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像是變戲法,給桂萍拿出一套的新嫁衣做添箱,和冬梅的那套一模一樣。她給出的理由就是,這次去京都考試,在友誼商店特意給村里的年輕人購買的,為了春天他們補結婚照準備的。
桂萍高興之余,還是有些遺憾,她對悠悠說:“你給我準備了這么多漂亮的的嫁衣,真是可惜了,我這結婚連家門都不出,想風光一次都辦不到。”
四栓聽她這么說,就笑著勸她:“我不和你一樣,結婚也不出村。再說了,咱們村的姑娘現在結婚,不都是這樣的。桂萍你就知足吧,悠悠還給你準備了這么多套漂亮的嫁衣。就是現在穿不著,年后天氣暖和了,還能照套結婚照。”
四栓和桂萍悠悠從小就在一起玩,三個人的感情比較深,現在四栓和寶景訂婚了,寶景是悠悠爸的弟子,關系又近了一步,他們結婚后,四栓就是悠悠的師嫂。
桂萍郁悶的對趙萍說:“嫂子,我和你可不一樣,你結婚的時候,起碼是從娘家出門,能在村里走上一趟,我可是連家門都不用出,拜個天地就行了。”
桂萍比趙萍還大一歲,輩分也比趙萍長,可自打他們訂婚后,桂萍就改了口,直接叫上了嫂子。
悠悠笑著問桂萍:“要不我給你準備個花轎,讓人抬著你圍著村子轉一圈,咱們也來個出東進西。”
桂萍撇嘴說:“悠悠,你就哄我吧,這還幾天的時間,你到哪給我變個花轎出來。”
“這還不容易,把八仙桌子反過來,上面蒙上罩子,不就是個花轎嗎。桂萍,我再找幾套轎夫的衣服,給你辦個別致的婚禮。”
趙萍比桂萍還興奮:“桂萍,悠悠這辦法好,咱也請上兩班的響起,吹吹打打的熱鬧一天。”
桂萍聽了眼前一亮,她問悠悠:“這都該過年了,你去哪找轎夫的衣服。”
農村戲班子里,有成套的轎夫衣服,借過來就能用。不過悠悠不打算這么做,轎夫的衣服其實不難做,自己做一套就是了。
悠悠對桂萍說到:“你安心的等著就是了,花轎的事情我負責,讓你那位兵哥哥,找好轎夫就行。”
悠悠是說干就干,她回家就在智腦上,直接下訂單,訂了一套裁好的轎夫衣料,高仿的絲綢面料,其實是化纖的滌綸布,好看又結實。
然后對著家里的八仙桌子,一通狂拍,把影像輸入智腦中,讓智腦改裝花轎,還得預訂花轎的頂棚和外罩。為了保暖起見,花轎的里層包上厚厚的毛氈,外面用大紅的加厚金絲絨。
韓屯村就有木工組,只要設計好,改裝花轎也容易。轎桿得現做,再漆成大紅色。
用花轎娶親新郎得騎馬,韓屯村沒喂馬,石廟村有喂馬的。可他們喂馬是拉腳用的,從來沒馱過人,根本就沒配馬鞍。
雖然好多年沒用花轎娶過親了,可村里的老人,對用花轎娶親的儀式,可是門清。看桂萍和四栓悠悠三人,商量著結婚坐花轎,“老騾子”和韓道偉的母親,主動給她們當參謀。
她倆商量著,給蘭芝和紅英倆人,做了兩套唐裝。成套的唐裝,比韓屯村平時做的唐裝襖,多了一幅羅裙。桂萍結婚的時候,這倆兒女雙全的全和人,是跟轎的喜婆子。
要是只是桂萍自己,二爺和二奶兩個,估計得反對,倆人都是安穩的性子,肯定不會贊成桂萍如此出風頭。可看到兒媳婦趙萍態度挺積極,兩位老人只好同意了。
老首長聽說桂萍結婚用花轎,非常的支持,他老人家說了:“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就得高高興興的,咋熱鬧咋辦。”
大衛個洋鬼子,更是高興,以前他來韓屯過年,外出趕集碰到結婚的,都是攆著人家錄像。
這次聽說桂萍坐花轎結婚,他特別的興奮,整天舉著錄像機,往二奶家里跑,二奶給桂萍套被子,他不僅錄像還跟在后面緊打聽。就連十床織錦緞的被面,每床的花樣的寓意,他都打聽的清清楚楚。
木工組改花轎,他全程跟進。就連蘭芝她們做的轎夫衣服,大衛都先穿上試了試。
韓屯村的木工組,半天的工夫就把桂萍家的八仙桌,給改造成了花轎。大紅的金絲絨罩面,上面和四角,都系著金色的花朵,喜慶中透著富貴。
看著這花轎,可把景芝他們給饞壞了,都后悔的說:“咱們結婚的時候,咋沒想起來坐花轎啊,一輩子的大事,就簡單的拜了個天地,可真是虧死了。”
不過馬鞍可犯了難,還是老首長給臨水軍區打電話,暫借了一套,外面再用大紅的金絲絨罩上,花轎和馬匹就齊活了。
悠悠不僅給桂萍準備了一套嫁衣,還給新郎準備了狀元服,騎馬坐轎得有相配的衣服。
臘月二十八日,韓屯村所有的工廠都放假了。晚上,村里召開村民大會,公布一年來的收支情況。
八五年是韓屯村經濟大擴張的一年,全年投資近九千萬。新進了十條方便面生產線,八條面條生產線和兩條大型的面粉生產線,購進了七十輛解放牌貨車,新建溫室大棚七十個。
新建廠房三萬平方,職工宿舍四萬七千平方,建成兩室一廳的樓房508套,一室一廳的樓房120套。
招收工人六百余人,其中退伍兵420人,他們的家屬80人,附近村莊的工人100名,加上以前村里招收的工人,韓屯村總計招收工人910名,是韓屯村人口的三倍。
加上捐獻給縣一中的五百萬,韓屯村八五年支出9350萬元。
支出多收入也高,和去年相比幾乎翻番了。全年收入29485萬元,除去五千萬元的利稅和兩千萬元的超支,年底節余22435萬元。
去年韓志明娶了媳婦,可他本人參加了工作,不再參加村里的分配。韓屯村全年沒有孩子出生,所以全村的人口還是298人。
按照原來的慣例,村里的收入是集體留一半,村民分配一半,人均分配高達37.6萬元。
八四年人均分配24.1萬元,兩年的分配加一起,村里所有的人家,都成了百萬元戶。
村里人口最少的戶是兩口人,僅這兩年的分配,就是一百二十多萬元。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