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昭華小說>昭華最新章節列表 >昭華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昭華-第二十七章 花饃
更新時間:2017-04-10  作者: 驚年渡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昭華 | 驚年渡 | 驚年渡 | 昭華 
正文如下:
張這里和高熾說這話,那里高煦手里捏著兩個大吉事饅頭翻來覆去地看。

“這饅頭好看,花花綠綠地,”他拿起一個仔細看,驚訝道:“上面還有字哩!”

“福壽祿喜,”張道:“這是大吉事花饃,這饅頭不能一個人吃了,大家要分著吃。”

他便掰開一個,吃了一口道:“雖然又宣又軟,但是味道卻一般。”他說是這么說,但是不一會功夫卻吃進了兩個。

“你不是說這饃味道一般嗎,”張笑道:“那你還吃,不會又是好長時間沒吃過了吧。”

“就是好長時間沒吃了,”高煦道:“以前也不覺得饅頭好吃,自過了長江,天天都吃些甜膩死人的糕點,才知道饅頭的好處。”他說著就開始抱怨,道南方這些糕點全都“酥皮爛餡”,一個手能抓十個,往嘴里塞多少都吃不飽,光是粘牙。

“好不容易見到了包子,”他比劃道:“這么小個籠屜里放五個包子,咬開居然是湯餡的,燙得滿嘴起包!”

“我還在南方呆過一年,”高熾笑道:“他卻是自小在北地長大的,就是個面肚子,吃米也是數著米粒,米做的點心更是嚼蠟一般。”

“還是我們通州的糕點果子好吃,”高煦道:“烙餅、元寶、麻花、白條、糖堆——吃著味道足,還裝肚子!”

他正說著,那邊主席上嘩啦啦地起哄起來,原來是一個巨大的花饃被送到了席上。

張抬頭去看,只見這花饃有三人合抱那么大,上下三層,分層著色,以品黃,品綠,大紅為基調,只是隔著遠,看不太清上面精雕細刻了些什么圖案。

然后一個人站出來,好像是酒禮的司正,就滔滔不絕地解釋這花饃的圖案和寓意。原來這最底下一層是有九只造型優美的獅子簇擁著一朵怒放的菊花,寓意“九世共居”,是對酒禮中鄉老的贊頌;上面一層雕著三條搖頭擺尾地游龍,說是“鯉魚躍龍門”,意思也就是期盼歸德州里也將會出現登科的士子;最上一層的箍攔里卻空空如也,只是撒了一把五谷豆子,請在座的賓客猜一猜,是何用意。

最后還是周王長史王翰道:“所謂‘配稷契兮恢唐功,嗟英俊兮未為雙’,這豆子就是祭祀稷神和契神這二位農神,愿勿忘百姓稼穡之艱難。”

司正大聲贊賀,席間一片稱頌之聲,連高煦聽了都歡喜道:“當浮一大白!”

他快意地舉起杯子,喝了一大口,然后張就如愿以償地看到他扭成一坨的臉。

“這是什么酒,怎地如此難喝!”高煦嗆咳起來,圓臉憋得通紅。

到底是農家自己制作的酒,酒杯底下不僅有余糟,顏色也是渾濁的,而且味道怪異,有一股刺鼻的味道。這個時代,純度高的白酒都是賣錢的,不賣錢的就是自家釀的酒,因為幾年前還有禁酒令,不許百姓私自造酒,這兩年終于放寬了政策,有余糧的百姓就造了酒出來,可惜只能自娛了。

席上切開了花饃,他們這里也送來了好大一塊,高熾和高煦都興致勃勃地想要嘗一嘗,但是張就一口沒吃。

“花饃的圖案越復雜,食用性越差,”張看他們吃了幾口之后露出難以言說的神色,笑道:“這東西觀賞性越強,味道越寡淡,你們沒看到上面的一層面都干了么?”

“果然是看著精巧萬分,”高熾道:“卻味如嚼蠟。”

花饃是山西手藝,在酒禮十天前的時候,王氏就和村里的七八個山西女人忙活著蒸花饃了,以前王氏沒顯露過這樣的手藝,不過是因為家里好不容易吃飽了,誰能舍得用白面蒸這種華而不實的東西——但是如今酒禮上的一切東西都是公家的,她就不心疼了,最后做出了這個大花饃之后,還剩了十五斤左右的面料,被平分了之后,王氏用這些面料還給張做了好幾個老虎造型的花饃出來。

張就是吃過才知道這東西也就是看著好看,更何況酒禮上的這個大花饃算起來應該有天的時間了,雖然不會放壞,但是口感肯定也不怎么地。

 你現在所看的《》第二十七章花饃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冰雷中文)進去后再搜: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