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昭華小說>昭華最新章節列表 >昭華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昭華-第七十章 門戶
更新時間:2017-04-12  作者: 驚年渡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昭華 | 驚年渡 | 驚年渡 | 昭華 
正文如下:
第七十章門戶

第七十章門戶

一秒記住中文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新婚的第二天,高熾陪張用過早飯就去了大本堂,就像他自己說的“就是不可一日無書”,況且他還有新編的《書傳》才剛剛翻篇,有許多地方需要向他人請教。

大本堂是天下名儒匯集之地,皇帝草根出身,打天下的時候就知道沒文化不行了,所以在下一輩的教育問題上,很是注重。不僅為皇子們選擇了名師精心教導,還征召天下博學的儒士進京,發現有真才實學的,就安排進大本堂里,為子孫講學。

從六月進京,高熾就很珍惜這次教學的機會,雖然北平王府中也有飽學之士,但是卻不能與京師大本堂這種匯集天下英才的地方相比,況且這里的圖書,多的是珍本、孤本,這讓一心向學的高熾恨不能一頭扎在里面,連新婚第二天都不想著放松。早上張和他用過早飯,聽到門外面高煦的腳步聲,高熾就下意識地也要跟著出去,轉了一圈又回來了,又執起床頭那一本書,嘩啦啦地翻動著。

張看他模樣,覺得好笑。潛心進學是好事情,張自然要打發他去,況且她也不愿兩人就這么相對而坐,她今天也有事情要做呢。

高熾見她如此通達情理,簡直是大喜過望,一邊把靴子往腳上套,一邊還探頭探腦地跟她說話:“今兒劉先生講《易》,劉先生是誰,劉本展啊,國子監大儒,一月只講三堂課,座無虛席,今兒來大本堂講夬,還有辯難,和誰,和陳鄂屏,千載難逢,你也想看——你去不了啊,不過辯難時候,會有人抄寫,我給你偷偷拿一份回來。”

人皆有所喜好,所以投其所好就是最快建立親密感情的方式。況且高熾的喜好多么正當,張自然樂得成全。

送走高熾之后,張就在屋里重新打扮了,她吃飯前只是洗了一把臉,涂了一層面脂罷了。她用的這個面脂,是用鵝脂、羊腎脂溫酒,浸丁香、白芷和青篙熬制的,方法特別精細,不僅要浸泡,還要放入油中急火煎,再小火煎一晝夜,然后去渣,用蜂蠟調和,才做出這種宮廷貢品的。

在這里張真的要說一句,老祖宗的東西在功效上面也絕不亞于上一輩子用的大牌護膚品,甚至更好。這種面脂涂在臉上的那種油潤的感覺,舒服地令張只想長長地嘆息。

按女官之前的教導,是要晨起梳妝完畢之后,才能吃飯的,但是張實在難以做到,因為妝粉很有可能會散落在飯里!如果是涂一層粉的話,尤其是米粉,因為研磨地細密,是可以維持不掉下來的,但是架不住一層一層地往上面涂啊,尤其是張大婚那天涂的妝粉,她甚至感覺自己一低頭就要掉一脖子粉。

婚前教導她的女官如今終于只剩錢嬤嬤一個了,她可以隨心所欲地自己上妝——粉還是要涂的,但是絕不用鉛粉,雖然這時候真的是以鉛粉為貴,因為鉛粉的制作流程復雜,而且確實有是皮膚變白的作用。

而且你以為鉛這種重金屬只是出現在鉛粉里嗎——在把镕鉛成水,經過幾次的浸泡鉛花的過程中,不到最后一步的焙鉛花末那里,它都不叫粉。因為鉛性變化多端,而且它的化合物又常常有著特殊的色彩,所以在煉制過程中,會出現四種變化,一變而成胡粉,再變而成黃丹,三變而成蜜陀僧,四變而為白霜。

