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農家內掌柜小說>農家內掌柜最新章節列表 >農家內掌柜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農家內掌柜-第52章 砍柴
更新時間:2016-09-22  作者: 秋味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現代言情 | 婚戀情緣 | 農家內掌柜 | 秋味 | 秋味 | 農家內掌柜 
正文如下:
第52章砍柴

第52章砍柴

“把砍柴刀給我,我去。”華珺瑤放下身上的背簍道,“你們在這里等著我們。”

“姑姑!我能行的!您還是先回家做些好吃的。”華承進羞赧靦腆地說道。

這么說不好意思,不過和奶奶、媽做的飯菜,他們更喜歡姑姑做的飯菜那叫一個香。

“回去吧!”華鶴年笑道,“這里有我呢?”

“那承澤跟我回去吧!”華珺瑤看著小豆丁道。

黑葡萄似的眼睛看看姑姑,又看向華鶴年他們,最終華承澤奶聲奶氣地說道,“我要跟爸和哥哥在一起。”

“那好吧!”華珺瑤擺著手下山朝家走去。

在山區農村,農戶家里的主要能源就是柴。沒有柴,山里人就無法生存。因此,弄柴是農家人的基本生活技能。

而地里的麥秸、玉米桿、地瓜秧子等等干草那是喂牲口的。

這時候,除了杉樹、樅樹等用材林不能砍外,其他的雜木都可以當柴砍。山上的柴是可以隨便去砍的。

家里的男孩子很小就開始跟著父親上山砍柴,小小年紀就對柴的了解也就多了起來。那個好燒火力大,易燃耐燒,好砍。楓樹雖然粗大,但一般沒人砍,因為它不好燒。

山里的果樹如板栗、茶樹、野果樹如酸棗、山莓等等,孩子們一般不砍,來年還要吃果實呢!

小的樹一般不能砍,等它們長到碗口粗的時候再說。

村里人最喜歡的柴是青岡樹,長得直且高,火力好,葉子深綠,樣子也好看。農村有一句俗語:除了青岡無好柴,除了郎舅無好親。可見,青岡樹是柴中的精品。

這時候,看一戶人家的主人是不是勤快,就看這個人家的柴房里堆放的柴多不多。很粗的柴多說明男主人勤快,樹枝柴多說明女主人勤快。

老鄉們每天上工前或者干活結束都會順手在山里弄一捆柴帶回家。

華珺瑤背著背簍,手里還提著一個華鶴年背來的背簍,里面放的魚,上面鋪的干草。

“娘,我回來了。”華珺瑤站在院子里喊道。

屋里的年菊瑛聞言就出來了,“回來了,累不累。”說著接過她手里的背簍,“這么沉,你又……?”

“嗯!”華珺瑤點點頭道,“我們進去說。”

“遇見你哥了嗎?”年菊瑛隨口問道。

“遇見了,大哥和侄子們上山砍柴呢!”華珺瑤說著話,跟在她身后進了屋。

母女倆進了屋,年菊瑛卸下來她身上的背簍,扒開干草,“咦!我勒個天,你咋整了這么多野味啊!”高興之余又道,“這天熱了可不能放,留下足夠的,余下的送人吧!對了給你二哥送些去。”

聽到年菊瑛的分配,華珺瑤嗯了一聲。

年菊瑛看著她想了想道,“瑤瑤,不怪娘送人吧!這要是送到副食品收購站,能換不少錢。”

華珺瑤聞言莞爾一笑道,“娘,我沒那么小氣,油水少,我就是想咱家的人多補補。”她想法設法的給大家進補,現如今這年月,她不敢大張旗鼓的天天大魚大肉,招人嫉恨的。

上面如何的風起云涌,政策沒有出臺之前,龐大的國家機器依然按著既定的軌道前行。人們的思想轉變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就改變的。

天天肉香味兒,長年沒見過葷腥的領導和群眾們肯定會眼紅得怒氣橫生,誰知道會使出啥手段。

這個時代的人把殘忍當成正常手段。到時隨便給你安個什么的罪名,就可以把人丟到鳥不拉屎的犄角旮旯去勞動,而且冤都沒處伸去,法律都不健全,你找誰討要說法。

到時,家里人就成了走狗,孩子就成了狗崽子。那時,一家人瞬間支離破碎是很容易的。

所以華珺瑤寧可一次讓家里把野味吃過癮了,也不能天天都吃野味。

回來十多天,除了第二天吃了回兔子,中間也只吃了回鐵鍋燉小鯽魚,貼玉米餅子。

那一回可是真吃的過癮,巴掌大的小鯽魚,整整一臉盆,不用干菜來湊的。

調料足,華珺瑤還拿出自己制的胡椒粉,砂仁、陳皮、丁香、花椒、八角、小茴香、山姜、白芷,中草藥磨成了粉,雖然構不成十三香,五香粉那是綽綽有余的。

加上空間釀的醬油、香油,真是好吃的把碗舔的比洗的都干凈。

年菊瑛把兩只野雞、三只野兔,兩條魚讓砍柴回來的華鶴年背著背簍給大爺家送去。

簡單的吃完早餐后,該上學的上學,該上工的上工。

華珺瑤則背著背簍去了省城,七十年代末的省會,沒有大量流動人口的涌入,常駐人口大約也就百來萬,道路兩旁都是高大的法國梧桐,綠樹成蔭,景色宜人、空氣清新。街道雖然沒有后來的寬但非常的安靜,雖然不平坦,但車輛少。

墻上寫著富有時代特色的標語。

標語雖小,卻承載了歷史。透過中國式標語,可以窺見中國社會的變遷。

綜觀古今中外,用標語達到宣傳目的的做法可能不是“中國特色”,但將標語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又能覆蓋眾多領域并不斷與時俱進,絕對是中國人的創舉。

紅旗賓館,也叫八層大樓,是當時全省的第一座高樓。

手中無錢心慌慌,所以華珺瑤先去了副食品收購站,國家在每個市、縣城里都設立了副食品收購站,統一收購,統一銷售,凡是倒賣的都是犯法,投機倒把罪。

賣雞鴨,實在不值幾個錢,錢少只能數量上多。數量一多這問題就又出來了,誰家私人能賣這么多的東西。

那么就得以公家的名義,老爹是大隊會計,這介紹信,印章見了多了。

華珺瑤搗鼓搗鼓扣上一個模模糊糊的紅圈,開了一個非常普遍的名字的介紹信。

她還特別的裝扮了一下,成了飽經風霜的中年農村大媽。推著板車,上面放了五頭野豬,雞鴨鵝,加起來一千來斤東西,放多這板車也承受不了。就這么推著板車堂而皇之的去了副食品收購站。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