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殿里面,長樂公主正瞇著眼睛望著眼前不請自來的端榮長公主,那張漂亮的臉,在賈玖面前總是笑盈盈的臉,此時此刻卻宛如罩著一層冰雪,沒有一絲溫度。給力文學網嫂索濼爾,看最哆的言清女生爾
和親之前的長樂公主對端榮長公主并不熟悉。他原來就是端榮長公主和親之后才出生的,端榮長公主對于從小生在在宮廷、一步都沒有離開過的他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從小就沒有見過面的姑姑而已。
長樂公主幼年就沒有了親生母親,是被身邊的宮人們養大的,如果不是皇帝暗中留意,如果不是現任皇后對所有的庶出公主皇子們都一視同仁、不肯讓宮人欺負了他們去,長樂公主的生活也沒有這么平靜。那時候的長樂公主,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討好皇后不要讓皇后厭惡了他,如何討好太上皇后讓太上皇后偶爾能夠照拂他,以及不要惹皇祖父和父皇不高興。
當年的長樂公主對草原上的事,知道得并不比身邊的那些宮女們多。端榮長公主在草原上的遭遇,也從來沒有人在長樂公主面前提起過。
誰讓長樂公主只是一個小女孩呢?有些事情,大人們是不會允許女孩子沾染的,哪怕長樂公主貴為一國公主,哪怕長樂公主對大齊的國情有深度了解的義務。
端榮長公主真正進入長樂公主的視線的時候,正好是太上皇跟當今皇帝之間權力斗爭告一段落的時候。即便從來沒有人在長樂公主耳邊開過這個口,長樂公主也知道,作為一個曾經掌握著至高無上的權力的人,太上皇絕對不會甘心失去自己的權力;而作為一個真正擁有名分的人,他的父皇、當今皇帝也絕對不會甘心一直做一個傀儡。
這也是當時宮廷中的每一個人都清楚的事實。也是當年的宮廷里面每一個人都不敢說出口的事實。
當今皇帝已經做了十余年的傀儡了。那根緊繃的弦也差不多到了一個臨界值。
所以,那一年的中秋節,太上皇突然提出思念女兒、要把端榮長公主接回來的時候,在宮廷之中,不亞于一場地震。
那個時候的長樂公主還是個半大的孩子,比當年第一次進宮的賈玖大不了幾歲。那個時候的他,根本就不知道太上皇提出這個要求會對朝廷有什么意義。也不會想到。最后這場戰火,會延燒到他的頭上。那個時候的他,還在忙著討好太上皇、討好太上皇后、討好他的父皇、討好當今皇后。
當年的長樂公主并不了解端榮長公主在草原上遭遇過什么。也不了解端榮長公主對于他的皇祖父和他的父皇的意義,他只知道,那個時候,宮里提起端榮長公主的都是好話。
是的。沒有人跟他說起過端榮長公主的為人,也沒有跟他說大齊女子在草原上會遭遇何等怕的事情。而他會被隔絕在這些事情之外。原因也只是因為他是個小女孩,一個尚未及笄的小女孩。
因為太上皇對端榮長公主的牽掛,因為皇帝每每提起這個妹妹,他的形象也總是深明大義的。讓長樂公主對這位姑母充滿了向往之心,即便從來沒有見過面,長樂公主對這個姑姑也是保持著相當的好感的。
這種好感。一直維持到長樂公主與端榮長公主的第一次見面。端榮長公主第一次看到他的時候,先是愣了一下。然后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當年的長樂公主不清楚端榮長公主的那個笑容背后的意義,只是憑著宮廷生活鍛煉出來的感覺隱隱發現這位姑母對自己似乎不那么喜歡。經過草原上那段噩夢一般的日子、至今還被噩夢困擾著的長樂公主現在終于明白了端榮長公主當初那個笑容的含義。
