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六斤往春草那屋張望了一會,但是有門簾子擋著,看不真切。
想著他叔說的那些暗示著默許的話,只覺得渾身都是力氣,異常興奮。
惦記著他叔安排給他的任務,一步三回頭的先出去找人幫忙去了。
陸友富派了人,把在水洞村山道上發現何小南的事情給上級做了匯報。
上級來人在山上偵查了一番,并未發現任何有用的線索。
何小西兄妹都知道,那些人偵查完山上,就會來找他們問詢。
幾個當時在場的人圍在一起商議著。
“那包東西要不要說?”何小西問她哥哥。
何小東舒口氣正要回答,馬氏搶先說道:“黃白之物都是惹禍的根源,別說了吧。”
見大家都看她,嘆口氣道:“你們是太年輕啊,不知道世道險惡,為了錢殺人害命的都有。”
眼見老太太又開始說古,還要越扯越遠。何小西暗嘆:干娘哪哪都好,就是這愛好說古,擅長歪樓的本事實在是要不得。
趕緊把話題往回拉:“我們聽您老的,您吃過鹽比我們吃過的飯還多,聽您的準沒錯。”
“大家記住了啊,回頭問起來,就說包袱就一沓尿布和兩件小孩衣裳。”
老太太依舊意猶未盡:“就該這樣,萬一走漏了風聲,有人支著空來誆孩子,騙走錢物都是其次,就怕把孩子帶走再給害了性命。”
“也不知道她家大人怎么樣了”老太太說出大家心底的擔憂。
待人都散了,陸友財擔憂的問何小東:“哥,咱們不把東西拿出來,會不會耽誤救那孩子家的大人啊?”
“或許會,”何小東答道。
“那……”
“你若是那個人,你是希望我們把東西拿出來還是不拿出來”何小東換個方式問他。
“不拿。”陸友財毫不猶豫的做出選擇。
何小東拍拍他的肩膀:“我們這么做,是在尊重孩子家人的選擇,是人都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為選擇做出犧牲。”
何小東的話陸友財記住了,當有一天他需要抉擇的那一瞬間,勇敢而有擔當。
因為包袱里并沒有值錢物件,那些東西就被留下給孩子使用了。只是被要求最好妥善保存,萬一以后孩子家人尋來可以做個鑒證。
晚飯的時候,何小東跟柳氏商議:“我晚上要跟朋友一起去抓蟋蟀,最近幾天可能就不回來了。”
此地是蟋蟀的重要產地之一。每年秋季,都有全國各地的人蜂擁而至,抓蟋蟀,收購蟋蟀。
運氣好的話,抓到一只品相好的蟋蟀,能頂上一個工人兩三年的收入。
所以除了何小西,家里人都沒有懷疑何小東的話。柳氏甚至在幫他收拾要帶上的衣物和干糧。褚鳳雛也回家拿了跌打藥和防蛇蟲的藥。
陸友財對抓蟋蟀也很感興趣,興致勃勃的說:“哥,我跟你一起去吧。”
聽了他的話,其他人也眼睛發亮的看著何小東。
“我先去看看,趟條路出來,下次再帶你們。”何小東不動聲色的哄著眾人。
在何小東走了一段時間以后,何小西趁其他人不注意追了過去。在村外的山道上追上他:“哥,你忘記帶火柴了。”
意思是,別想騙我,我知道你干什么去的。火柴都不帶,你抓的哪門子蟋蟀
抓蟋蟀都是晚上挑燈去抓。尋著蟋蟀的叫聲找過去。
“我的朋友手里有手電筒。”
被何小西盯著看著,終于不再試圖用謊言搪塞她。
“拿著吧,萬一能用上呢。”
“照顧好家里,我會盡快回來。”
何小西問他:“哥你有多大把握能找到人”
何小東看看山路盡頭:“人沒死就可以找到。”
他自己也覺得這個說法不好說服何小西,又解釋道:“何小南和她娘都不是能吃苦的人,她徒步抱著孩子過來,說明她原來藏身的地方離這里不遠,
我猜測,她極有可能是被這次抓捕人販子團伙給嚇出來的,能這么快得到消息,說明地方也不遠,
而且,看那孩子餓得那樣,她應該是倉惶出逃,走之前沒顧上喂孩子。”
對于何小東的離家,除了何小西,家里沒有人太擔心。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何小東演了許多年,演技早已純熟到最親近的家人也發覺不出異常。
此地經常流傳哪里的人抓到一只蟋蟀王,賣了大錢的傳說。所以家里人也對何小東的外出“淘金”寄予厚望。
有村里人沒見到何小東,就隨口問一句:“你家當家的沒在家嗎?”不待柳氏回答,露露就答道:“我爹抓蟋蟀王,抓到賣錢,抱個弟弟。”
坐在一起閑話的女人們就被她的童言童語逗得“咯咯咯,嘎嘎嘎”的笑成一團。
都是馬氏的功勞。
露露問她:“奶奶,我爹怎么還沒回來啊?”馬氏就回答:“你爹去抓蟋蟀王了,抓到賣錢買好吃的給你和弟弟吃。”
跟后世的彩民同樣的心理,都喜歡以中大獎互相調侃。好像說多了就真能好夢成真一般。
以往馬氏三句話不離口的是露露的弟弟,現在又多一個蟋蟀王。還把兩者有機融合在一起。
“弟弟從哪里來的啊?”
“你爹逮到蟋蟀王,賣了錢就能去滬市給露露抱一個弟弟回來。”
滬市,曾經的十里洋場紙醉金迷。在這個年代是時髦的代名詞。不是后世,華國崛起了許多大城市。滬市的神話時代漸漸沒落。
現在的人們,對滬市特別的推崇和向往。就連鄉下老太太哄孩子都拿滬市說事兒。
那二位來家訪的軍人,晚間就在村部歇息。第一日平安渡過去。鄉人淳樸忠厚,能通過政審的都是沒什么問題的。
所以這家訪跟走個過場差不多。問幾個固定的問題,跟未來的軍屬談談話。不像是來接收兵源,倒像是來接收小學生生源。
有些老實疙瘩的家長,竟然跟他們說:孩子不聽話你們盡管打,沒關系。
他們還要跟對方解釋:部隊不允許打罵體罰士兵,主意以批評教育為主。
現在的人覺悟高,去到部隊的不管是農村兵還是城市兵,一概刻苦訓練,積極要求進步。根本用不著打罵。
部隊打罵體罰士兵,得到九十年代左右才有所抬頭。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