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重生之小康農家小說>重生之小康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重生之小康農家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重生之小康農家-第十三章 有了幫手
更新時間:2019-03-26  作者: 有只胖貓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重生之小康農家 | 有只胖貓 | 有只胖貓 | 重生之小康農家 
正文如下:
呂嬌嬌起了個大早,圈里的雞打著盹,天還灰蒙蒙的。

她將手指伸進冰涼的水里,借著朦朧的光線觀察泡了一晚上的大豆,昨晚躺在床上仔細回憶了朋友家豆腐的制作過程,從頭到尾一點不落的想了又想。

大豆浸泡的時間要掌握好,不能過長,否則失去漿頭,做不成豆腐,因此她一大早就起來了。

將大豆瀝出來放在盆里,想著王嬸家只怕是還沒起床,自己也不好去打擾。

打算先將石膏焙燒,石膏放進火中焙燒,這是一個關鍵工序,石膏的焙燒程度一定要掌握好,差不多的時候用錘子輕輕敲碎石膏,看到剛燒過心即可。

石膏燒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僅做不成豆腐,豆漿還有臭雞屎味。

畢竟是第一次做,呂嬌嬌心里還是有點緊張,每做一步心里都要思考小半天。

等她燒好石膏,已經遠遠的聽見村子里的雞鳴聲。

廚房的木頭門被推開,高氏穿著靛藍色的衣衫,挺著大肚子走了進來。

“嬌嬌,你咋起得這么早?”高氏也沒想到廚房里有人,嚇了一跳。

“心里惦記著,睡不著就干脆起來看看。”呂嬌嬌一邊忙活著一邊說。

“你這是干啥啊,家里又不缺這口吃的,你爹還能養得了家里,就是你爹養不了,嬸娘這還有嫁妝,哪里要你做這些事。”高氏見她穿得整整齊齊的在廚房里忙活,心疼的握住她的手,發現手指尖冰涼,眼圈一下子就紅了。

“我知道家里短不了吃的,可是小毛他們倆過段時間要去學堂,束脩、筆墨是一大筆錢,進學堂得給他倆購置新衣吧,免得叫人瞧不起,家里一下子就緊張起來了。”

“還有這個以后也多的是花錢的地,就算現在都能負擔得起,退一萬步說,我不得給自己攢點嫁妝,不得給兩個弟弟攢點娶媳婦的錢啊,這錢,是永遠不夠的。”呂嬌嬌笑著拍了拍高氏的肚子。

高氏輕嘆了一口氣,“可是我這心里怎么這么不得勁呢,你現在聽話懂事,嬸娘心里欣慰著,可嬸娘一想起你才這么點年紀就替家里著想,又覺得難受。”

“難受啥呀,這村子里除了有錢的那幾家,哪家孩子不是從小吃苦的,我呀,算得上是糖罐里長大的了。”呂嬌嬌安慰著。

高氏嘆了口氣也沒再說話,幫著呂嬌嬌忙活完之后又做起早飯,呂嬌嬌則去把兩個小蘿卜頭叫醒。

把昨晚上的剩飯熱了,將就著吃完,發現王嬸家的院門已經打開,王嬸的幾個孩子在院子里忙活著喂牲口,呂嬌嬌抬著一盆大豆就往他家走。

“嬌嬌來了,有福,快幫嬌嬌拿著。”王嬸熱情的招呼她,昨天發現嬌嬌確實是懂事聽話,嘴甜還做得一手好菜,叫她喜歡得不行。

王嬸總共有三個兒子,王有福是王嬸家的二兒子。

王有福今年十四,穿了一身醬色的粗布衣衫,濃眉大眼,看上去很有精神。

“有福哥。”呂嬌嬌笑著喊道。

王有福黝黑的臉上浮上一抹暗紅,幸虧人長得黑,沒人注意。

昨日王嬸回來就提過呂嬌嬌借石磨子的事,王有福從呂嬌嬌手里接過盆就抬在石磨子上,吃了水的大豆重量不輕,這也就幾步路的路程,呂嬌嬌抬過來胳膊都有些發酸,王有福卻輕輕松松的。

“有福哥,你力氣好大。”呂嬌嬌上下打量著王有福,豆腐花她自己能搞定,可豆腐干則須將豆腐花舀進木托盆里,用布包好,蓋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頭,壓盡水分,才能成豆腐干。

她還想著自己一個人怕是力不從心,眼前就來了個幫手。

“啥力氣大,這是地里的活做多了。”王有福垂著頭,不好意思的撓撓腦袋,悄悄用余光打量今天的呂嬌嬌。

十三四歲的年紀,沒了往常的高傲嬌氣,穿著一身方便干活的藕色衣裳,鵝蛋臉上笑起來有兩個小小的梨渦,微顯靦腆,膚色白皙,柳葉眉下的雙目靈動,容貌秀麗,見王有福在打量她,回以大方一笑,王有福覺得自己的臉燒得厲害。

“嬌嬌來家里了?”王嬸的丈夫王大祥扛著鋤頭從屋里出來,打破了王有福的尷尬,旁邊站著個身著青衫的半大小子,是三兒子王有名。

“叔,這么大早就下地啊?”呂嬌嬌問道。

“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這段時間正是地里忙的時候,我這起得還算晚的了。”王大祥換上門口的草鞋,接過王嬸遞過來的窩窩頭啃了兩口。

