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一直往前走,哪怕繞過轉角、哪怕已經走出了后面那兩個人的視線,薛寶釵還不敢放心,直到他遠遠地看見賈玖坐在一塊太湖石上跟梁麗華和另外兩個陌生人說話,他才快步上前,等到了地方,竟然是身子一軟,當即跌倒在地。
他的雙腳終于支撐不住身體的重量,任由他滾落塵埃。
背對著薛寶釵、跟嘉善長公主、梁麗華和顏洌說話的賈玖被薛寶釵給嚇了一大跳。
他道:“寶姐姐,就是公主殿下當面,也不用你如此大禮呀?!”等看清了薛寶釵的模樣,放知道不好,當下跳了起來:“寶姐姐,發生什么事情了?往日里你最是禮數周全的,可不會做出這樣失禮的事兒。”
薛寶釵抓著賈玖的手,將視線轉向嘉善長公主跟顏洌,賈玖立刻為他做介紹。
薛寶釵見是嘉善長公主,顏洌是顏家公子,梁麗華也是宰相家的小姐,邊上的宮女太監又站得很遠,當下就抖著嘴唇說了:“方才我在那邊,聽到有人這樣說,……”說著就如此如此將自己聽來的話重復了一遍,道:“這話原來不應該是我這樣的人多嘴的,只是事關二妹妹,梁小姐又是我今日剛剛認識的兩位新朋友中的一位,我不免就留心了一下,哪里想到對方居然說的是這個?我想著,能在這公主府里被尊為王子的,應該就是端榮長公主的愛子韓世子了。作為萬歲的親外甥,從秀女中選房妻室也算不得大事。可是沒想到后來……”
嘉善長公主原來也以為不過是自己的外甥看中了今日赴宴的某位閨秀這樣的風流韻事罷了——就跟薛寶釵說的這樣,作為皇帝的外甥。看中了某個要參加大選的閨秀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只要皇帝不介意,根本就不會有人在這上面多嘴多舌,尤其是韓德讓有一半狄人的血統還是在草原上長大的,不通大齊的規矩禮儀也是有的。如果皇帝高興,說不定就會成全了這個外甥——但是,照這個外甥從草原上帶來的隨從居然敢說不會放過每一個看不起韓德讓的人。這句話就值得斟酌了。
從身份上來說,草原上的部落結構很簡單。一般都是以家庭或者家族為單位的。部落首領就是他們部落的王,而部落首領的家庭成員就是部落的王族,而部落首領的家族成員就是部落的族民和平民。除了少數因為勇武而被留下或者提拔上來的人,其余的并非部落首領的家庭、家族成員的人。他們的身份雖然也是牧民,可實際上他們卻是部落里的奴隸。他們沒有屬于自己的財產,卻從事著部落里最為繁重的工作,當部落與部落之間發生戰爭的時候,他們就是那批拿著最簡陋的武器防具卻在最先上戰場的那群炮灰中的一員。
端榮長公主雖然是大齊的公主,可對于狄人來說,端榮長公主也好,端榮長公主的兒子韓德讓也好,都是外人。也許他們足智多謀能夠讓他們用較少的損失贏得更多的勝利。但是對狄人來說,使用陰謀詭計的南人就是討厭。
所以,端榮長公主跟他的兒子在草原上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就跟端榮長公主的丈夫。狄人八部中最大的部落聯盟首領烏日圖一樣,在娶端榮長公主之前,他就已經有了正妃和兩個側室,端榮長公主不過是他的諸多側室中比較特別的一個而已。就是端榮長公主給他生的兒子布日固德,這位草原戰神也不怎么喜歡,認為這個兒子太像他南人母親。太過懦弱,根本就不像草原上的雄鷹。
在這樣的情況下。端榮長公主在草原上、在部族里面的地位就可想而知,,自然依附著端榮長公主的人也不是什么很有來歷的人。或者說,依附著端榮長公主的人,大多是在草原上跟端榮長公主一樣被排擠的人。這些人或者嘴皮子還使得,或者還有那么一點腦子,可是大多數混得也就那樣。如果不是端榮長公主在用人上還有一些本事,只怕他混得還沒有現在這副模樣呢。