胡粉打底,黃丹涂額,蜜陀僧可以治皮膚疥癬和腋下狐臭,白霜就是成型的鉛粉,以上都是女子鐘愛的護膚品。

怪不得說紅顏易逝呢——用的都是含鉛的東西。

張往臉上輕輕地貼了一層米粉,自己又掃了眉尾,覺得沒什么問題了,就吩咐含霜把褙子拿來,她套上之后就打算出門了。

諸王館里還有許多人要拜見呢,那些新婚的親王妃們,雖然大家年紀一樣大,也是一同官選出來的,但是張必須得改了“姐姐妹妹”的稱呼,換成“叔母”這樣的稱謂。

張叫得出口,沒什么難為情的,但是估計她們就有些難以承受了,生給叫老了一輩兒。

沒想到還沒等張出去呢,這些新晉的親王妃們,倒是聯袂來看她了。

這可真是猝不及防,六個親王妃,加上一個晉王世子妃傅氏,大家齊哄哄地站在門口,個個穿的真紅大衣,見她出來了,就一齊將目光放在她身上。

把張差點嚇得一溜跟頭踩空咯,之后就趕緊招待:“不知道諸位叔母大駕來了,我還想著去看看你們呢。”

張親自給掀了門簾,讓她們進去坐。看著他們一個一個從張腋下鉆進去——沒辦法,諸王館的門不知怎么回事,建地有點矮,不是很敞亮,所以看著幾個小姑娘,應該說是小婦人低頭魚貫進來,張就覺得自己好像老母雞在看自己的雛兒一樣。

呸,這個比喻太惡心。

好在大家差不多都是一同住過很多天的,說起來都是同寢的情分,剛開始那么一點拘束,很快就消弭了。因為張看到剛才大家低頭進屋子的情形,忍不住說了自己家一個笑話。

張家,就是永城那個家,據說在張出生之前,也是屋門狹矮,家里有了兩個小子的時候,張老爹張麒最喜歡把孩子架在脖子上,滿院子撒歡,當然張昶和張升都被這么顛過,也是樂哈哈地高興地不得了。

但是張麒每次都會忘掉進屋的那個門只能容許他一人的高度堪堪過去,所以每當王氏在屋里喊一聲,張麒就聞聲進去,就忘掉了脖子上的孩子——所以每次王氏看到的情形就是,張麒架著孩子,在進屋那一瞬間,孩子直接撞在門楹上,翻身掉地。

所以張昶和張升小時候經常滿頭都是包。但是自從王氏懷上張,自覺是個丫頭,張麒就知道疼惜丫頭身嬌肉貴,二話不說把那個大門擴建了,所以張小時候也爬上過張麒的脖子,但是就沒有被門楹給撞得鼻青臉腫過。

張說完,就見一屋子女人笑得花枝爛顫地,也怪她說的太生動,好似這個場景一閉眼就能看到似的,把大家逗得樂不可支。

“我呀,就是小門小戶出來的,”張熟諳社交技巧,其實大家這樣出身不對等的人做了妯娌,難免會有不平,大家面上越是不說,心里越是計較,還不如自己先吐槽自己,自己嘲笑自己一番,反正也說的實話,反而讓人覺得自己誠實,還有不忘根本的意思在:“小門小戶,不就是說的這門、這窗戶都低矮么,倒也有個好處,那就是一家人朝夕相見,其樂融融。”

你要是光說你門戶淺薄,這樣的印象就留在別人腦海中揮之不去了,說久了也就成了自輕自賤。你都這么看不起自己,別人更是要天天吊在嘴上議論了。所以張自嘲完門戶低矮之后,又說了門戶低矮的好處,我父母俱全,沒有高門大戶那么些禮儀尊卑,但是家人能團團圓圓在一起,每天高高興興快快活活地,如此和睦,又豈是深宅大院里的人,能比得上的?手機用戶請瀏覽.逼qugezw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