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軍指揮使徐達邁開大步走在隊伍的正前方,左右兩側各有五名‘精’挑細選出來的‘侍’衛,與他一起組成整個隊伍的劍鋒,渾身穿著板甲,手中的長矛閃閃發光。
更多的弟兄,則按照平素訓練時養成的習慣,跟在‘侍’衛們身后逐排增加,在移動中,緩緩拉出一個完整的鐵三角。
沒有誰左顧右盼,每雙眼睛都透過面甲上的縫隙,緊盯著正前方。盡管,他們當中大多數人都能清楚地看到,正前方正在倉促整隊的敵軍,還不到先前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還有三分之二的敵軍,就埋伏山坡兩側的樹林中,隨時都可能殺出來,堵死大伙的退路。
但是,沒有人放慢腳步,左顧右盼。他們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老兵,大部分訓練時間都達到了八個月以上,其中一小部分甚至早在徐州時,就已經隸屬于朱重九麾下。
長時間的艱苦訓練,已經令紀律刻進了每個人人的骨頭里。
只要緊跟在徐達身后的那面戰旗不倒,他們就會追隨旗幟所指方向,直到生命中的最后一息。
他們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機會學習任何武藝,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在一年之前,還是徹頭徹尾的職業農夫。
然而現在,他們卻是這個時代最職業的軍人。
他們走得不是很快,但始終保持著同樣的節奏。肩膀挨著肩膀,手臂貼著手臂。循著山坡下推,就像一臺‘精’密的機器。
“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單調的銅哨子聲在隊伍中連綿不斷,像平素訓練時一樣,始終伴隨著大伙的腳步。
那是連長的指揮哨,用來協調全連的動作。每聲代表著大‘腿’一次邁動,三聲為一組節拍。不似傳統的戰鼓聲那樣振奮人心,聽在讓人的耳朵里,卻遠比戰鼓聲清晰。
很多老兵,不由自主地就想起自己剛剛入伍受訓時的場景。
為了區分左和右,當時的教官們采取了無數辦法。一只腳穿鞋,左胳膊上系繩頭,用木棍戳屁股,‘花’樣百出。
誰也沒想到當兵吃糧,還要這么麻煩,挨了收拾后難免怨聲載道。但沖著每天晚上的‘肉’湯和一天兩頓管飽的干飯,大伙全都咬著牙忍了下來然后大伙就慢慢發現,‘挺’‘胸’抬頭,踩著哨子的節奏走路,其實也‘挺’有‘精’神的。
然后‘挺’‘胸’抬頭,就慢慢成了習慣。
然后直起來的腰桿,就再也彎不下去,哪怕面對的是血淋淋的屠刀。
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二百步,他們緩緩走下山坡,絲毫不做停滯。很快,與敵軍之間的距離,就縮短到了一百步之內。、
探馬赤軍的主陣中,狼嚎般號角聲猛然響起,低沉悠長,令來自河面上的北風驟然變得凜冽。
“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單調的銅哨子聲,從狼嚎聲中鉆出來,就像冬夜破曉前的第一絲微光。
單弱,卻桀驁不馴。
王保保被來自對面的銅哨子聲,攪得心煩意‘亂’,冷笑著將手中的鋼刀奮力揮落。
天空驟然變暗,數以千計的羽箭從天空中落下來,密集如冰雹。
層層的鋼鐵“冰雹”砸在淮安軍的身畔,濺起濃濃的煙塵。劇烈的河風吹來,將煙塵迅速托向空中,變成暗黃‘色’的云霧。
暗黃‘色’的云霧背后,千余淮安將士踏著不變的步伐,向前,向前。義無反顧。
“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銅哨子的節奏始終不變,哪怕面對著的是狂風暴雨。
王保保身后的契丹弓箭手們,猛然覺得心里一陣發冷,以最快速度拉開角弓,將第二輪羽箭以斜向上四十度角‘射’進前方的天空。
天空瞬間變得極暗,但倒映在紅巾軍槍鋒上的夕照,卻愈發地絢麗奪目。
“豎矛!”走在最前方的徐達猛地發出一聲斷喝,將手中的長矛筆直地豎起。
“豎矛!”“豎矛!”“豎矛!”“豎矛!”……
一連串渾厚男聲,機械地重復。從親兵到旅長、團長。從團長、營長、連長再到隊伍中的伙長。
千余桿長纓,以同樣的角度豎了起來。
“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單調的銅哨子聲里,長矛像上了發條般,以同樣的節奏,左右搖擺。
第二‘波’羽箭掠過八十步的距離,來到淮安軍頭頂,呼嘯著落下。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一連串怪異的聲響,在淮安軍的頭頂不斷炸起。
高速飛來的羽箭,被豎起的長矛層層過濾,能最后落到目標區域的,還不到總數的五分之一。
然而,就這五分之一羽箭當中,還要有一大半‘射’在了淮安軍‘胸’前的板甲上,“叮!”“叮!”“叮!”濺起數道火星,然后無力地墜落。
走在前兩排的淮安軍將士,挨的羽箭最多,但是冷鍛出來的面甲、板甲和護‘腿’甲,卻將他們遮得密不透風。
即便是破甲錐在三十步內正面‘射’擊,也未必能鑿穿堅固的冷鍛鐵甲。更何況是普普通通的雕翎羽箭?