這些事情,嘉善長公主是知道的,朝堂上的幾位宰相們是知道的,可京里其余的人就不一定知道了。就跟賈家包括賈玖這些人都以為端榮長公主是草原最大部落的王妃,在草原上很有權力,所以朝廷才把他接回來,還對他這么禮遇。
問題是,端榮長公主的兒子韓德讓身邊的人居然膽敢說這樣的話,就是嘉善長公主也不得不考慮一下端榮長公主是否有背叛大齊的可能。
疑鄰盜斧,本來就是越疑越像,更不要說,端榮長公主在皇家、在大齊的風評真的不高。
雖然是親姐妹,說真的,在親情淡薄的皇家,端榮長公主的人緣也好、評價也好,真正叫人為他擔心他的智商和情商。所以嘉善長公主選擇相信薛寶釵而不是為自己的姐姐辯解,這樣的選擇就不奇怪了。
嘉善長公主并沒有為端榮長公主找理由而是在第一時間轉過頭去看心上人的反應。只見顏洌輕輕地用手里的折扇敲擊著自己的左掌,劍眉微皺,顯然也在思考端榮長公主背叛大齊的可能性有多高。
說真的,這位對端榮長公主的信任度也不夠。作為一個男人,從現實的角度上來看,端榮長公主就是為了自己能夠過上好日子而選擇為狄人的強大而付出自己的聰慧,這樣的行為從一個男人對女人的寬容來說,是能夠理解的。但是作為一位公主,在享受了屬于公主的尊榮之后,居然選擇了背叛自己的祖國,從大齊臣民的角度上來說,這卻是絕對不能原諒的。
別的女人可以背叛。因為這個世界上,女人本來就是依附著男人過活的,作為一位世家公子。對這些不識字、沒有接受過完整的教育、對自己的命運完全沒有把握的可憐人,顏洌是寬容的。
但是大齊的公主卻不在此例。
大齊公主自打落地就享受著錦衣玉食、高人一等的生活,這種生活對大齊百姓來說,幾乎是不可想象的。也就是因為如此,大齊公主就跟一般百姓家的女兒不一樣,他們生來就背負著巨大的責任,這種責任在他們享受著榮華富貴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他們要為大齊流盡最后一滴血。
如果端榮長公主真的背叛了大齊。那么,無論他有多么的不得已。顏洌也不會為他開脫。
顏洌最后道:“原來如此。我明白了。此事事關重大,還請你謹言慎行。至于長公主的事,我會繼續留意。對了,賈師妹。有關令尊和令兄的事,……”
賈玖道:“我知道。其實父親跟哥哥被授予官位的時候,我就已經覺得不對了,只是如今再度得到了一個證據而已。至于原因,我想是因為我們家歸還了虧空的關系。京中很多權貴之家都欠著國庫銀錢,現在我們家冷不丁地將虧空還上了,就顯得其他人家家里不夠忠心了。對于那些人家來說,我們不但是叛徒,還讓萬歲對他們有了壞印象。他們不敢冒犯天威,拿著我們家出氣就成了必然。”
想起賈玖拜托道門的事兒,顏洌也明白賈玖已經有了全盤的計劃。當下也不再糾纏此事,而是道:“既然師妹已經心中有數,那愚兄就不多說了。”
嘉善長公主方才見顏洌一臉凝重,便知道賈玖對顏洌意義非凡。他愛慕顏洌,早已在情網中愈陷愈深,顏洌喜他亦喜。顏洌憂他亦憂,顏洌替賈玖擔心。他心中更加不好受。現在見顏洌收起了臉上的神色,立刻就接口道道:“說起來,我還沒有跟兩位道喜呢。梁小姐已經被冊封為一等縣君,賜號瑞安,享兩百戶,賈姑娘也被冊封為二等縣君,享一百戶。皇兄還特地賜下皇莊,每人一座。下次宮宴,我們又要迎來新面孔了呢。”
賈玖連忙面向皇帝的方向謝恩,又謝嘉善長公主。
倒是梁麗華,沉默了一會兒,道:“朝廷對夷狄八部之事并不陌生。”
在座的都是聰明人,哪里不知道梁麗華言下之意?按照朝廷慣例,皇帝要召見某個未出嫁的女孩子都會賜下爵位,最低的便是三等縣君,因為鄉君基本上是沒有資格見駕的。但是在賜下爵位的同時還賜下皇莊和食邑,這就代表了皇帝的一個態度。
換而言之,皇帝很清楚狄人在背地里做的那些小動作,也在煩惱如何給狄人一個小小的教訓。自己跟賈玖的比試看著是女孩子之間的較量,可是卻很好地震懾了夷狄部落中的好戰份子。
我大齊兩個女兒尚且有如此能耐,你們奈我何?