如今的大齊比二十多年前的大齊情況要好多了,國家也恢復了元氣,是身為和親公主的長樂公主,依舊遭遇了那么怕的事情。那么二十多年前,大齊的國力衰力弱到了極致,差一點就亡了國。那個時候作為和親公主的端榮長公主,他的遭遇勢必比他長樂公主更加悲慘。
因為草原上奉行的便是弱肉強食,弱者是沒有權力的。
現在的長樂公主,已經明白了當年端榮長公主的那個笑容的含義了。那個笑容背后是深深的憎恨。端榮長公主在恨著大齊,也在恨著大齊的皇族。在他的心中,是大齊送他去和親的,也是大齊的皇族,在明明以選擇宮女代替的情況下卻拍板決定讓他這個真正的公主去和親。(給力文學網最穩定)
所以,端榮長公主恨著大齊,恨著大齊的一切,大齊的皇族、大齊的臣子、大齊的百姓。他從地獄里面爬回來,為的就是跟這些人報仇。
這樣的端榮長公主,讓長樂公主非常厭惡,也非常憎恨,偏偏長樂公主沒有抓到這個女人的小尾巴,所以只能忍耐。
說句實在話,現在的長樂公主依舊厭惡著那些主和派的朝臣們,但是也僅僅是厭惡他們給他帶來了災難而已,還不到憎恨的地步。就連長樂公主自己也承認,并不是所有的主和派大臣都是賣國賊,也不是當初所有的主和派大臣都是他父皇的政敵。
當初,朝廷會作出和親的決定,也是因為許多考量。
第一個原因,自然是因為長年軍備不足導致的大齊邊軍戰斗力嚴重不足。這件事情,長樂公主是很清楚的。即便是長樂公主這樣的宮廷女眷也聽說過,草原人能夠跟大齊斗得旗鼓相當、平起平坐,那是因為草原人馬快、刀快,因為草原人悍不畏死、以傷換傷;而大齊能夠抵擋住草原的進攻,那是因為大齊軍備優良。
同樣是刀,草原人用的彎刀工藝簡陋,幾乎是一塊鐵片,與大齊軍隊常備的唐刀對砍的時候,沒有不被磕出一個缺口的。是這樣的彎刀。卻靠著馬匹的速度和草原人在艱難的環境中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身手,成了一次又一次地掠過大齊軍人咽喉的惡魔之刃。
至于大齊邊軍,那就要說一說,大齊那坑爹的軍隊制度了。在大齊,只有京師禁軍是職業軍人,而大齊邊軍,除了少部分被流放過去的亡命徒。更多的則是應召入伍的農夫。如果是邊關的農夫。那也就算了。因為邊關戰事頻繁,就連女人也會舞槍弄棒。是常年的戰亂,尤其是常年被打草谷。使得邊關的人口一直維持著負增長。
于是,朝廷上就出臺了一條非常坑爹的政策,那就是,把各地流民收入軍隊系統。然后分配到邊關為士兵。天知道,那些流民在入伍之前。根本就是個只會種地的農夫!這些農夫不要說什么軍事素養了,在面對著狄人的箭雨的時候,連盾牌都撐不起來。如果邊軍原來的士兵一直保持在一定的數量之上,再加上軍糧足夠的話。又遇見個有點本事的將領,也許還能夠把人訓練出來。實際上,能夠得到兵員補充的邊關衛所。基本上,兵員都在一個危險的數值以下。軍糧嚴重不足,即便有那么兩個將領有心做一番事業,上面還有那貪財的監軍壓著呢。
至于為什么每年被收入軍隊的流民那么多,到達邊關的實際人數卻不足一半,那是因為隱戶,因為高門大戶需要人手,因為那些百姓不想去邊關送死所以賄賂了帶隊的官吏,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
這也是第二個理由,那就是,大齊面對草原人總是輸,從上將軍去世之后一直輸,大齊的邊軍早就沒了士氣二字。現在的大齊邊軍們,在面對百十個狄人騎兵的沖刺的時候,哪怕自己有幾千人也會不顧一切地往后面跑。
剛剛被賈玖救下的時候,長樂公主除了害怕之外,也恨那些邊軍將士,是三年的軍旅生活,讓他知道了大齊邊軍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他們的處境又是何等的艱難。
連肚子都吃不飽、全軍上下個個面黃肌瘦,甚至連人手一根長槍都保證不了,這樣的軍隊,談什么戰斗力!