雖然從第四排開始,弟兄們就只有面甲和‘胸’甲護身,大‘腿’上不再覆蓋任何防護。
然而除了一兩個實在倒霉的家伙被流矢命中之外,九成九以上的弟兄,都在這一輪羽箭覆蓋中,毫發無傷。
受了傷的弟兄,立刻按照訓練時的要求,將長矛戳在了地上,牢牢地握住了矛桿,讓自己的身體停留在了原地。
后排的袍澤立刻加快速度上前,補上了他空出來的位置。然后將長矛繼續高高地豎起,伴著銅哨子聲左右搖擺。
“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銅哨子聲,銳利如刀。
倒映在槍鋒上的夕照,點燃整個河灘,點燃所有人的眼睛。
箭雨繼續,無止無休。
淮安第三軍的老兵們頂著箭雨繼續前進,不疾不徐。三角形的大陣在漫天箭雨中就像一頭睡醒的巨龍,須爪張揚,鱗光閃爍。
它的身后是芒碭山。一千五百余年前,那個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陳勝,最后就埋骨于此。
它前方是滾滾黃河。四千余年前,軒轅氏曾經于河畔鑄戈為犁,播種五谷。
它身左身右,是堯之都,是舜之壤,是禹之封。一代代華夏族的古圣先賢,在此開拓、守護、創造、傳承。
這是它的土地,它的家園。
數千年來,總有一些野蠻的強盜,試圖趁著它沉睡的時候,進入這里,偷走它的財富,玷污它的‘精’神。
然而,每當黑暗時刻,它卻總能被熱血喚醒,在獵獵的寒風中,再度拍打起兩只巨大的翅膀。
凌空翱翔。
左翼承載著歷史,右翼承載著希望。
八十步、七十步、六十步、五十步……
眼看著從山坡上推下來的軍陣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王保保的鼻尖上,慢慢滾下數滴冷汗。
不是第一次和紅巾軍‘交’手,但像淮安第三軍這樣的紅巾軍,他卻是平生第一次見到。
他的彎刀奮力揮動,令軍陣中‘射’出去的羽箭,越來越急。
急得像狂風暴雨。
按照他以往的經驗,如果是潁州紅巾,在如此密集的羽箭打擊下,即便不崩潰,也將被壓制得無法再前進半步。
但是,眼前這支鎧甲上涂滿了泥巴的紅巾軍,卻依舊在徐徐前推,永遠保持著同一個節奏。
濃密的箭雨非但沒能讓淮安第三軍的大陣分崩離析,忽明忽暗的天空,反倒給本來就殺氣騰騰的軍陣平添了幾分神秘和威嚴。
“換破甲錐,換破甲錐!”蔡子英在王保保身邊,聲嘶力竭地提醒。
已經胳膊發酸的弓箭手們,立刻換上了銳利的破甲錐。拉滿角弓,將其平著‘射’了出去。
“叮叮當當”“叮叮當當”走在最前排的淮安軍將士身上,不斷傳來刺耳的金屬撞擊聲,火星在傍晚的霞光里,閃爍如同晨曦中的星星。
有人因為運氣不好,被破甲錐從鎧甲的接縫處‘射’了進去,痛苦地抓住矛桿,在原地緩緩轉圈。
他們留出的空缺,迅速被第二排袍澤填補。整個三角型大陣,依舊銳利如初。
他們依舊在推進,不疾,不徐。
“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銅哨子聲鉆透連綿的戰鼓,深深地鉆進弓箭手的耳朵,令他們頭皮發乍,兩‘腿’發軟。
四十步、三十步、二十步。
隨著距離的接近,傷亡在不斷增加,但哨音的節奏,卻始終不變。
淮安軍的將士隨著哨音,邁動整齊的步伐,從容不迫,仿佛要去享受一頓約定已久的盛宴。
刺耳的哨音里,王保保忽然覺得自己的心臟在迅速下沉。他身邊的兵力足足是對方的兩倍半,但他卻不再有任何把握,自己能擋住對手。
“吹角,命令伏兵出擊!”高高地舉起彎刀,他果斷地做出決定。
號角聲忽然變得蒼涼,仿佛野獸在召喚失散的同伴。
左右兩側樹林里,有憤怒的號角聲相應。早已急得兩眼冒火的脫因帖木兒與賀宗哲,各自帶著三千伏兵,呼嘯而出。
他們從側后方沖向淮安軍。
他們要把這只剛剛醒來的巨龍,再度推入黑暗。
然而,淮安第三軍中的戰旗,卻突然高高起挑了起來,在迎面吹過來的河風中,獵獵揮舞。
“放平長槍!”徐達猛地將自己的長矛對準正前方,大聲斷喝。
“吱吱”哨子聲猛地一變,由三拍變成兩拍。
“吱吱”“吱吱”“吱吱”凄厲的銅哨子聲里,原本高高豎起的長槍,像怒放的鮮‘花’一樣,層層向前綻放。
一層,兩層,三層
“吱”所有哨音,匯集成一聲長長地龍‘吟’。
所有長槍一齊向前捅去,宛若巨龍磨亮的牙齒。。.。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