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盛世殊寵小說>盛世殊寵最新章節列表 >盛世殊寵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盛世殊寵-第一百六十七章 借住
更新時間:2017-04-13  作者: 羽外化仙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盛世殊寵 | 羽外化仙 | 羽外化仙 | 盛世殊寵 
正文如下:
網游小說第一百六十七章借住

第一百六十七章借住

章侍衛愣了下,確認道:“殿下要住到薛府去?”

皇子到地方巡視工作,通常衙門或驛館會專門接待,但大多數情況,卻是出于人情住在親近的當地官員或大戶人家中,這都是見怪不怪的事。

只不過,薛家是先明王的親家,燮王前去借住,多少有些奇怪。

周夑不甚在意,道:“有何住不得?你只管去問。”

沐蘇倒是樂于見到這種情況。

薛家因明王的牽連大傷元氣,前任家主大學士薛文治哐當入獄,薛家在翰林之中的聲譽落千丈。

如今薛天河的父親薛文理當家,為了重整家風,著實辛苦。

周夑若住到薛家,就表明他已對明王的事情釋懷,并不因此牽連薛家,這種態度必定會影響其他官員和士子的看法,對薛家是大有好處的。

直白說來,他這是在抬舉薛家。

而對周夑來說,也有好處,世人會認為他不計前嫌、知人善用,是有容乃大之人。真正有賢德的人,沖著他這點,就會主動投入他的門下。

章侍衛很快就派斥候先行步去送信,而這臨時起意的件事,著實如平地驚雷,把薛家震驚了。

薛文理方面立即派人去收拾院落,方面又親自帶著薛天河出城相迎。

而族中各房的長輩們又緊急開會,商議著燮王此舉到底是何意。

當天晚上,薛文理趕了六十里路,道雍州城外周夑暫住的客棧里遞上名帖求見。

他萬分惶恐的與周夑進行了次簡短的會談。

周夑自然不會告訴他,自己是為了方便沐蘇才選擇薛家,而是說,自己前來了解民生和農事,對陜北道的情況不了解,而薛家在此經營百余年,希望薛家能夠幫他了解些基本情況。

這樣說,薛四爺心中便踏實多了。

薛家是雍州望族,子弟、產業眾多,對這里的民情十分熟悉,本地若有重大事情,太守也會與他們商量。若周夑是為了公務找他們協助,倒十分合情合理,而且為國為民,薛家自然沒有推辭的道理。

弄清楚之后,薛四爺又要連夜趕回雍州,去準備家中的事,便留下薛天河和行家丁,由他們接待燮王行,明日帶他們進城。

薛天河最初聽到燮王來了的消息,第反應便想問沐蘇有沒有道來,因為沐蘇跟他說過,近期會去幽州看望母親,路過雍州時會來探望他。

可聽說燮王是為公務而來,又不好開口詢問。

待父親走后,他猶猶豫豫的說道:“出門前,父親吩咐家人將圣賢書院收拾出來給殿下居住。圣賢書院原本是我家特地為收納藏書和供奉圣賢相而修建的處花園,那里十分清雅,不會有人打擾到燮王殿下,殿下進出辦事也方便,不知殿下可滿意?若對住處有什么別的要求,殿下但說無妨,薛家會盡量滿足。”

沐蘇常常在周夑面前提起薛天河,說他是怎樣的明經擢秀,為了他,沐蘇做了很多努力,盡量避免薛家受明王的牽連。

今天沐蘇甚至要個人住到他家去。

周夑之前與薛天河有過幾次不算正式的見面,可今天,他不禁要仔細打量打量這個小子。

面前的少年身量還不算高,臉上稚氣未脫,但舉手投足之間,卻禮數周全,在他面前不卑不亢,周身氣質通透,倒也難得。

周夑淡然道:“在外辦差,切從簡,也講究不了太多,只有個要求,住的地方不用安排服侍的人,我的人自有安排。”

這讓薛天河有些意外,在路上,父親還在為服侍的人頭疼。家中靠得住的丫鬟都在夫人身邊當差,離不得,調得動的丫鬟又怕服侍的不周到。

沒想到周夑不用薛家的人,這倒省事了。

同時他也有些疑心,這樣防著外人,莫不是

他正想著,房內的珠簾后傳來陣響動,沐蘇走出來笑道:“薛師弟,你不用想啦,的確是我來了。”

薛天河臉上立刻浮現出笑容,起身喊了句:“沐師姐。”

沐蘇走出來與他們二人起坐下,說:“這次突然借住到你家,多有打擾,希望你不要見怪。”

薛天河高興說:“這是說哪里的話,殿下和沐師姐愿意到我家落腳,家人不知道多開心,唯恐招待不周。”

周夑入住薛家,雍州本地的官員必定要來薛家拜會周夑。

之前眾官員為了避嫌,都在減少跟薛家的來往。周夑這次無異于在表明,薛家跟明王犯下的罪過并無太大關系,連他都不避嫌,其他官員再做樣子也不合適了。

他如此抬舉薛家,將他們從塌陷的泥沼中救出,對薛家的意義重大。

想了想,薛天河轉身鄭重對周夑道:“薛家拜謝殿下大恩,定會銘記于心。”

