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小說>電商穿越七零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第461章 制作粉條
更新時間:2019-05-07  作者: 恣悠悠   本書關鍵詞: 現代言情頻道 | 都市生活 |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 恣悠悠 | 恣悠悠 |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正文如下:
“現在的年輕人是掉福窩里了,這么多的被褥,現在最多讓生三個孩子,到孩子結婚不用準備鋪蓋。”

“可不是咋的,以前的地主家,也沒聽說有陪送這么多鋪蓋的。”

悠悠發現,這個時期的人們,可真是有意思,條件好了和以前的地主家比,吃苦受罪和五八年比,生活富裕就是到了**。

轉眼進入“三九”嚴寒季節,室外溫度驟降到零度以下,粉條廠開始下粉條。

悠悠好奇心上來,趁著星期天,帶著志高和智茹一塊去瞧稀罕。

還沒進院子,就聽到有節奏的“梆梆梆”的敲打聲,進去一看,五畝的大院子里,二十多個人在忙活。

院子里靠西墻搭了一溜大棚子,其余的地方全部搭成了木架,上面涼曬著一排排下好的粉條。

靠著南墻,砌了幾個大池子,是先前用來沉淀紅薯淀粉的。

制作粉條的大部分是男勞力,幾個婦女都是自己人,就連紅英的奶奶也在這里幫忙,老人家主要是燒火,她一個人管著兩個灶。

大部分人在棚子下忙活,兩口挨著的的特大鐵鍋,里面盛著多半鍋滾開的開水,灶下劈材燒的正旺。

每個鍋的旁邊都站著一位師傅,左手拿著的漏勺里裝著粉團,右手用木槌有節奏的敲打漏勺的邊沿,發出“梆梆梆”的聲音。

旁邊放著一盆糊狀的粉團,有一個人專門負責往漏瓢里添粉團。

動作要輕快,不能讓漏瓢里缺粉團,但也不能過早添入,不然漏瓢過重,端漏勺的師傅受不了。

捶打粉絲成型是一種力氣活,也是技術活。下粉的師傅,半個小時就換一次班,幾個人輪換著干,不然是吃不消的。

粉條隨著師傅的震動,緩緩地從漏空中落入滾開的鍋內。

一旁撈粉條的師傅,像炸油條撥鍋一樣,把漂上來的粉條用長筷子打撈到一邊,順著鍋沿撈到鍋臺邊放著的涼水盆內。

盆里的粉條快滿的時候,傍邊的人用手拽斷,換上別的盛水的盆子,再把這些粉條轉入不遠處,那兩口盛滿涼水的大缸里。

由那兩口缸邊各有一個人,他們把盆子里的粉條整理得基本整齊后,按照一定的長度斷開,穿在一個細棍子上。

然后就放入冷水缸降溫,中間不斷擺動,直至粉絲松散為止。

才小心翼翼地捧著細棍,慢慢地掛在一旁早已搭好的架子上,隨著溫度的降低,晾掛的粉條慢慢的凍在一起。

有兩位婦女,把已經凍起來的粉條依次摘下來,放在編織袋上,用棒槌輕輕的捶打,粘在一起的粉條被捶開,松散后再掛到木架上。

看到這里,悠悠才明白,傳統的手工漏粉,為什么必須在“入九”(進入三九天)以后制作,因為這個時候,才能上凍。

上凍的作用,基本就是定型。出鍋的粉條如果不凍住的話,濕粉條長時間懸掛,會因不能承受其重量而斷落。

智茹的姥爺指揮著人制作粉團,這才是制作粉條的關鍵技術。

第一道工序是制芡糊,取少量精制的紅薯淀粉,用溫開水調成白色乳液狀。

然后一邊將沸水沖入淀粉乳中,邊摻水邊攪拌,調成面糊,要求無粉疙瘩、不粘手、能拉絲的軟粉團。

一邊用攪拌工具朝一個方向不停地快速攪拌,使淀粉乳變成透明、粘稠的粉芡,成熟度達**成即可。

第二道工序是點漿水,就是在一只較大的粗瓷盆,撒上一大把明礬,倒入開水,攪拌使其充分溶解,加入明礬后,入鍋的粉條才不至于沉入鍋底,便于打撈。

把“糊子”從壺嘴成線狀慢慢倒入容器內,同時伴以不停的攪動,使其均勻,也為了降溫。

第三道工序是躥面子,待上面的漿水溫度降至不燙手時,大批量的粉子就可以倒入了。

這是很關鍵的一步,這時候需要五個男子漢同時挽起袖子,圍著大盆用胳膊在里面不停地蠕動,以使粉子能充分的攪拌均勻。

開始粉子是黏黏的,黏在每個人的手臂上,他們用力地攪動,圍著盆半彎腰反時針轉動,邊轉邊攪,也許這樣的節奏更好用力吧。

直到粉子不再粘他們的胳膊和容器,呈很有筋骨的粘稠的糊狀為止,這道工序才算完成!

粉團揉好了,漏絲前還得先試一下,看粉團是否合適。如漏下的粉絲不粗、不細、不斷即為合適。

如下條太快,發生斷條現象,表示粉漿太稀,應摻干淀粉再揉,使面韌性適中。

如下條困難或速度太慢,粗細又不勻,表明粉漿太干,應再加些濕淀粉。

漏絲前調粉以一次調好為宜,這就看師傅的技術了,主要是掌握好溫度和水分。

漿水的溫度40~50c時,加入干淀粉,與粉芡混合,攪拌搓揉,粉團溫度在30~42攝氏度為好。

這些標準可不是用溫度計量出來的,智茹的姥爺都是靠手掌握溫度,他把手伸入面盆里,指揮著人們兌水加面。揉好的粉團,基本上都是一次成功。

看似繁瑣的程序,師傅們做起來也很快,一口鍋一個小時一百斤的產量。

看著他們凍得通紅的胳膊和手,還有臉上不斷冒出的汗珠。悠悠頭一次覺得后世上千元的手工粉條,價格真心的不算高。

悠悠拿出微型的錄像機,把這一切都錄了下來。這視頻制作好了,放到后世的網絡上,保證能火。

今年的地瓜雖然豐收了,可是粉條廠開業的少,致使粉條的價格節節攀升。

以前人們吃粉條習慣了,傳統手工制作的紅薯粉條,好吃爽口,粉味純正,筋道耐煮,營養豐富。

和后世相比,這時的粉條絕對是零添加,增白劑、防腐劑、食品膠之類的添加劑,現在也沒有這些東西,屬純綠色食品,而且是純手工制作。

手工紅薯粉條色澤黃亮,條細,均勻,韌性好,拉力足,食之柔軟爽口,既可作主食,又可作菜肴,深受鄉村人的喜愛,特別是冬季,蔬菜不是白菜就是蘿卜,這兩樣蔬菜的絕配就是粉條。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