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買下人
第四百九十一章買下人
一個月后,韓家人就抬了十六抬東西來下聘了。
楊雨欣也從那天之后,正式開始備嫁了。
在楊家村,可沒有誰家人的聘禮有十六抬的,這下村子里都知道楊家的女兒嫁了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家了。
家里的兔子生意也正式上軌道了。
家里的活兔子也可以賣到曲陽鎮之外的地方了。
為了這門生意,楊永安花了一百四十兩銀子,在壽陽城買了一間很偏很小兩間連著的鋪面。
他也讓楊世樂把布莊的活給辭掉了,讓他兒媳孫小梅到壽陽城的鋪子打理生意。
楊世慶也搬到了壽陽城去讀書了。
這間鋪面雖然小,但是什么都有,前面有兩間鋪面,后面有一個小院子,很窄。
后院有三間很窄的屋子。
右邊那一間拿給楊世樂和孫小梅住,左邊的那一間拿給楊世慶讀書用。
中間也隔了一個小間,鋪了床,這間楊永安和兒子來送兔子的時候可以睡一晚。
而小院也被建了一個兔子房,可以暫時喂養兔子。
這件鋪子是賣兔皮的,現在正是熱的時候,所以生意很淡。
不過楊家既然在壽陽城買了鋪面,韓家人自然是樂意見到的,楊家人開業之后,韓文廣時常過來走走,也給壽陽城的小肖打過招呼。
不過楊永安卻還是讓楊世樂按要求去交了所謂的保護費。
對此,韓文廣并不理解,但是韓老爹卻對楊家高看了一眼。
因為鋪面很偏,楊家鋪面周圍的環境也比較安靜,楊世慶也能專心的復習,準備八月的院試。
這間小鋪面,就是楊家再壽陽城的一個起點。
這樣,不論是曬干的兔肉,還是活兔子,楊家人每個月都有不少的進賬。
兒媳走了,煮飯的事情就重新落到了張氏的身上,不過她并沒有計較什么,楊雨薇也會幫著自家娘親做飯了。
而楊家收草的事情也變了要求,楊家每天收的新鮮的草是有限的,但是干草卻是不限制的。
濕草的價格是一文錢一百斤,干草的價格是一文錢二十斤。
只要干草曬的符合楊家人要求,那楊家就基本上是來者不拒的。
這濕草,楊家就交給了楊家村的人了,這干草的消息卻是慢慢的擴展開了。
楊永安先是收了上溪村的草,然后慢慢的擴展到其他的村子。
楊永安也留一個心眼,所以來賣草的人都是有記錄的。
裝進麻袋后,每個袋子都有條子的。
上面寫了什么時候收的誰家的草。
要是這草吃出了問題,那么以后就不會再收那家人的草了。
這些事情楊家人都是提前告知的,所以這么久了也沒有出什么事情。
楊雨薇雖然有時候都會上山采藥,但是卻沒有那么拼了。
倒是開始搗鼓起吃食來。
雖然浪費很多東西,但是成果也是喜人的。
她做出了很多果脯,這些果子都是從山上采下來的。
這些東西,楊永安抽了一個時間,帶著女兒到壽陽的蜜餞店去問了一下,最后人家給出了不錯的價錢。
不過遺憾的是沒有簽下契約。
楊雨薇也在山上前前后后尋到了五株人參,因為有了之前的經驗,所以這五株人參都完整的保存下來了。
楊雨欣特意去找薛大夫將這五株人參炮制了一下。
五株人參有大有小,楊雨薇都用結實的盒子保存下來了。
她之前也想過用這人參來換錢,但是后來還是決定不出手。
畢竟現在家里已經不缺錢了,這人參是保命的東西,自然是要留給家里人用了。
后來,她做出了果脯,也可以賣錢了,楊雨薇就沒有再打算把自己的人參賣掉了。
因為家里沒有多余的人,事情也多,所以除了去壽陽城和曲陽鎮,楊永安和楊世福、楊世康兩個兒子很少出門,基本上都在家里做事情。
家里的兔子多了,兔屎也多了,每天都能打掃出不少。
楊家人又沒有種田了,送到老宅也是用不完的,所以就以五十斤一文錢的價格往外賣。
不過這就需要買的人子來運了。
當然,這肥料自然是被楊家村和上溪村的人刮分了,還有點不夠分的意思。
所以,還有提前預定這樣的說法。
家里的事情多了,人手就有點捉襟見肘。
而且這馬上就要秋收了,家里的人手是肯定不夠的。
所以楊永安干脆就把旱地的空地和家里重新修整了一番。
買了四個壯漢,兩對老夫妻,一個管家,還有一個比較機靈的小子。
四個壯漢就住在了旱地上修的房子里。
兩隊老夫妻住在楊家的南院的下人房,至于那個管家和機靈的小孩也是住在南院的下人房的,小孩是用來給家里守門。
這些下人都是死契,主子是可以隨意打殺的。
楊永安買下人的時候,也買了一人買了一身的衣服,還買了一些比較便宜的布料。
回到家,他就吩咐讓四個壯漢去河邊擔水回來,讓兩個婆子燒了熱水,讓他們好好洗洗,然后換一身干凈的衣服。
布料也全部都交給了兩個婆子來做,一人再給做一身的衣服。
這前前后后買下人就花了楊永安二百三十兩的銀子。
之前在壽陽城買店鋪,還有正修整家里的房子都花了不少的銀子。
要不是家里兔子養的多,賣得好的話,楊永安可沒有這個底氣。
楊家的事情,韓家都是一直都有關注的。
楊家有這樣的發展,韓老爹也看在眼里。
楊家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就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可是在韓老爹的意料之外的。
而徐秀知道了這些事情,真的有點難以置信。
她這位弟妹,以后身份就不會比自己底了。
現在的楊家早就不是一年前的楊家了。
楊永安不是沒有想過把老宅的兩個老人接到自己家來贍養。
但是左想右想,都覺得不是很妥當。
家里買了下人,楊永安就到老宅和楊老爺子商量了一下,最后決定讓家里的下人來幫兩位老人種地,也分了一對老夫妻來照顧兩個老人。
為此,楊永安還讓人在老宅修了一間土磚修的下人房呢!
.逼quge.lu/book/43750/16397411.html
相關、、、、、、、、、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