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昭華小說>昭華最新章節列表 >昭華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昭華-第十章 竊國
更新時間:2017-04-29  作者: 驚年渡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昭華 | 驚年渡 | 驚年渡 | 昭華 
正文如下: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這是世子妃張氏,”徐王妃道:“剛來北平。”

道衍的目光漸漸釘在了張身上:“便是皇帝為世子挑選的妃子罷!”

張上前行了一禮,沒想到道衍道:“便留世子妃和老衲說話,還請王妃與三王子去側室喝茶。”

想來這老和尚的話很有分量,徐王妃只是微微詫異了一下,果真就不問為什么,只摟著高燧退出了丈室。

“坐。”道衍指著方才高燧坐的黃袱,道:“你站著,我就得仰著脖子說話。”

依言坐下,獨處的時候張就莫名地心虛氣短起來,也不知道為什么,也許是因為這老和尚的目光太有威懾力,也許是因為老和尚的嘴角有著洞若觀火的微笑——

他不說話,張也不知道說什么,總要等著他先說話,所以一段時間內,屋子里靜默地古怪。

讓張直接迎上老和尚的目光是做不到的,但是如果不自然地避開老和尚的目光,又顯得她有心事隱藏一樣,張就只好拿眼睛去看老和尚耷拉到眼皮上的長眉毛,這也是一種巧妙的辦法,可以讓對方以為你在看他的眼睛。

差不多等到她把老和尚的眉尾幾根毛給數清楚的時候,對面的人終于開口說話了:“你看我什么?”

張下意識回答:“看你相貌,與他人不同。愛↑去△小↓說△網”

“我什么面相,”道衍緊接著問:“有何不同?”

老和尚什么面相,應該說是奇人異相。

相貌和性情掛鉤古已有之,而性情又是決定一個人成就的關鍵,所以相貌和人生命運有著莫大的關聯,如果拋開那些相士口里神神道道的話,單分析面貌和性情的話,從《國語晉語》曰:“夫貌,情之華也”,就以容貌為內在情懷的表現形式;朱熹也說:“容貌辭氣,乃德之符也。”

這就是說,一個人本身的內在、自我評價會寫在臉上,這就是所謂的相由心生,也是相術中“奇人必有異相”的意思。

但是相術中還有一句話,“異相必出奇人”。這句話就有意思了,是說面部的特征影響了一個人的性格、吸引力和人生。

這個道理其實也簡單,比如說相貌長的很特殊、很怪異的人,別人都會拿一種奇怪的眼神去打量他,時間一長,這個人就在不知不覺中會形成一些很奇怪的思維,比如說我天生與眾不同,而這種思維又會促使他形成不同于常人的性格,也會促使他去做一些不同于常人的事情。

其實這樣的人獲得的機會會更多,就好比柜臺上陳列著的一大堆商品之中,模樣怪異的那個東西,總是被大家最先看到,就算是不買,也要拿起來打量打量。

舉一個例子來說,晉文公重耳天生就相貌怪異。他是什么相貌——駢脅,俗稱板肋,即肋骨連成一片成一個整體,屬于一種生理畸形。寺人勃鞮奉命來刺殺他的時候,就是因為看到他這樣非凡的相貌,才猶豫了,使得重耳能翻墻逃走。

重耳逃亡在外,晉國有太子申生,還有驪姬所出的小公子,怎么看這個王位也不會落在他身上,但是流亡時候,有許多人都對重耳的相貌感到驚訝,比如說曹國的君主就聽說重耳是個駢脅,居然在重耳洗澡的時候偷窺他。

就是因為眾人都覺得駢脅是個很古怪的相貌,所以認為他和別人當不一樣,也許就是這種話說多了,重耳才真的覺得自己也許是跟別人不同,歷經無數次艱難困苦終于歸國執政之后,大家便都道:“看吧,就說他長得和別人不一樣。”

其實重耳是歷史記載的第一個駢脅的人。

也就是說,在他之前沒有例子,是先有這種“異相”,這種異相激勵出這一個“奇人”來。在他成功了之后,才有駢脅之人是大貴之人的說法。

所以面相和性情之間存在著某種很微妙的聯系,它們是在相互作用的,就拿眼前這個老和尚來說。如果他一開始就心有大志,佛門只是他寄托之所,他就算是天天誦經念佛,面貌都不會跟佛一樣。如果他心里本來沒有什么志向,但是因為長了這樣古怪的形貌,被人見了之后說是奇異,那這句話一定也會影響他的內心,這樣的野心也會慢慢冒出來,所以更加影響面相。

張為什么這么確定,很明顯,一個老和尚,不做他的本職工作,不在寺里好好念經,和王府走得那么近,關系那么密切,聽說燕王每次都用轎子將他從寺里請入王府商量事情,還有這老和尚曾經賦詩緬懷古賢,有“譙櫓年來戰血干,五州山近朝云亂,蕭梁帝業今何在”這樣的話,豈是一個佛家弟子說的話!

張既然被問,就道:“您的面相,十分矛盾。”

道衍眉毛一挑,是詢問的意思。

“在您的臉上,我看到圣賢與大盜,君子與小人,智者與愚民,英雄與市儈,雅人與俗子并存,”張認真道:“也看到了虛與實,真與偽,忠厚與奸猾,熱情與冷酷。”

“所以我百思不得其解,”張反問道:“您能告訴我,是為什么嗎?”

道衍終于笑了起來,他的笑聲不是哈哈的聲音,而是一種“桀桀”的怪笑聲,簡直就如同夜梟子叫一樣,讓人聽得頭皮發麻。

“這是矯飾,”道衍道:“我矯飾圣人,心里卻行的是大盜之道。”

張點點頭,這老頭果然是不一般的人,就這樣大大方方承認自己偽飾。張以前見過一個偽飾的人是馬氏,偽飾仁義,面皮下也是另一張臉。

“矯飾者,必要欺瞞世人;大盜者,必要偷盜東西。”張道:“您要盜取什么呢?”

道衍眼里閃過一絲詭譎的光。

“竊仁義嗎?”張問。

道衍沒有說話。

“竊斗斛,”張道:“竊權衡、竊符璽?”

見道衍還是不語,張輕輕點了點頭:“我知道了。原來大盜,都是要竊國的。”請瀏覽.aiquxs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