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重穿農家種好田小說>重穿農家種好田最新章節列表 >重穿農家種好田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重穿農家種好田-第202章 醞釀溫鍋(一)
更新時間:2015-06-01  作者: 撿貝拾珠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現代言情 | 都市生活 | 重穿農家種好田 | 撿貝拾珠 | 撿貝拾珠 | 重穿農家種好田 
正文如下:
“我來蒸。干糧上你們誰也甭管。”田青青高興地摩拳擦掌。

“白面干糧吃的多,十二、三個人呢,你能行?”郝蘭欣不放心地說。

田青青:“咱的七印鍋一鍋能蒸六十多個。我提前蒸出一鍋來,然后每天蒸兩鍋,一百二十多個。不夠了再添先前蒸的,保管沒問題。”

郝蘭欣見田青青說的信心滿滿,也只好點頭。

于是,田青青主動承擔了蒸干糧的任務:暄騰騰的白面饅頭一上午蒸兩鍋,自第一鍋熟了開始,滿庭院便飄起饅頭的香甜來。

郝蘭欣、楊老太太、田盧氏、老五奶娘、四奶奶,則負責燒水、做菜做湯。

一上午的體力勞動,大家都餓得前胸貼后背。院里飄起饅頭香的時候,他們的食欲就膨脹到了極點。待一坐下,便呼啦呼啦地吃了起來,滿桌的湯水,跟小豬崽搶食一樣。

建筑隊上的人們,大都是從農村出來的,家里的日子并不富裕。平時也很難見到白面饅頭。沒想到出來干活倒吃上了。工人們都夸東家的水甜菜香饅頭白,是他們在外面吃的最好的飯食。

“那你們就多吃點兒。都是賣力氣的活兒,別頂不到時候。”郝蘭欣笑瞇瞇地說。

“很飽了,很飽了”一個小伙子呼拉著自己鼓起來的肚子說道。一個不經意間打了一把飽嗝。大家都笑了起來。小伙子尷尬地撓了撓頭。

一個穿戴不怎么樣的小伙子拿著一個饅頭,對郝蘭欣說:“東家,我已經吃飽了。但這個饅頭我還能饒下去。我不吃了,晚上拿回去給我奶奶吃行嗎?我奶奶七十多歲了。我記事以來,就沒見過她吃過這么白這么香甜這么暄騰的饅頭。”

郝蘭欣大大方方地說:“你盡管吃。晚上回去的時候,我再給你拾幾個,給你奶奶帶回去。”

啊呵,家中甕里有的是麥子,郝蘭欣說話底氣也足呀!

田青青見狀。便從代銷點買來幾張包裝紙(這個時候還沒有塑料包裝袋,這讓田青青有些折手),按人頭包了份數,每包四個。走時每人帶回一包。

第二天,兩鍋干糧改成了三鍋。

別看不起眼兒的小恩小惠,卻大大地鼓舞了建筑工人的干勁兒。連北房帶院墻帶大門,不到半月就完工了。

風干了一個多月后,在十一月初,一家子搬進了寬敞明亮的大北房屋里。

房子的格局正如田青青計劃的那樣:一拉溜四間平房,每間南北長六米,東西寬四米,室內面積都是二十四平方米。

北房的東頭是一個大單間,對外開著門。

西邊是相連著的三間。中間是堂屋,兩邊是東、西里間。

東、西里間里都打著斷間墻,隔成了一大一小兩個單間。南邊的大,十六平方米,北邊的小。八平方米。都沖堂屋開著門。

田達林和郝蘭欣夫婦倆,住堂屋東邊南間;為了方便田幼秋做作業,兄弟二人住堂屋西邊南間;田青青和田苗苗,住堂屋西邊的北間。雖然只有八平方米,放上一張雙人床、一張小書桌和兩把椅子,剩余的空間還很大。

楊老太太一個人住了最東邊的大房間,二十四平米的間量。北邊是臥室。南邊是客廳,寬敞的很。

堂屋東邊北間屋,則做了客房,預備著親戚朋友來了住。

還別說,田達林一家剛搬進去,田青青的姥姥——郝徐氏就來住了幾天。

過去因為住房緊。郝徐氏除了侍候郝蘭欣月子(她來了田達林就搬出去)來住過幾次外,別的時候從來沒在這里住過。這一次見二女兒蓋了大房子,高興地住下了。還對郝蘭欣說:“二妮兒,你蓋這么好的房子,連媽都羨慕嫉妒你了。”

郝蘭欣笑著說:“媽。你別嫉妒了。這間房子就是你的。你和我爸常在這里住都可以。我們養活的起你們二老。”

郝徐氏也笑著說:“等你爸不給花廠看門了,掙不動工分了,我們就來常住。”

郝蘭欣:“媽,咱這就說好嘍,不許變卦。“

郝徐氏:“一定。有我外孫女這個小能耐人兒,我巴不能夠呢。”

母女倆把臉都笑成了一朵花。只不過郝徐氏的是菊花。

田達林家的房子,在整個田家莊也引起了轟動:一是樣式新穎,利用率高,比老式房子提高了一倍;再就是關于資金。

老實巴交的田達林,春天還借住在場院屋里,秋天一下子家雀變鳳凰,住上了全村最大最好的房子!他們家怎么會有這么多錢呢?!