這才是皇帝看到自己跟賈玖較量時的心情。所以,這些東西看著是對自己跟賈玖兩個的武力獎賞,實際上是對自己跟賈玖兩個為大齊長臉的獎賞。因此,這次的獎賞才格外豐厚。
只是,如果朝廷對狄人已經有了防范,認為狄人并不跟他們表現得那么老實,那么朝廷將賈赦賈璉父子兩個都派往邊關的行為就值得斟酌了。
國之大事,唯祭與戎。祭祀尤在抵御外侮之前。
在太平之年,就是征兵,也會避開家中只有獨子的人家,同時征兵的時候也不會把人家家里僅有的長房長子給征辟到軍隊里面去。不要說權貴之家,哪怕是普通人家,如果一家子里有兩房,這大房只有一個成年的嫡長子,負責征兵的官員也不會征辟這個嫡長子而是會讓二房的人頂上。
就跟賈家這樣,如果賈赦跟賈政沒有分宗,哪怕是分家了,負責征兵的官員也只會抓賈政卻當兵,而賈赦跟賈璉卻能夠呆在家里。
至于現在,賈赦這一支總共只有三個男丁,按照祭祀的需要,賈赦賈璉中間只要有一個人去邊關就可以了,根本就不需要父子兩個人一起去。既然賈赦跟賈璉兩個都收到了調令,還沒有提出異議的時間和機會。不要說清楚這些門門道道的嘉善長公主顏洌之流,就是薛寶釵也知道這里面另有緣故。
皇帝對賈玖的冊封被當成了對賈玖姐弟的補償。
沒錯,現在賈赦和賈璉還在路上。如果皇帝現在就給賈琮分爵或者給賈玖一個比這個高出兩級以上的爵位,那就等于說是在詛咒賈赦賈璉父子兩個出事了。也只有現在這個,封爵不高不低,剛剛比見駕的最低品級高出那么一點,卻能夠讓賈家其他人都知道賈玖是宮里記著的,保證了這姐弟兩個在家能夠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的。
就連薛寶釵也確定,皇帝對賈赦賈璉父子是否能夠回來一事并不抱多少希望,心中不免多了幾分急切。
看起來自己的判斷是對的。但是自己能夠得到多少好處,那就要看自己了。
薛寶釵在心里對自己道。
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被冊封為縣君的賈玖是有這個資格進宮的,也有這個機會參家宮廷宴會和各種活動。宮里的宴會,薛寶釵不敢想,可是有些大臣家里的簪花會,還有有些可以攜伴參加的活動,比方說秋獵東獵什么的,這些賈玖是可以帶一個女伴參加的。自己也不需要多,只要在那一年參加那么一次兩次,那么自己的機會就來了。
薛寶釵想得很美好。但是他也非常清楚,要爭取到這個機會是有難度的。別的不說,賈母一定會插手賈玖的女伴選擇,而且,如果自己給賈玖的印象不好,那么,對方很可能就不會帶上自己。
當初自己剛到的時候,賈玖面對自己的表情,薛寶釵可是記得清清楚楚。現在這位二妹妹的態度是好了很多,但是自己要想成為他外出赴宴的女伴,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薛寶釵有些后悔,早知道自己剛來的時候就好好討好這個二妹妹了。不過現在也不晚。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