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小說>電商穿越七零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第507章 產業園
更新時間:2019-05-28  作者: 恣悠悠   本書關鍵詞: 現代言情頻道 | 都市生活 |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 恣悠悠 | 恣悠悠 |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正文如下:
現在的商標,衣服的大小號都是手寫的。悠悠訂制的商標,大小號直接繡在商標上。

現在的商標,成本價在0.50元以上。悠悠訂制的商標,每個不到一分錢。每米0.15元,五公分一個商標,每米20個。

羅新華看到姥姥發過去的商標,高興的說:“董事長,您這商標做的真好,比上海服裝一廠的都好看,加上這商標,咱這衣服就提了一個檔次。”

別的村三秋大忙,韓屯村的婦女閑著那,先讓自己村里的婦女干起來,也看看生產量。

過了中秋節,村里的服裝廠就開工了。韓屯村的婦女,做衣服個個是行家,幾天的時間,對新的流程就熟悉了。

半個月過后,就出結果了,每個人一天加工4套中山裝或西服,單獨的上衣,能做5件。

比照服裝店的價格,姥姥準備成套的衣服4元的加工費,上衣3.50元的加工費。這樣,每人每天能掙16元,除了釘扣子和剪線頭的費用,也能掙15元錢。

提給村里一半的管理費,個人還剩7.50元,一個月干26天,就能掙195元,相當于學徒工半年的工資。

紅英舅媽首先不同意,她是這樣說的:“大姑,咱這樣干,加工費也太高了。以后別的服裝加工費低了,誰還愿意干,您還是打電話問問深南的價格吧。”

姥姥也覺得價格高,就給羅新華打電話詢問,深南的加工費是,成套的3.00元,上衣2.50元。

據他說,廠里的服裝車間,工人最多每天能加工6套衣服,一個月多的掙400元,大部分人的工資在300元左右。深南的服裝廠,用的是電動機,產量肯定高。

深南的加工費,對各村的服裝廠也合適,上交給村里一半,還能剩下150元,也算是高工資了,比原來的加工費高。

做中山裝和西服,技術要求高,不是誰都能干的,工資高點也能說的過去。

為了照顧技術差的工人,同時加工針織服裝,這種衣服沒有里襯,技術要求低,在東北銷量特好,朝霞舅媽還是以加工這種衣服為主。

10月20日以后,三秋大忙結束,各村的服裝廠開工。韓屯村的婦女,大部分去了各加工點,指導她們做中山裝和西服,三四個村合在一起學,實在來不及的先加工童裝。

東北那邊冷的早,以加工毛呢衣服為主,朝霞舅媽的廠子越來越大,分廠越來越多,加工量也大了,不過產品都在當地銷售。

收入的錢,除了支出加工費,全部電匯了過來,倒是沒在當地引起反響。

振華牌的中山裝和西服上市后,就以質優價廉打開了局面。每套衣服35元批發,50元的零售價。

可是質量比上海大廠家做的還好,怎么洗都不會變形,還是免熨燙的。

連帶著振華的童裝也暢銷起來,人們給孩子賣衣服,也學會看牌子了,都喜歡買振華牌的衣服。

李保國成了各地批發商的香餑餑,勝男舅媽也成了供銷系統的大腕,他們手里有貨源啊。

鑒于灘區受災嚴重,姥姥加大了鞋墊和繡球門簾的收購量,給灘區的群眾提供個掙錢的門路。

灘區的婦女有的是空閑時間,做這些針線活,簡單易行,找一些不用的廢布,打成袼褙,用自家織的老粗布,買些繡線,就算齊備了。

這次上水,把衣服被子都泡壞了,洗干凈打袼褙倒是有布料了。沒有粗布,一尺棉布夠做五雙鞋墊的,一雙鞋墊的本錢不到一毛錢。

做鞋墊每人一個月也能掙二十多元,起碼夠買一家人購糧證上的糧食。

購糧證是國家發放的平價糧,粗糧每斤0.07元,細糧每斤0.13元,每人一個月30斤,細糧占30,其他的是粗糧,30斤購糧證用不了3元錢。

做鞋墊簡單,農村里的婦女,上至七八十的老人,下至十來歲的孩子,基本上都會做。一家人有兩個做鞋墊的,每個月就能掙三四十元錢,可以維持基本的生活。

有了做鞋墊的門路,灘區的婦女,地位無形中提高,男人看孩子做飯,給婦女騰出時間,做針線活。

家里的事情剛安排妥當,京都的林爺爺就來電話催。讓姥姥去京都主持大局,京都的產業園以初步完工,進口的機器也陸續到達,工人也初步培訓完畢。

10月底,一家四口再次進京。林爺爺見到他們,就興奮的說:“夫人,您這眼光可真是好。咱們的產業園,在京都是頭一份。俺雖然沒出過國,可俺看過國外的電影,國外的大公司也沒咱的好。”

產業園指揮部的同志中,有出國考察過的。他們一致贊成林爺爺的說法:“我們出去過,專門考察國外的企業。咱這產業園,確實比他們的好。”

進入震宇公司產業園,悠悠為京都的魄力感到震驚。不到半年的時間,產業園建設全部完成。

高大的廠房和倉儲園區,全部是鋼架結構。四層樓房的生活區,一排排,一棟棟,排列整齊,漂亮的外墻漆,和京都建筑裸露的水泥墻形成鮮明的對比。

整個產業園,道路平整,環境優美,讓悠悠恍若回到了后世。

廠房內,大部分的機械已安裝調試完畢,工人已經到位。京都市政府給特招了百名技術人員,老中青相結合,組成了產業園的研發團隊。

據林爺爺說,這些技術人員中,老中屬于技術精英,青年是剛畢業的優秀大學生。這些設備的順利安裝,多虧了他們。

這些人見到姥姥,兩眼放光,紛紛給姥姥提要求:“董事長,咱產業園的這些機器,是真先進啊。您繼續和他們商討一下,最好在技術上也給我們些支持。不通過合資公司,這些設備和技術,我們根本接觸不到”

聽了他們的話,悠悠暗自慶幸,慶幸自己這次沒在設備上動手腳。泱泱大國,天子腳下,人才濟濟,悠悠這次可沒敢作弊,一切都按自然規律進展。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