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重生尹志平小說>重生尹志平最新章節列表 >重生尹志平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重生尹志平-第八章:抄經文,得九陽
更新時間:2014-11-07  作者: 喝酒燙頭   本書關鍵詞: 武俠小說 | 傳統武俠 | 重生尹志平 | 喝酒燙頭 | 喝酒燙頭 | 重生尹志平 
正文如下:
(中文)

少室山為嵩山南麓,山勢陡峭險峻,諸峰簇擁起伏,峰巒參差,峽谷縱橫。

相傳夏禹王的第二個妻子,涂山氏之妹棲于此,人于山下建少姨廟敬之,故山名謂"少室"。

尹志平來到少室山腳下,在山腳下的涼亭里靜靜等待。

一直到天邊泛白,有早起燒香拜佛的人登山禮佛,尹志平才混到人群中,跟著上了山。

進了少林寺,尹志平先捐了幾柱香,站在羅漢堂里觀摩了一會兒十八羅漢,聽著僧人的念經聲,浮躁的心情變得冷靜許多。

等到周圍的人越來越多,自己這樣的富家公子也來了幾個,他才找到了一個僧人,提出自己要捐獻錢財,想要去藏經閣一觀。

僧人立馬找來了監院,是個濃眉大眼的僧人,雙目綻放著精光,身披僧袍,雙腿邁動,腳抬得卻很低,如同在泥水里行走,邁不開步子似得。

尹志平看到這一幕,眼睛卻微微一縮。

這是趟泥步,假想自己在泥水中行走,或在齊腰的水中前行,阻力巨大,拔腳如出泥。

通過這種假想,可以以意導氣,將內氣灌注在下體之中,疏通下肢經絡,穩固下盤。

在后世,八卦掌和形意拳都有專門的趟泥步。

而看這個老僧,腳步雖沉,但速度卻不慢,一看就是練了十幾年趟泥步,把身體練成一個圣體,肢體上下相合,腳步可快可慢。

尹志平知道這個老僧是個高手,他所掌握的武功招式,不一定有尹志平掌握的那般威力巨大。

但是基本功卻很扎實,如果只是使用同一門武功,自己斷然不會是他對手。

尹志平不敢怠慢,雙手合十,恭敬的說道:“監院大師,我想前去藏經閣一睹佛道經典,謄抄一部經文,不知道監院可否答允?”

老僧沒有立即答話,低垂著眼從下向上將尹志平看了遍,看到尹志平腳尖離地寸許,身子松垮無形,以為他真的是個不學無術的富家子弟,心里放下心來,

老僧笑著說道:“施主一心向佛,想要去藏經閣一觀,自無不可,不過藏經閣乃本寺重地,尋常人怕是不易進去。”

尹志平連忙掏出錢引,說道:“監院大師說的對,所以我打算向寺廟捐獻五百兩。”

老僧接過錢引,說道:“既然這位公子如此虔誠,那我就帶你過去吧,不過只能在藏經閣一層瀏覽,里面備有紙筆,可以謄抄。”

尹志平謝過老僧,在他的帶領下來到藏經閣前。

老僧將房門打開,讓尹志平進去,便徑直離開。

尹志平直接走進去,雖然老僧沒有跟著,但是他可不敢去藏經閣二樓。

對方敢這樣讓自己進入,就不怕自己跑到二樓去,在二樓恐怕還有武力高強的僧人看管經文。

藏經閣面積巨大,共有兩層,下面這層擺放著一個個書架,書架上放著一本本線狀書籍。

無論是書架還是書籍,都打掃的一塵不染,而且還有熏香味道,配合著書香,讓人心神安靜。

尹志平瀏覽著一本本書籍,找尋著自己的目標。

《大藏經》《藥師經》《金剛經》《六祖壇經》《大中祥符法寶總錄》《天圣釋教總錄》《顯識論》

這些佛家經典一部分是唐朝古籍,也有北宋時期的拓本。

在北宋時期,佛教盛行,楷書抄經成為了職業,所以有許多佛家經典流傳于世。

但是尹志平找了兩個書架,都沒有找到楞嚴經,一時不免有些煩惱。

但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聲音在不遠處響起:“不知道施主想要查閱哪部經文?”

尹志平被這個聲音嚇了一跳,轉過頭去,看到一個年輕僧人站在書架末尾,目光平淡的看著自己。

自己竟然沒有察覺到他的靠近。

尹志平有些狐疑,以他的感知能力,連房間里的呼吸都可以聽到,但竟然沒發現竟然還有一個人。

而且聽覺靈敏,縱使自己被古籍干擾,也不應該表現出這個樣子。

尹志平平復心情,說道:“我想為家父謄抄一部《楞嚴經》。”

“楞嚴經?”

年輕僧人有些錯愕,但隨即點頭說道:“楞嚴經是部哲理深刻的經典,破惑,見真,可以破出邪魔亂相,施主有心了。”

年輕僧人平淡說完,指了指最后一個書架,說道:“楞嚴經在那里,一共四本,施主可以自取。”

“謝謝小師傅。”尹志平連忙道謝,但聽到他對楞嚴經如此熟悉,于是問道:“不知道小師傅法號是?”

年輕僧人淡淡的說道:“小僧覺遠。”

留下這幾個字,他就慢慢轉身離開,走到角落里,坐在桌邊,翻開一部佛經,細細品讀。

而在原地,聽到這個名字的尹志平心里卻翻江鬧海起來。

他就是覺遠,發現楞嚴經中的九陽,并將其學習的人。

論實力,神雕末期的他有著不輸于三輪五絕的實力,可以算得上絕頂高手。

但是讓尹志平意外的是,原著中的覺遠可不會什么武功,只是因為修習了九陽真經,性子又簡單,所以一招一式都有莫大威力,才可以躋身絕頂高手之列。

可現在覺遠走路不發出一點聲音,呼吸平穩,只要他不說話,很難讓人察覺到他的存在。

難道他的武功現在已經很高了?

