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依王曙的性子,縱使有趙禎的關照,在朝堂上回話他還是不愿坐著。不過就在他走這一路的空檔,他疲憊的眼睛已不聲不響掃過站在階下的每個人,匹然驚覺不曉得從何時起,這個只許四品以上官員入內的大殿,無聲更迭了很多他叫不上名字的新面孔。
所以他選擇坐下,撐著扶手慢慢坐下,坐得穩穩當當,他要擋在趙禎的前頭,不能叫人撼動他的位置。
方才趙禎問了話,現在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望向他。畢竟他參假一個多月來,一直安安靜靜在臣堆兒里扎著,從不主動上奏,因此大伙猜他要說的想必是件大事。“陛下。”他開口了,聲音低沉穩重,“臣今早在宣德樓外列班,隱約聽說京東路轉運使①王彬打算從河北路借五萬石米麥,以紓困京東路的災民,卻被轉運使陳貫攔下。”
王曙只提了這么一句就打住,語氣不似上諫,反而像要彈劾誰一般。
“陳貫不是今年初才向朕請命,打算疏通四水(徐、鮑、曹、易),興墾屯田?”趙禎十分不解,皺著眉問,“利州路鬧饑荒那陣子,他還動用自己的俸祿賑災,逼富賈按人頭領糧食,其余的全發派給饑民,怎的到河北路就不肯了。”
王曙搖搖頭,繼續道:“王大人原本打算借白米,租借之數三年歸還,但被陳大人擅自改作小豆。”
“可知為何?”
“想是饑民就賤,陳大人以為將小豆賣給京東足矣。”
群臣之中,參知政事宋綬聽得莫名其妙,他摸不透王曙的用意,更摸不透趙禎的回答,遂望向身邊的范諷,偷偷問:“范大人,今早列班,我與王大人站得最近,怎的對入糴、遏糴的情形都無所知?”
范諷明白宋綬的語意是‘王曙是編的,趙禎也是編的’,他卻假裝沒太懂,壓著嗓子輕咳一聲,喃喃道:“王彬稍欠斟酌啊,河北京東二路一向是‘災豐相連’,不似江南淮南兩浙幾路常常‘此災彼豐’,京東都旱到這等地步,河北能收多少糧食?”
果然趙禎也想知道:“陳貫既能出借小豆給王彬,那河北路今歲究竟歉收與否?”
“接連遼國的地方倒是有些雨水,聽聞僅雄州一地便可借出米麥兩萬石。”
趙禎疑道:“即如此,‘調有余之糧,緩貧鄰之饑’本是常事,何故把持白米不放,只給小豆?”
“勢必有人為求暴利而閉糶(屯糧不賣,待價而沽,像勻婉的從伯),據傳陳大人此前通河墾地教百姓種水田已開罪他們,若為此當地巨商大姓把持著米麥不給,并不出奇。且河北路乃邊要重地,轉運使幾乎年年更換,勢力無法像別處一般扎根,手腳施展不開也是有的。”
“一群好利之徒,只會發盜糧之財!”趙禎向后一靠,撫住寶座左邊的珠穗龍頭,略帶憤怒的目光從王曙這里收回來,轉到階下大臣身上,“王曙奏報的事,誰提個應對之策?”頓了頓又道:“天下錢糧都經三司之手,不如三司說說看。”
范諷聞言,立時瞟了一眼四周,見同樣權三司的蔡齊不在,無奈只得出班作答。“王大人所奏之事——”他想回“尚不知真假”,但方才宋綬已明明白白告訴了他其中蹊蹺,他惟有吞下去后邊的話,硬著頭皮順著王曙的奏報給了句,“是河北路允了小豆,那就先把這一批送到京東解了危機,再從江淮運米補充,應該為時未晚。”
話音才落,卻聽一人在殿外大喊:“陛下,此舉有違祖宗之法!”
趙禎命那人進前,原來是范仲淹,遂問:“且說何處違背?”
“陛下。”范仲淹豎立叉手道,“祖宗時,朝廷極少從江淮運米,但仍能養六軍,取天下。可近幾年各路轉運使動輒向江淮借糧,而江淮雖富,一年至多不過六百萬石。尤其今年六月,整個東南收成都不好,各處有各處艱難。與其再令江淮出糧,何不下裁造務、造作所、文思院、糧科院,恢復祖宗年間的用度,就知江淮等地根本供不起今日之奢靡。”
趙禎瞅著他,似笑非笑的說:“借糧亦非朕本意,但你提到祖宗,朕倒記起乾德四年(966),太祖曾下詔‘三司使或有行遣未當,轉運使應直具利害聞奏’,眼下有轉運使行遣未當...范諷,你權三司使沒有別的對策?”
“若實情依王大人所言,則錯不在陳大人。”范諷想了想,補充道,“或該由朝廷出面,禁了河北路那些富賈的遏糴之舉?”
此言一出,站在宋綬旁邊同為參知政事的王隨便虛著嗓子悄悄說:“這就對了,做臺諫的要彈劾誰,最后得伏望陛下給個說法,王曙一開始就透了半截子話,根本不打算治陳貫的罪。”宋綬微微頷首,示意聽見了。
“下官以為,禁不禁,不可輕易論斷。”范仲淹反駁道,“需得立即遣使者巡行,視情形而判。”
范諷對這個處處針對自己的七品小官極為不滿,斜眼瞪著他說:“河北路接連北朝,為我國北門,向來派出那里的轉運使都是由陛下欽定,并準許其乘驛入京(有問題能離開河北直接面圣),為的,就是方便其傾力對付當地悍將強臣不服者。有如此權柄在手都不能壓制富賈,你以為派誰去能令他們聽命?”
范仲淹未及答復,王曙忽然道:“老夫有一辦法,或許可行。”
范諷一愣,神色飄忽,不曉得望了誰一眼,然后便鎮定下來,沖王曙道:“還請故老賜教。”
王曙順著他前一刻的目光看去,然后看向趙禎,緩緩道:“陛下,我朝十五路轉運使,專掌錢谷,不管兵戎。盡管河北路與他處不同,轉運使稍理兵權,但其所涉軍務多為邊境軍儲,難免管不動鄉紳惡霸。臣以為,重設提點刑獄,參用賢明廉干不生事者擔任,不失為一計。”
“怎樣是賢明廉干不生事者?”
“武臣,不以武臣不能壓豪紳。”王曙道,“壓住豪紳,才不生事。”
趙禎笑了笑,原來王曙的意思是“我賢明廉干,你不能生事”。于是他點點頭,應說:“如能速決,確實可行。”
這下眾人終于搞明白,演了半天,竟是為重設提點刑獄鋪路。
正瞧著趙禎就要與李迪商議詔書,大殿中突然又冒出一聲:“陛下,臣尚有疑慮!”
①宋太宗至道年間將北宋分為十五路(如文中京東路,河北路),轉運使為路級最高行政長官。
請記住本書域名:。全本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xxqb5200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