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昭華小說>昭華最新章節列表 >昭華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昭華-第六十五章 使者
更新時間:2017-09-18  作者: 驚年渡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昭華 | 驚年渡 | 驚年渡 | 昭華 
正文如下:
一住筆趣閣,精彩。

這次的閱兵,收獲最大的就是張了,因為她的娘子軍,不僅每人獲得了錢鈔獎勵,而且燕王還親筆寫了一首詩贈給她們。

“休言女子非英物,憑將箕帚作蝥弧。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張洋洋得意地向高熾念道:“怎么樣,你天天說我不務正業,比著軍士操練娘子軍,如今連父王都夸獎我了,說我會練兵,你還有什么說的?”

高熾就笑道:“聽說你的女兵,在演武場上,是很英姿颯爽了!只是也就是值得一觀罷了,你想想,將士們南征北戰,略地攻城,櫛風沐雨,何等艱苦,女兵受不受得了?她們的戰力,能不能比得過男人?”

張不服氣,剛要反駁,就聽高熾道:“我知道你要說什么,無非是孫武也曾操練過女兵,那我問你,這女兵后來,可還曾聽聞過什么事跡?不過成了孫武的晉身階梯罷了,難道你當時,不是存著這樣的心思?如今,你也算是成功了!”

高熾說的成功,表現在燕王對張訓練士卒的刮目相看上。他這一次出征,將訓練北平守備軍士的任務交到了張手中,希望回來之后,能見到成效,張將之視為燕王對自己能力的認可,自然是萬分喜悅的。

然而她聽到高熾這么一說,頓時愀然不悅道:“我訓練她們,并不是要以此為進身之階,我又不是男人,能博一個仕途功名。難道女人就只有相夫教子,圍著鍋臺轉這么一條路可走嗎?你也不想想,北平守衛戰的時候,要是沒有這一群女人,能不能受得住城還是兩碼事呢!”

她說著就道:“你知道宋朝時候,武人出身的狄青做了宰相,受到文臣排擠打壓,卻依然不肯離去的原因嗎?”

“出將入相,難道不是人之本愿?”高熾一看張的神色,就道:“好好好,聽你說,愿聞高見。”

“那是他給天下所有的武人做出了榜樣,”張一字一句道:“宋朝文臣權盛,沒有武人出身的宰相,他寧愿受盡冷眼待在一個自己并不喜歡的地方,就是為了激勵將來的有和他一樣出身的人,也終將打破這個桎梏。”

張的娘子軍,并不是獨創,比之于花木蘭、梁紅玉,甚至平陽公主的娘子軍,她只是步入了她們的后塵而已,這些人的存在,就是激勵,而世人的評價,是因為她們曾經這樣存在過,所以對她,并沒有過多的苛刻。

“父王已經和我說好了,”張道:“今后每一場大閱,都會有娘子軍,我以后的隊伍,可不僅有六十人,我還要帶成千上萬的兵馬,揮斥方遒呢!”

高熾向來是能容忍她,聞言也只是輕笑了一下,搖了搖頭。而張還興致勃勃地問道:“說起來,我這支娘子軍,也是建了功勛的!在開平斬殺了徐凱、陶銘,殺了一千一百人呢,還繳獲了戰馬三百匹,若是論軍中的勛階,我這隊兵,怎么地也是百戶了吧?”

高熾還真認真思考了一下,道:“確實差不多。”

他還要再說話,卻見王安從屋外面進來了,稟報道:“殿下,娘娘,朝廷有使者至北平,已經被執住,剛送進了王府之中。”

高熾就問道:“是大理寺少卿薛巖嗎,他才剛剛離去沒多久,怎么又折返了呢?”

“不是薛巖,”王安道:“是錦衣衛鑾儀衛千戶張安。”

高熾和張面面相覷,都見到了對方臉上的疑惑,只因向來天子遣人來北平頒詔,都是文臣,沒有武臣來過,這一次卻來了一個錦衣衛千戶,而且據王安說,也是帶著詔書來的,前后兩個使者,相差不過十幾天,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高熾換了衣服要出去,張也翻身起來,道:“我跟你一起去!”她在存心殿王座后面又隔開了一個帷幕,坐在了帷幕之中。

等張安進入殿中,拜見了高熾,高熾循例問了幾句,問他何來。

“臣奉天子之詔而來,”張安道:“請殿下接詔。”

高熾看了一眼盒子里的詔書,道:“天子之命是什么?”

張安就道:“但欲北平釋兵,來謝孝陵,消弭兵禍。”

“之前的薛使者,也是如此說,”高熾道:“你和他走的是一條道,路上沒有碰到他嗎?”

張安說他只知道奉命而已,高熾不說話,張在后面聽了半晌,沒有動靜,她就將帷幕挑開一道縫隙,偷眼看過去,只見高熾盯著這個裝了詔書的盒子,問道:“我父王不在北平,使者勞累,我將你送到父王那里去,你將詔書交給他。”

張安急道:“世子殿下,天子的詔書,并不是給燕王,而是給您的!”

高熾就道:“往常使者遠道而來,可沒有如此存問過我,高熾在這里,先謝過天子厚意。”他說著就道:“我燕王父子,早都被罵做‘賊父子’了,父子一心,你交給我父王,與交給我,是一樣的。”

說到這個“賊父子”,倒是有一個好笑的地方。因為南軍經常在兩軍陣前,辱罵燕王“賊父子”,因為高煦也在軍中,燕王聽了倒也不生氣,反而在給建文帝的文書中說,你的軍隊罵我“賊父子”,我爹是太祖高皇帝,你們居然敢罵到太祖頭上?太祖高皇帝若是“賊父”,我是“賊子”,那陛下你,豈不要成了“賊孫”了?

張安帶著方孝孺親自起草的文書,被命務要交給燕世子高熾,以成離間之計。他就道:“末將來時,天子對我說,見到燕世子,且問他知道不知道大儒劉本展,如今如何了?”

高熾就想起來他當年和還是太孫的皇帝一起在大本堂上課的情境了,因為冬日的時候,屋子里的炭火十足,他身軀肥胖,經常汗流浹背,把座下席子打濕。有一次他匆匆換了衣服回來,就見他的席子已經被換了一個新的,他以為是宮人給他換上的,后來才知道是太孫給他自己的竹席。

他眼中一熱,而張安卻道:“劉本展已經——”

“我知道,”高熾慢慢道:“他聽說燕王起兵,就撞死、撞死在明經堂前了。”

劉本展最出名的課,不是《易》,而是倫常之理,而五常之中,又最重君臣之禮,他撞死前最后一句話,是:“我嘗與你們講倫常,如今倫常安在?”

高熾低下了頭去,張安就看不到他的神情了,而他身后的張卻看得清楚,那一刻的高熾的眼里,淚花一閃一閃地。請瀏覽.biqugezw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