尹志平想著,但隨即覺得不太可能,他應該是長年待在這里,學過簡單的修身養性的法門,能夠做到靜心止水,和環境融為一體,別人自然很難發現他。

尹志平按照覺遠的指點,找到了楞嚴經,發現楞嚴經裝在木箱之內,放置極為講究。

這部楞嚴經為達摩真跡,是藏經閣最重要的經文,因此放在最后,看管也最為嚴格。

但是因為這部經典并不是武學,雖然重要,也沒有放置在二樓。

尹志平在盒子里拿出楞嚴經,走到旁邊的桌子上,開始細細翻閱。

在楞嚴經的夾縫中,確實發現了一些蠅頭小楷,記載在上面,密密麻麻。

尹志平看了幾行字,便知道是《九陽真經》,心里有些激動。

這著作在夾縫中的字體雖小,但以尹志平的目力,倒也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光是看到內功心法一篇,便覺得高深莫測,晦澀難懂。

若不是他在山上閱盡道家典藏,也很難理解里面復雜的內容。

著作《九陽真經》的,雖然沒有留下名字,但卻也是絕頂高手。

他一生之中既做過儒生,也當過道士,更出家做過和尚。在儒,道,佛三家中領悟到各家的武功要訣,后來與王重陽在第一次華山論劍后斗酒論武,勝王重陽后得以借到九陰真經一覽。

在閱覽完畢后因自覺其陰氣太重,躲入少林將陰陽調和之術和自己根據九陰真經為基礎而自創的九陽真經偷寫于四卷《楞伽經》的夾縫中以流傳于后世。

能夠自創絕世功法,一身修為和王重陽應該相差無幾。

后世覺遠憑借一部經典,便可成為絕世高手,可見《九陽真經》的威力。

能夠得到這部經典,尹志平心花怒放,有些迫不及待想要修煉。

尹志平雖然心急,但卻沒有慌張,平復心情以后,慢慢抄寫。

他沒有只抄九陽,那樣未免有些太過引人注目,而且他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檢查他手中的經文,所以為了保險,他將楞嚴經也一字不差的謄抄下來。

這部《楞嚴經》,為宋譯版本,只有四卷,稱為《四卷楞嚴》,是本經,也是最早的譯本。

這部經典共有六萬多字,謄抄起來頗為麻煩,但是尹志平平心靜氣,慢慢抄寫。

在抄寫的過程中,尹志平也慢慢學習著楞嚴經。

這部被后世稱為破魔大典的經文,蘊含著許多佛家至理。

主要講述的是性與相,藉相了性,由相入性,同時還有‘了四門’。

四門指的是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種無我。

除了八識之外,其他三種似懂非懂,但是八識,看完以后有些許領悟。

八識指的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前五識是五官和身體感知,也是武者最重要的依仗。

將五識練到極致,便可成為江湖好手。

而意識則是感知集合,是脫胎于五識之外的,像梅超風雖然眼瞎,憑借意識彌補,耳識身識變得極其強大,也可達到聞風而動的境界。

至于剩下的末那識和阿賴耶識,尹志平就覺得有些虛無縹緲,末那識是思量之義,阿賴耶識則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描述。

一邊領悟楞嚴經的內容,一邊謄抄,將九陽真經用紙張記下夾在其中。

六萬經文,尹志平抄寫了足足有七八個時辰,一共抄寫了二百多頁,厚厚一疊,里面就隱藏著九陽真經。

拿著抄好的經文,尹志平走到覺遠面前,后者正拿著抹布擦拭著書架。

怪不得這里如此干凈,看來覺遠天天清掃。

一想到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在這里看守經文,尹志平便肅然起敬,這份耐得住寂寞的性子,是自己所比不上的。

尹志平拿著經文,對覺遠說道:“小師傅,弟子已經將楞嚴經抄寫完畢。”

覺遠接過經文,翻閱了一下,然后在尹志平緊張的心情中還給了他。

然后覺遠面帶含笑,雙眼里流露著贊賞,說道:“施主伏案抄寫七八個時辰,這份毅力實在是讓人敬佩。”

大部分人來這里抄寫經文,大多只是為了拿回去炫耀或者放在家里求個心安。

哪怕真正的向佛之人,也不過只是抄寫簡單的經文。

比如心經,只有二百六十個字,半個時辰便可以寫完。

但是尹志平能夠趴伏在那里七八個時辰,靜心抄寫,這份向佛之情,實在是讓人心生敬意。

聽到覺遠的話,尹志平淡淡一笑,說道:“我剛剛落筆時,看到經文頗厚,心里有些急躁。但隨著我的抄寫,心情漸漸平復,而且領悟頗多。雖然我是為了讓父親開心而前來抄寫經文,但是我想回去以后,我自己也可以領悟其中道理。”

覺遠雙手合十,微微躬身,說道:“施主大善。”

尹志平也回禮,待得直起身子后,他說道:“那弟子告辭。”

“施主慢走。”

覺遠將尹志平送出門,然后返回寺廟。

尹志平則在其他僧人的帶領下到達前院,走出寺廟。

在黑漆漆的夜幕下,尹志平的心臟因為緊張和激動而砰砰直跳。

沿著石梯,一直走到山腳下,尹志平才松了口氣,看著手里厚厚的經文,他的心情激動無比。

《九陽真經》,終于到手了。中文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