在場的人都知道他這是謝但周夑幅風輕云淡的樣子笑著說:“謝我做什么,你們不嫌麻煩就好了。”

薛天河打心底里覺得詫異。

這種事若放在明王身上,明王必定會暗示薛家,受人大恩,當設法回報,或多或少會談些條件。

可周夑全然沒有這個意思。

旋即,薛天河又為沐蘇感到開心,她看人眼光果然不錯,周夑出身皇家,卻光明磊落、平易近人,實在難得。

周夑明天晚上要見雍州官員,便打算向薛天河了解些當地實情。

因這次是為春播的旱情而來,所以他格外關注陜北道的水利溝渠建設、農耕收成、稅賦等情況,可薛天河卻漲紅了臉,完全答不出來。

他常年在學堂習文舞墨,詩詞歌賦自不用說,但卻沒有去過田間,對于農事,的確是無所知。

周夑也不甚在意,對于薛家這種書香門第,心只讀圣賢書,不通俗物的情況是很尋常的。

“你年紀還不知道也正常,我只是隨口問下。”

薛天河忽然現自己太“無知”,讀了這么多年書竟然沒有用,時失落又尷尬。

沐蘇替他解圍,問道:“術業有專攻,隔行如隔山,我也不懂這些。但薛家有大片的莊子,肯定有懂農事的人。殿下若擔心這邊的官員隱瞞實情,想暗訪了解,讓薛師弟引薦懂得這些事的管家給殿下,也是樣的。”

薛天河靈機動,道:“家中的田莊向是我三爺爺在管,他以前曾在府衙做從事,十分熟悉農事。”

周夑道:“那好,你明天就請你三爺爺來見我。”

薛天河見自己總算能幫上些忙了,才偷偷的松了口氣。

薛四爺連夜回雍州之后,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去拜見了雍州太守,告訴他夑王此次雍州行的安排,以免衙門的安排和薛家的安排有沖突。

太守趙知行聽說后十分詫異,他雖早料到燮王不會“屈尊”住在官驛里,但他以為夑王會借住在四皇子雍王的王府之中。

趙知行心思活絡,便以為燮王是為了趁機拉攏薛家勢力,以圖自己在士林中的好名聲。

他了然的拱手笑道:“恭喜薛翰林,可見禍兮福所倚啊,貴人臨門,您府上想來好事將近啦。”

薛文理心里裝著許多事要安排,也未多想,與趙太守就事論事的商量了番之后,便匆匆回家了。

雍王府中也在這夜收到了封周夑的傳書。

雍王周曄看完信,將信件遞給自己的王妃柯氏,并說:“六弟如今真的長大了,行事越老練。他這次不經意的幫了薛氏族把,這些讀書人最講究知恩圖報,以后是有大善果的。”

雍王妃沉吟了下,問道:“燮王在扶持薛家?那先前薛家說的那個孩子我們是不是可以留下了?”

前些日子薛天河回家,就同父母商議了薛天雪腹中孩子的去留問題。

沐蘇曾建議由薛家出面,讓雍王將薛天雪的孩子過繼到自己名下,省的落到明王手中作賤那個孩子。

薛四夫人十分心善,聽薛天河說了之后,覺得這可能是那個未出世孩子的唯出路,便非常陳懇的來求了雍王妃。

雍王妃連生四女還沒有子,連續的生產也讓她的身體有些虧虛,太醫建議她近幾年不要再懷孩子,這讓她十分愁。

而雍王喜歡舞文弄墨,在雍州的紅顏知己也不少,幾次提出要娶側妃,都讓雍王妃以嫡長不可亂的理由拖住了,讓雍王等她生下嫡子再納側妃。

若抱個孩子養在她的名下,可以解了她的燃眉之急,雖說不是親生的,總好過讓側妃的子嗣做了長子。

讓繼子做了長子,她就可以慢慢的調養身體,什么時候生下嫡子都可以。因為不管側妃生幾個兒子,只要不是長子,都不會威脅她嫡子的地位。

何況,薛四夫人還答應她,若她不喜歡那個孩子,薛家可以將孩子帶回去,只求不落入明王手中就行。

從各方面來說,這個孩子對雍王妃只有利沒有弊,但因為明王的緣故,雍王妃不敢貿然答應,只說要考慮考慮。

雍王想了想,點頭道:“薛家敢來向我們提這個事,必然是有幾分把握,原先我還以為是他們異想天開,但若他們走得通六皇弟這層關系,這個事看來是沒什么危險。”

雍王妃高興道:“那王爺您是同意啦?”

雍王疑慮道:“你也別高興太早,孩子還沒生出來,誰知道是兒子還是女兒?”

雍王妃卻十分篤定,說:“薛四夫人說了,太醫把過脈,能確定是兒子!”

雍王這才徹底松口,說:“我明日見了六弟,探探他的口風,若他不反對,我們就仔細謀劃謀劃。”

手機用戶請到.33zw/xiaoshuo/34433/閱讀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