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得我專寵,便是得罪了全后宮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阿貓威尼書名:
眾人皆驚,甚至包括豢龍逢在內,也沒想到癸對一國諸侯竟然一開口就是殺令。
有緡凌險些沒反應過來,帝癸從頭到尾沒問過他一句話,甚至連看都未看他一眼,卻是要直接將他殺了?
“大王!冤枉啊!……冤枉啊!……”他狠命磕頭伸冤,可仍舊換不來癸的片許憐憫,很快便被人拉走。
然而路過默默站在角落的烏曹身邊時,他余光竟瞥見烏曹在對著他邪睨而笑。
剎那間,有一縷早已淡忘的記憶突閃于腦中。
凌瞠目。“你是……!”
他面色驚恐,更加奮力大喊,卻是被拖得越來越遠了。“不!……不!……大王!臣有話要說!臣是被害的!臣是被害的!大王!……”
“大王!有緡侯是冤枉的……”喜眼見有緡凌即將被自己連累至死,心急之下欲傾身上前,卻被癸一聲怒喝震在了原地:“你住口!”
喜全身一抖,癸從來沒對她如此兇過。
“趙梁!速送元妃回去!”癸又是一聲令下,趙梁應聲領命,喜心中不暢,還頓著身子不肯走,奢望能有什么轉機。
易莫看得明白,壓低聲音肅然道:“喜聽話,快回去!”
“兄長……”喜咬著唇,連兄長都話了,她只能心情復雜的隨趙梁離開。
癸再次低垂下眼瞼,瞥向腳邊那終于體會到何為“心慌”的“罪魁”,話音仿佛飄自寒潭,威脅之中含著深深的諷刺:
“豢龍逢,我已如你所愿嚴懲了有緡侯,若不想事情鬧得更大,你最好也知收斂一些。另外,我還很好奇,你這剛直奉公的豢龍大夫,將如何平息有緡國因君侯蒙冤受屈而死生出的怒火!”
癸甩袖而走。
豢龍逢伏在地上一頭冷汗。
元妃僅入宮一年就媚惑大王做出那么多荒謬之事,將朝廷弄得烏煙瘴氣,日久則必然禍國。
他此番原本針對的是元妃,卻不料元妃非但沒事,大王還竟在被他施壓之下,為護短直接賜死了有緡侯。將這個攤子攪得稀爛后又丟回到他的手上,讓他無暇再抓著元妃不放的同時,還反令他做了惡人,成了逼害有緡侯的禍源……
回去的路上,癸只身坐于車中,神情前所未有的嚴肅,腦中亦是一刻未曾停歇:
烏曹貪玩,喜近女色,夜里出去找幾個女子相歡是常有的事,他能撞見偷偷來見兄長的喜不足為奇;
可豢龍逢是大夫又不是巡夜的武官,還已經一把年紀,他又怎會大半夜無緣無故在外面轉悠,又那么恰巧看見喜進了有緡侯的房?
喜從后宮之地而出……難道是后宮里有人看她夜行出門,便私下通知豢龍逢跟去看看究竟?
不過此等事,就算是要告,也應首選負責巡查宮內安全的將軍楊辛吧,怎么也輪不到一個文官豢龍逢。
……難道是……豢龍敏毓?……
喜前腳進了寢殿,癸后腳便也回來了。
見她低頭坐在榻邊沉默不語,癸嘆道:“你可已想通?”