“嬌嬌,過來吃點。”王嬸招呼著。

“我在家就吃了,嬸娘你們快忙去吧,我自個來就行。”

開春正是土里最忙的時候,大人小孩都要下地忙活,也就是呂嬌嬌家里沒地才閑下來,王嬸也就不耽誤,“那行,我叫有才在家幫你,那驢子倔,沒人在家你使不動它。”

有才是王嬸的大兒子,懷他的時候正是荒年,村里人樹皮草根什么都吃,早產生了大兒子,本以為養不活,沒想到雖然一路大病小病不斷,還是安安穩穩的長到快十七歲,王嬸心疼他,又念著他的身體怕是干不了莊稼地里的活,送去學字兒,沒想到他肯下苦功,得了先生青眼,為他做保,參加明年的童生試,現在沒見著他人,估計又是在屋里刻苦讀書。

“這可不行,我可不敢耽誤有才哥讀書,我自個來就行。”呂嬌嬌連忙擺手拒絕。

王大祥三兩口就把窩窩頭解決了,咕嚕咕嚕喝了一大口水,對著呂嬌嬌說,“那就讓有福在家里幫你吧,豆腐我也知道,你一個人搞不了,有才那力氣還不如你,也幫不上啥忙,家里有牛,地里的活忙得過來。”

王嬸也跟著打趣道,“也是,有才那細胳膊細腿的,就讓有福幫著你吧,到時候做出了豆腐記得往我家送就行了。”

王嬸一家敦厚樸實,毫不在意“呂嬌嬌”以前的所作所為,想起現代的各種明爭暗斗,人情冷漠,呂嬌嬌越來越喜歡這個民風淳樸,生活悠閑的鄉村。

“嬸娘都這樣說了,我就不客氣了,到時候做出來,第一個送您家里。”呂嬌嬌說道。

王嬸幾人說說笑笑的吆喝著耕牛往地里去,院子里只有驢子拉磨子的聲音。

王有福不是話多的人,呂嬌嬌忙著也沒時間聊天,只見她一邊加水一邊抓起大豆,石磨子不停的轉動下,大豆磨成生豆漿。接著用特制的布袋將磨出的漿液裝好,收好袋口,用力擠壓,將豆漿榨出布袋。一般榨漿可以榨兩次,在榨完第一次后將袋口打開,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

榨漿后剩下的豆腐渣,呂嬌嬌讓有福留下來喂豬,說是上好的豬飼料。

兩家隔得近,再加上有了王有福這個幫手,呂嬌嬌的速度明顯快了不少。

在廚房里燒起大鍋,有福將生豆漿倒進去,加了柴用大火煮著,把榨出的生漿倒入鍋內煮沸,邊煮邊撇去面上的泡沫,同時還要控制火候,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漿沸后溢出。

豆漿煮的溫度和時間都影響豆漿質量,呂嬌嬌隨時要注意鍋里的動向和指揮有福加添柴火,沒一會,汗水就浸濕光潔的額頭。

呂嬌嬌把燒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調成石膏漿,沖入剛從鍋內舀出的豆漿里、用勺子輕輕攪勻,數分鐘后,豆漿凝結成一塊塊潔白的豆腐花。

用盆舀了一半放在一邊蓋上蓋子,呂嬌嬌打算用來做豆腐腦,剩下的水豆腐和豆腐干各做一半。

豆腐花凝結一刻鐘左右,呂嬌嬌用勺子輕輕舀進已鋪好包布的木托盆里,盛滿后,用包布將豆腐花包起,有福蓋上木板,抬了幾塊石頭壓上去,大概一刻鐘左右,即成水豆腐。

將剩下的豆腐花舀進木托盆里,用布包好,蓋上木板,有福又搬了幾塊更重的石頭,把豆腐花里的水分全部壓盡,即成豆腐干。

呂嬌嬌心里沒底,幾乎是隔半刻鐘就要去廚房看看。

高氏也攔不住她,就招呼著王有福在院子里坐下。

呂嬌嬌打開蓋子,估摸著豆腐腦定型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兩種豆腐還需要一點時間,干脆就先把豆腐腦弄好。

將昨天剔肉之后剩下的大骨頭綽水后放入鍋中加水燒開,用木勺打去浮沫,在鍋上燉起來,肉香味飄蕩在小小的院子里,引誘得兩個小蘿卜頭直往廚房里竄。

湯頭和豆腐還要一個時辰左右,呂嬌嬌再心急也只能在院子里等著。

有福見她等得心急,就和她聊了起來,“嬌嬌,你做的豆腐咋和其他人的不一樣?我瞅著白嫩嫩的,家里做的豆腐都是黃的。”

“因為你們點漿用的都是生石膏,可是我用的是燒過的熟石膏,所以做出來的豆腐顏色和口感都不一樣。”呂嬌嬌知道他的用意,因此也坐下來,慢慢說道。

“原來是這樣,哎,那你不是把你的秘方都告訴我了嗎?”王有福一下子站了起來,暗自懊惱自己的多嘴。

呂嬌嬌抿著嘴笑了起來,腦袋里裝了許多美食的她完全不在意一個豆腐的配方,更何況,若是豆腐開始銷售,總有人會摸索出來的,她完全沒必要藏著掖著。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