方向是向上的,即下紋的邊沿含蓋著上紋的邊沿,仿佛這些橫紋是被主根的上部向下收縮所致。
而且,野山參的紋僅僅分布在肩部或有少量延伸到參體的中上部,參體中部大多是光滑無紋的。
這與移山參的“跑紋”有明顯區別。
目前市場上的贗品(名曰:工藝參),運用插接粘連等各種手法,能把蘆頭和體形做得很逼真,也能十分精細地刻出類似的鐵線紋,甚至在成長期內用頭發捆扎參體使其長出橫紋來,但這些人工作出來的紋在放大鏡下都是容易識破的。
可以說野山參的紋最難仿真,而現在韓孔雀的這批真野山參,卻連仿真的野山參都不如。
如果在看須和點那問題就更嚴重了。
“須”是指主根和分支上漸細的須狀根,腿自然地過渡為上粗下細的須。
野山參的須一般長達30~60cm以上,野山參的腿與須之間通常沒有明顯的分界線,須稀少而細長,“清疏不亂”;新鮮時須的質地柔韌,不易折斷,“剛柔不脆”,習稱“皮條須”。(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