剛剛從草原上被救回來的長樂公主心里是怨恨的,他怨恨自己的父親,怨恨他送自己和親,怨恨朝廷那些主張親的大臣,也怨恨邊關這些一直吃敗仗的將士們。那個時候長樂公主,根本就不想聽,也不想看,只想縮在自己的世界里面,自怨自艾哀嘆自己不幸的命運。
也以說,如果他一直保持著那個狀態,他就真的毀掉了自己,
那個時候,賈玖幾乎是半拉半壓著他在安遠衛里到處走動,讓他看到,安遠衛的將士們的伙食,讓他看到安遠衛將士們的武器,讓他看到安遠衛將士的防具,也讓他看到安遠衛的軍防設施是多么地簡陋和匱乏。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長樂公主這位生長在宮廷里面的深宮公主終于睜開了雙眼,用自己的心去了解大齊邊軍的實際情況,也是從那個時候起,長樂公主才沒有繼續反抗,任由賈玖拉著他去衛所外面種植那種不好吃卻管飽的糧食,拉著他一起為安遠衛縫制帳篷,拉著他一起修補拒馬等城防設施。
長樂公主還記得,那一年,自己正跟著賈玖在安遠衛外收獲紅苕,結果收到一半的時候,狄人來襲。當時已經在走火入魔中煎熬了許久、功力降低到了一個極限的賈玖立刻就抽出了自己的劍,而那些將士們則不顧一切地扛著自己搶上馬背往衛所里面跑。
那個時候,自己是何等的害怕,趴在馬背上的自己想起了自己凄慘的遭遇,控制不住地尖叫連連、拼命掙扎,結果,卻直接造成了三十多個將士死在狄人的手中。
也是那一次,賈玖第一次甩了他一個巴掌。
回到京師的長樂公主心中已經不再怨恨,他不再怨恨自己悲慘的命運,也不再怨恨那些主和派的大臣,也不再怨恨那些邊軍將士。甚至皇帝要求嚴懲那些大臣們的時候,他還為他們求了情。
因為長樂公主知道,除去那些主戰派和中立派的大臣,那些主和派的大臣們,他們要求和親的理由也是不同的。有相當一部分官員是清楚邊關的情況。也知道大齊軍備嚴重不足,這才提出主動求和。因為他們知道,一旦兩國交戰,以大齊邊關的實際情況,絕對不能把狄人的鐵騎擋在邊關之外。這些大臣們在主和派中占據了相當一部分。
他們不過是在發動戰爭對大齊的傷害和主動求親對大齊的傷害的兩個方式中,選擇了傷害比較小的一個而已。
即便是長樂公主自己,經過了最初的憤怒之后。對這些大臣也充滿的敬重。因為這些大臣。很多都是真心為大齊打算的,而且在這些大臣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提出了拖字訣。先拖著狄人,然后抓緊時間準備軍備。
以說,如果不是背后有人搞鬼的話,按照這些大臣們的計劃。只需要三五年的時間,邊關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問題是。端榮長公主出手了。
現在的長樂公主很理解當初端午長公主的想法:我是那么的不幸,如果大家跟我一起不幸,那么大家就能夠體會我當初的痛苦了;我是那么的痛苦,如果大家跟我一起痛苦。那么大家就能感覺我的悲傷了;我是那么的悲傷,如果大家跟我一起悲傷,那么就能夠體會我被背叛之后的不幸了。
因為自己不幸。所以要所有的人跟他一起不幸;因為自己痛苦,所以要所有的人跟他一起痛苦。
這就是端榮長公主的心態。
長樂公主不再怨恨他人。卻厭惡和親的政策,更恨不得生吃了端榮長公主。
在長樂公主看來,當年上將軍守衛邊關的時候,草原上一提起大齊就是膽戰心驚,因為那個時候大齊兵強馬壯、將士們驍勇善戰,草原民族根本就不是大齊的對手。是這種狀況卻是因為那個王氏女被毀了,大齊的良將被害死,大齊的軍隊一蹶不振,大齊的國力一瀉千里。
而那個時候,王氏女之所以會有那么大的權力,固然是因為那位老義忠親王的緣故,也是因為端榮長公主跟他交好,為他在宮里活動的緣故。
換而言之,在長樂公主看來,當初端榮長公主會和親,完全是他跟王氏女交好,為了王氏女給他帶來的蠅頭小利而出賣了大齊的利益的緣故。
在長樂公主看來,身為臣子,在危難發生之時,在小家和國家之間先選擇小家,也不是那么難以接受。家國家國,先家后國。一個連自己的小家都不知道維護的人,不是真正的圣人,便是無情無義的小人,哪一種都不能讓人放心使喚。
但是皇族是不一樣的。皇族的每一個人的利益跟國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尤其是跟端榮長公主這樣的皇家公主,身為帝王的女兒,他的利益更是跟大齊緊緊纏繞在一起。是過去的那個他,竟然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毀了大齊的軍隊。他會被送去和親,真的一點都不冤枉。之后,他又為了自己,讓自己的兒子去毀掉大齊邊關的衛所,為狄人南下創造條件,更是讓長樂公主瞧不起。
在長樂公主看來,在這個世界上,誰都以怨恨朝廷,唯有端榮長公主沒有這個資格。在邊關,無數死在賈玖手里的人都以怨恨賈玖怨恨賈家,唯有端榮長公主沒有這個資格。
因為是端榮長公主先背叛了大齊。
因為他的兒子也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大齊人。
看著望著自己不出聲的長樂公主,端榮長公主挑了挑眉,道:“怎么,長樂,姑姑來看你,你不高興?我記得你離京之前,是很喜歡找姑姑說話的。”
長樂公主冷冷地道:“因為那個時候本宮以為你是好人。實際上你根本就沒有把自己當做我大齊的公主。”
端榮長公主輕笑一聲,道:“長樂,你這話就有些冤枉姑姑了,難道姑姑就不是你皇祖父的女兒嗎?我知道,你和親回來之后,心里就充滿了怨恨,因為是姑姑害了你。不過姑姑要提醒你一句,如果姑姑真的有罪,你皇祖父容得下姑姑嗎?要我提醒你一下那位老義忠親王的事兒么?”
