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釵就不信了,憑她家里是保甲府,憑她帶進來的銀子,還不能讓繡學的人向著她!
被她這樣瞪著,許三春撇了撇嘴,道:“敢問王繡娘一句,你下午有沒有吃?”她中午發脾氣把錦絨趕走,自己就不信,她下午還撐得住餓不吃。
若是當真沒吃,這會兒又哪里來的力氣撒野。
王麗釵一愣,“你管我吃不吃!”
“那就是吃了?”許三春語重心長吟誦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你所吃的飯菜,一粒米一片肉,都是百姓們辛苦勞動所得,你有什么資格,看不起這些你吃下肚子的飯菜?”
她這突如其來的一首詩,聽呆了眾人。
詩意淺顯易懂,說的是農民耕種的不易。在場繡娘大多都是農戶家女兒,聽在耳中格外有感觸。原先羨慕王麗釵的人,在心底為之前的行為覺得羞愧。
“好詩!”溫芷頤帶著人從一旁的竹林轉過來,出現在眾人面前。看著許三春問道:“這詩,是你作的?”
許三春暗道壞了,方才一時嘴快,念了出來這首在她來的那個世界家喻戶曉的詩。看起來,在這里,這首詩還未誕生。
“許三春見過才娘。”她施禮后道:“這首詩我也不知道在哪里聽來,覺得很有道理便記了下來。”
本就不是自己所做,她便找個借口掩飾過去。
才娘點點頭并沒有懷疑,如果真是許三春所作,這樣的好事她沒有必要不承認。問道:“確是好詩。知道是何人所做嗎?”
許三春搖搖頭,“請恕三春不知。”
揭過這個話題,溫芷頤在眾人面前站定,道:“你們第一天來繡學,今晚就好好休息。明日卯時起,用完早飯后卯時兩刻到正殿集合。”
眾繡娘紛紛應了。
溫芷頤的目光移向王麗釵,緩緩吩咐田嬤嬤道:“既然她不想吃繡學提供的食物,從明日起就不再準備她那一份。”
王麗釵喜出望外,道:“那我明天就送信給我娘,讓她給我送飯來。”
許三春在心底一笑,這個王麗釵該怎么說她好呢?好傻好天真。
果然,溫芷頤連看都沒看她一眼,道:“為了大家的安全,繡學里不允許吃外來食物。”在繡學眾多的規矩中,確實有這么一條。
“啊?”
王麗釵長大口愣在原地。
不允許吃外來食物,這是什么意思?
許三春知道她沒反應過來,好心替她解釋,“就是你沒有飯吃的意思。”聽見她這等解釋,錦絨垂下頭低低笑了起來,就連溫芷頤的唇邊都勾起了一絲笑意。
“好了,這都散了。”溫芷頤說完了話,田嬤嬤拍拍手,將眾人解散。
繡娘們都回到自己的房里,也有今日剛剛結識的湊在一起說話。時辰還早,離安歇還有一個多時辰。
只有王麗釵愣在原地,看著溫芷頤離去的背影,忙追了上去。
“才娘!我……”
“怎么了?”溫芷頤腳步不停。
王麗釵咬咬牙,道:“是我錯了,我不該嫌棄繡學的飯菜。”開什么玩笑,中午那一頓她沒吃就已經餓得不行,從明天開始就沒有飯吃,那她怎么活得出來?
到了此時,她總算是明白過來,這里是繡學,不是在王家。
“我倒覺得你沒錯,總不能勉強你吃。”溫芷頤搖搖頭,道:“我們繡學從來不做勉強人的事情。”
“沒,沒有勉強!”王麗釵大聲道:“我覺得很好吃!”為了吃飯,她也顧不得那些自尊了。
溫芷頤看著她沒有說話,一旁的于紅菱勸道:“才娘,我瞧著,她就是被慣壞的小姑娘。一時做錯了事,您就大人有大量,放她一馬。”
“既然是做錯事,那就該受罰。”溫芷頤沉吟片刻道:“罰你兩日的飯菜,從第三日起讓田嬤嬤給你準備。”
兩日?
那不得餓壞了。
王麗釵沒想到,自己認了錯,還被懲罰。
于紅菱喝道:“還不快謝過才娘!”才進來第一日,就公然挑戰繡學的規則,只罰她兩日溫芷頤已是手下留情。
民間懼怕織錦府不是沒有道理的,她們這些繡娘走出去受人尊敬,在繡學里就要守繡學的規矩。
被她一喝,王麗釵一個激靈,忙道:“謝過才娘!”
看著眾人離去,她心里暗暗叫苦。這到底是個什么鬼地方,不許帶丫鬟、不許自己帶飯菜,說錯話還要被懲罰。
這,和自己一心憧憬的繡學,差得也太遠了吧!
且不提她如何懊惱,日子總是一樣的過。
第二日天色才剛蒙蒙亮,丙舍中的眾人便起床洗漱。兩個小丫鬟抬著食盒,錦絨挨著每間屋子發放早飯,每人一盒。
許三春住在頭一間,領到得最早。她打開一看,里面一個肉包子一個饅頭,還有一碗黃燦燦的小米粥。
用罷早飯,錦絨引著她們來到大殿。
這里許三春來過,正是供奉暗月娘娘的地方。
溫芷頤主持了儀式,帶領著眾人向暗月娘娘上香。許三春站在丙舍這批繡娘后面,偷眼朝前面看去,溫芷頤在最前面領頭,第二排她見到好幾個熟悉的身影,都是在繡娘試時見過的。
想來,這些都是嵩烈四十二年的繡娘。
許三春跟著眾人一起祈福,心里卻止不住地想著,這里只見到兩批繡娘,那再上一批的呢?她們又去了哪里,怎么一個都沒見著。
算算年紀,那一批的繡娘至少都二十八歲了。
上完香,溫芷頤領著眾人到了“聞慧閣”里,道:“這里,就是你們往后每日上課的地方。在繡學,每旬休沐一日,每月初五發放月例,每月一兩銀。”
一兩銀?
這句話,驚得眾人長大了嘴巴,忍不住交頭接耳起來。
在這里不愁吃喝,這一兩銀便是純收入。這樣算下來,十二個月就能拿到十二兩銀子,這可比她們一大家子在地里辛辛苦苦一年,得來的還要多的多。
普通農戶家里,何曾見過十多兩銀子?平日里使用的都是大錢。
看著眾人的反應,溫芷頤滿意地點點頭。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