“鬧雞瘟時掙了不少。”

“釣魚也不少落錢。一天幾塊,滴水成澤,時候長了就有了。”

“田達林的婆娘過日子細,舍不得花錢。聽說她從來不買東西。”

“還有摘知了皮兒。聽說也掙了不少。別看不起眼兒,多了,時間長了,也能賣出錢來嘍。”

“嗯。那明年咱也學著人家的樣子,摘知了皮兒賣個錢兒。”

“美得你們吧。就憑這些,攢到猴年馬月,也攢不起這么氣派的四間大房子來。沒聽說吧,楊家洼那樁強奸殺人案,他家大女兒青青揭了告示,舉報了罪犯,才破獲的。得了一千塊錢的懸賞金。不過,這個公安局里不讓說。是從內部悄悄傳出來的。”

“老天爺,這小閨女兒真厲害,這錢也能掙到手?!”

“一開始我也不相信。等房子蓋起來了,也只能信其有了。要不然,錢就更是個迷了。”

“還有那個老太太,來的也蹊蹺。一家人像親人一樣待承。難道說這里面就沒有一點兒說道?”

“你是說老太太帶東西來了?”

“大家都這樣猜測。不過,沒見影兒的事,不好說。”

“反正有外快。要不不會蓋起這么大的房子,還是沙子灰,預制板。在咱村蓋了帽了。”

一般來說,搬新居是要溫鍋的。一是圖個吉利——人緣旺;二是告知人們一聲。

郝蘭欣卻不同意溫(鍋)。因為大凡來給溫鍋的人們,都不空著手,多多少少都得帶點兒禮物,讓大家破費。再一個理由就是又不是新居,只不過從偏房搬到了正房而已。又沒出院兒,也就免了告知這一說。

其實,郝蘭欣還藏著一個小心眼兒:整個院落里的工程完工后,她手里就剩了幾十塊錢了。哪怕是省著花,溫完鍋后,她也會成為一個無錢者。更甭說再因此而落下饑荒。

田達林向來尊重郝蘭欣的意見,何況又是個不愛熱鬧之人,也就認可了。

田金河覺得三兒子給自己臉上貼了金,高興地了不得。一心想在溫鍋的時候大放厥詞,把三兒子贊美一番,以彌補這些年來對三兒子一家的虧欠。然后痛痛快快痛飲一場,與老哥三個(四弟田金江已經去世)一醉方休。

見三兒子夫婦緊著不提溫鍋的事,忍不住問道:“三兒,什么時候溫鍋呀?打算叫多少人?”

田達林吭哧半天說:“我和蘭欣商量了,不準備溫鍋了。要不,還得讓大伙兒破費。”

田金河一聽急了,說:“別人家搬新居都溫鍋,你們憑什么不溫?你們親兄弟叔伯兄弟一大群,就你蓋的房子好。就你不溫鍋!你打算破壞這里的規矩不成?”

田達林一聽說“規矩”二字,不由想到:是啊,搬新居溫鍋已經成了不成文的規定,自己不溫,下一家就不好再溫。自己還真的破了這里的規矩了。便說:“我回去跟蘭欣商量商量再說。”

當田達林對妻子說了父親的說道后,郝蘭欣也沒了主意:“其實溫鍋是兩破費的事。我想省個兒,也讓大伙兒省個兒,沒想到還有‘規矩’這一說。你說,咱是溫呢還是不溫?”

這時,田青青正好走過來,聽了郝蘭欣的話后,問道:“媽媽,溫什么呀?”

“溫鍋。“郝蘭欣說:“我和你爸爸不打算溫了。你爺爺說不溫就破壞了這里的規矩。你說,青青,這鍋咱溫不溫呀?”

田青青三世為人,自是知道溫鍋是怎么回事。前世凌媛媛時期,人情份子泛濫,有的人把溫鍋當成了收取錢財的機會,大肆請客,撈取錢財。她曾對此嗤之以鼻!沒想到這個時候也有這一說道。

“那,要是溫鍋的話,人們都拿什么禮物來呀?”田青青問道。

郝蘭欣:“也不多。有的拿二十多個雞蛋;有的給買個洗臉盆、暖壺、鍋什么的,有的還給買荮碗。要好的妯娌姊妹們,有的就事先與主家商量,看看缺什么,然后買什么。挺隨意的。”

田青青聞聽心想:原來都是手使家什!大凡人們搬了新居,勢必要添置一些用具。來溫鍋的人們拿了來,吃頓飯,既增加了親情,還解決了主家手使家什的匱乏,并且花錢還不多。這才是原汁原味兒地溫鍋呀!

只可惜后世的人們搞得變了味兒,一切都用錢說話。動輒就是一百、二百甚至幾百上千,越掏加碼越高。成了讓人們唾棄、避之唯恐不及的惡習。

“既然這樣,那咱就溫。我覺得這規矩不錯呀?!大家給咱拿來些生活用品,咱管頓飯,大家在一起說說笑笑的,既增加了友誼,咱還顯得體面,有什么不好!。”田青青說。(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