老義忠親王是宮廷里面的禁忌,從他死去的那一天起,就沒有人敢在宮里面提起。端榮長公主竟然這么輕易就出了口,讓長樂公主著實愣了一下,就連蘭陵長公主和嘉善長公主兩位也放下了臉。
蘭陵長公主和嘉善長公主對視了一眼,立刻就知道這位姐妹今天是來者不善。
對于端榮長公主的事情,蘭陵長公主與嘉善長公主知道得比長樂公主多得多了。畢竟,他們是端榮長公主的親姐妹——雖然不是同一個媽的肚子里面爬出來的。
當年,還是帝女的端榮長公主是宮里的小透明,生母本是宮女、位分低下由不得愛,自己也不得上面的歡心,即便當時的皇后娘娘對下面的庶出公主們還不錯,是諸王奪嫡,也著實敗壞了當時宮里的風氣。蘭陵長公主與嘉善長公主這樣,母妃出身不錯或者得到君王的憐惜的還好些,跟端榮長公主這樣的小透明,那是妥妥地被欺負的節奏。
那個時候,那個王氏女正值他的上升期,雖然不是他最風光的時候,卻也勾搭上了還不是太子的老義忠親王,也是那個時候,王氏女開始活動起來,也是那個時候,端榮長公主搭上了那個女人,開始從姐妹中的小透明變得風光無限。
不過,對于當初還沒有得到冊封、僅僅是個帝女(又稱帝姬)的端榮長公主的行為,眾多皇女們只有少數幾個人是艷羨的,其余的人,都敬而遠之。
身為公主,哪怕是不那么得的,只要不是身處夾縫之中不得不另作打算的,其他的人對那個王氏女根本就不那么客氣。
誰都明白,王氏女在很多人面前不停地裝委屈,說嫡母不賢良,實際上,大家都知道,他身上的衣裳首飾比他的嫡妹還要華麗,因為他年紀稍長,所以很多時候,像簪花會這樣的活動,他的嫡母都只帶他不帶他的嫡妹,是他是如何對待他的嫡母嫡妹的?
所有的人都看在眼里,所有的人都在心里鄙夷那個女人的為人。
就連老義忠親王,如果不是需要那個女人的腦子的話,他也不會跟這個女人虛與委蛇。看老義忠親王對那個女人的哥哥就知道了。如果老義忠親王真的愛那個女人,就會給那個女人的哥哥安排一個好位置,實際上,那個女人的哥哥至始至終都不過是個擺設。
有句老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這個王氏女既然品行不好,那么跟他走到一起的人,品行自然是有待斟酌的。
當年的皇帝,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只所以保持沉默,那是因為,皇帝這個位置需要是治國的能力,是維持平衡的能力,對比之下,品行兩個字反而不是那么重要。如果當時還只是一個普通皇子的老義忠親王能夠通過考驗,力壓眾多皇子成為儲君,那么,當時的皇帝,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也不介意那背后的小手段。
但是,那個王氏女做得太出格了。
為了一己私欲,他差一點就葬送了整個大齊。
這些事情,隨著王氏女獲罪而被一點一點沉埋,如今宮里年輕的一輩知道這些事情的人已經很少了。如果當年長樂公主知道這些事情的話,他一定不會跟端榮長公主走得那么近。
誰都知道,為了自己的私欲,那個王氏女是會毫不猶豫地害死自己的嫡出的哥哥。能夠跟那個王氏女臭味相投的端榮長公主怎么不能出賣一個跟他不熟的侄女兒?(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