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昭華小說>昭華最新章節列表 >昭華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昭華-第一百九十七章 快
更新時間:2018-03-10  作者: 驚年渡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昭華 | 驚年渡 | 驚年渡 | 昭華 
正文如下:
第一百九十七章快

第一百九十七章快

張的手已經揚了起來,看到朱瞻基委屈地眼圈都通紅的模樣,還是沒有落下去:“你給我滾出去,滾——”

朱瞻基頭也不回地走了,高熾劇烈咳嗽起來,甚至噴濺出一點血沫子來。盛寅默不作聲地給他含服了兩粒藥丸,才道:“殿下不可氣怒了,您這身體恐怕要落下病根了。”

“我無妨,”高熾露出悵然的神色:“我沒有事。”

“我養了個不孝的東西,”張眼圈也紅了:“今天就是專門來克我們的。”

“他說的不錯,這么多年,我屢次忤逆父皇,他看在眼里,”高熾道:“我沒有給你們娘倆遮風擋雨,反而讓你們替我操累,他也有怨恨。只是我沒有想到,他的怨恨有這么大。”

張想起朱瞻基說的,他天天在皇帝面前伺候,比太監還不如,頓時心如刀絞一般。畢竟太孫從小就被抱養走了,東宮這邊多問一句,皇上都不太高興,原以為他被皇帝寶貝地有如眼珠子一般,可是現在聽他提起來,他不知道過得如何難捱呢,也不知道憋了多少委屈在心里。

可是看著面前灰敗的高熾,張又一下子朱瞻基掏蚯蚓捉螞蟻的年紀,想起高熾被他狠狠一拉,一頭撞在樹上鼻血直流的樣子,一下子酸痛難當,“他那樣對你!”

“原來你是為我出頭啊,”高熾輕輕晃了晃她的胳膊,“我沒有生氣,你那一巴掌,打得重了。”

“打他是叫他清醒一點,”張道:“你瞧他那個聲音,快要把屋頂掀翻了,這么大氣性,對著自己的親爹親娘發作。”

“想來父皇看我,也是這樣恨鐵不成鋼吧。”高熾哽咽道:“其實我也沒有想到會把父皇氣成這樣……難道我真的錯了?”

張沒有覺得他錯,以往她一定是會埋怨的,但是自從她從山東回來,她目睹了一切生靈涂炭的慘狀之后,她就改變了想法。山東的禍亂歸根結底還是皇帝造成的,從靖難遺留下來巨大的問題,再到后面勞民傷財,生生逼得山東人民揭竿而起。皇帝專注于他的大業,后世似乎也只看到了他的大業,至于盛世之下為微不足道的百姓,就化作歷史車輪下的塵埃。可是張活在了當下,她親眼看到了這些人,生不知道為什么而生,死又這樣麻木悲慘地死去了,艱難人生的幾十年,他們不知道什么是造福子孫,也不知道什么是豐功偉業。

你看到一個這樣的人活著死去的過程,就覺得高聳入云的浮屠塔都是欺世的謊言。

皇帝從昏迷中醒來,張代替高熾給他請罪:“不孝子高熾知道錯了,他已經封閉了東宮,面壁待罪。”

“你不用哄朕,朕的兒子,朕比你清楚。”皇帝冷冷道:“他看似柔弱,實則執拗,但凡他認為是對的,就是氣死老子也不會認錯。”

“太子以前并不贊成遷都,”張道:“現在卻知道遷都是萬年之計,并沒有受到別有用心之人的蠱惑。”

皇帝道:“他嘴上說一套,其實是為了保住主事蕭儀,他寧折不彎,但是對著這些人,還是要保的,要不然誰還支持他這個太子呢?”

“父皇此言,太子絕不敢當。”張道:“天下所有人都是皇上的臣子,太子也是皇上的臣子。”

“那朕這個君主的話,”皇帝咄咄逼人道:“他怎么不聽呢?”

“國有諍臣,不亡其國,”張道:“家有諍子,不敗其家。”

“說得好聽。”皇帝冷哼了一聲。

“父皇,”張道:“北平是咱們的家,誰不想回家去呢?兒做夢都記得燕王府里的一草一木,母后仙去那一年,潛邸有一顆桂樹老死了,太子遣人去北平,把那樹分了一枝來,移植在東宮庭院里,如今都已亭亭如蓋了。”

這一場出人意料的事件以給事中蕭儀被處死而終止,皇帝的遷都之事終于放在了臺前來,經過四個月的準備,南京六部、都察院、五軍都督府長官將公務移交副手,跟隨皇帝車駕浩浩蕩蕩北上,限期二月抵京,有元旦前未至者,免去官職,發回原籍永不敘用。

南京各部變得空蕩蕩了,高熾監不監國也不重要了,說是保留一套班子,但六部長官都被帶走了,政務都遲滯起來。而皇帝也沒有發話讓太子去北京,而是帶著太孫走了,宮中大部分妃嬪也隨駕走了,剩下的就是年老色衰和不受寵愛被遺忘的。

“太孫身邊服侍的都跟去了,你留在這里干什么?”張對胡氏道。

“爹和娘都在這兒呢,”胡氏溫順道:“我陪著您。”

張道:“你收拾收拾,過幾天咱們去孝陵住幾天。你爹連著兩天夢到了太祖皇帝,悶悶不樂地,一定要去祭祖。”

浦江義門,胡濙惡狠狠地看著眼前的鄭氏族長:“鄭濂!你好精心的算計!”

胡濙這么多年苦苦追尋,終于發現了那一位的蹤跡,他跟隨來到了浦江,暗中布下了天羅地網,然而直到現在才發現,他費盡心思抓住的人,竟然是一個假冒的建文帝。

“說,”胡濙用劍抵著鄭濂的咽喉:“他在哪兒?”

“他早已經離開了,”鄭濂呵呵笑起來:“離開了。”

“我不信你們鄭家鐵板一塊,”胡濙收起劍,“你們家族上千人,不可能每個人都能保守秘密,總有人會招的。”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鄭濂不為所動:“若是我鄭家真有這樣的人,倒要多謝大人你替我掃清門戶了。”

“鄭濂啊,”胡濙道:“舉族老小的性命,只為了隱藏那人的行蹤,真的值得嗎?”

鄭濂垂下了眼睛:“忠義所至,舍生忘死,在所不辭。”

胡濙的心也不由得撼動了一下。他盯著鄭濂的眼睛,忽然悟了:“他、他不僅是離開了,他是回去、回去報復了,是嗎?”

胡濙快馬加鞭從浦江出來,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要快,要快!(/book/115468.html)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