“大王殺有緡侯是為堵住豢龍逢的嘴,好讓喜能盡快脫身……”喜的聲音細若蚊蠅。
她靜了一路終于想明白了,卻是更加難過了,“是喜害了他……”
癸讓奚奴為他褪去斗篷,俯身坐去喜的身邊,直言道:
“并非你害了他,而是有人害了你們兩個。若是你二人中我必須懲治一個方能了事,那定然是有緡侯。”
方才他對她吼了,并非是生她的氣,而是心里著急。對方有備而來,他擔心她再摻合下去,豢龍逢不知又會說出怎樣的話來,必須讓她盡早脫身。
喜一怔。“大王是說那個門牌是有人故意放錯的?為何?有緡侯如何我不清楚,可是我并未得罪誰啊。”
癸喟然,伸手揉向她的鬢,聲音軟了幾分。“傻丫頭,你得我專寵,就已經得罪全后宮了。”
喜眼中一顫,被癸抓了個正著。
“害怕了?”他挑眉反問,眼光卻愈憐愛,托起她的下巴道:
“就算害怕,你也沒有退路了。我已令你已如此耀眼,你若遠離我,失去我庇護,那些曾嫉恨你的人將會肆無忌憚的一擁而上,令你痛不欲生。故而你只能一直留在我身邊,盡你所能討得我寵愛,讓我護你一生,保你一世……”
“喜不怕……”喜施然與癸對望,小嘴開合。
癸一滯,她竟比他想象的要堅強。
“那些想害我的人,我不怕,我只是……不想連累他人……”喜眼中盈淚,郁郁寡歡。
她并未做錯事,可有緡侯卻死了,是因她而死的,就如當初的付沫,也是因她而死。
“嫉妒”二字當真可怕,噬人心,害人命,還要將其他無辜的人也牽扯其中……
忽有幾滴淚水劃落,雖然這淚是為其他男人而流,但還是莫名將癸的心打濕了大片。他展臂將喜攬入懷中,吻著她婆娑的淚眼百般疼愛,低聲哄道:
“別哭……今日是我疏忽了,才讓你中了圈套,又如此難過,往后我會將你看得更緊,但凡敢招惹你的,我都不會讓他們好受。”
好好的春祭,卻一夜之間就死了一個諸侯,其余各國君侯都嚇了個夠嗆。
后續的儀式和活動幾乎人人都是白著臉色完成的。
大家都是聰明人,關于昨夜的是非對錯也沒有人再敢提起,就連相互之間的客套閑聊都較之前少了很多,生怕被人懷疑他們私聊此事,觸怒帝癸。
隔兩日便是初耕。
初耕與之前的祭天儀式不同,這是天子率領諸侯和臣子展示給民間的行為,平民無論男女老少皆可圍觀。
故而這天熱鬧非常。
由癸領頭將農具勾掛在自己的車架之上。并且為顯國威和兵農之間的緊密相連,此車還為戰車。
癸的戰車是天子之車,比一般的戰車要大。除天子外,車上足有六人,非別負責馭馬、進攻和防守,統稱為“六軍”,而諸侯和臣子的車僅配有四人,被稱為“四軍”。
此時癸正攬著喜立于“六軍”正中,向田稷費伯微微頷首,費伯便開始宣讀祝辭,以求大夏在這一年可以種有所收,五谷滿倉。
音落,癸首先令馬車前行,將農具推動三下;三公隨后,將各自的農具推動五下;而卿、諸侯和大夫則要推動九下。
縱橫交錯的耕田邊圍了里三層外三層翹首看熱鬧的百姓。
然而今次他們著重看的“熱鬧”卻不是帝王貴室們一年一次公開的典儀,而是全然將聚焦點落在年輕俊逸的少年帝癸和他臂彎之中那風姿撩人的元妃喜身上。
自此,天下間關于這二人的種種傳言就再沒有一日斷過,甚至綿延到遠遠的四千年后,還常常被人們當作趣談,津津樂道……
●天子六軍:天子的戰車比一般的要大,備有御車之人一名,車御兩側的車左和車右負責攻擊,三名甲士負責防守。
《史記夏本紀》集解引孔安國曰:“天子六軍,其將皆命卿也。”立于天子戰車上的六個人身份都極高,甚至達到了“卿”的位置。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所設立的“天子六駕”其實也是起源于此,只是將人的數量換作了馬匹的數量罷了。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