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辛夷傳小說>辛夷傳最新章節列表 >辛夷傳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辛夷傳-第二百三十一回 提往事悉聞太子經 白溝河尼庵結妙緣
更新時間:2020-04-10  作者: 殷家了了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宮闈宅斗 | 辛夷傳 | 女強 | 殺伐果斷 | 權謀 | 正劇 | 皇后 | 殷家了了 | 辛夷傳 
正文如下:
坤寧殿,妃子們到的很齊,一個不落,即便馥芝再不情愿,亦是踩在顥蓁入殿的前一刻邁進門。

沈氏是太妃,自不用到場,但她沒閑著,撂下自己二十年如一日的早課,反而只身來到相隔不遠的慈壽殿里。

這邊的光景相較之下慘淡的多,殿里的女史內侍一個個都面如死灰,呆呆的望天望地,好像聾子瞎子般聽不見看不見,不知是才有人發過火,抑或昨天的余威未消。沈氏亦沒料到宮里的人這么害怕顥蓁,說不讓來,還真不敢露半個影子。

錦瑟通報完,楊太后走出,發現沈氏已在昨天鳳榻旁邊的位置上坐下。她沒說什么,自己也坐好,兩個人誰都不開口,安安靜靜的等候錦瑟點茶。

昨日突如其來的風暴,吹去了二人間流逝的時光,說話都熟悉了起來。待錦瑟將茶端到桌上,楊太后平靜的請道:“錦瑟茶筅拂弄的遠不如祖筠好,茶乳無形少韻,可惜祖筠還在修養,你將就用吧。”

“我又不為貪圖你一盞茶。”沈氏笑著喝了一口,問,“怎么樣,那宮女如何,傷得重不重?”

“不重。”楊太后挑了挑眉毛,冷冷道,“四五天下不了地罷了。”

“唉...等陣我讓慧木送些藥。”

“十二個時辰前你還在左掖門外頭呢,現在能拿出什么好藥來?”楊太后毫不留情,“皇后既不肯施舍她的名義,你更不必假惺惺。說吧,大清早的不坐禪,你難不成是遵照她的旨意前來與我講習佛經的?”

沈氏淡淡一笑,臉上寧和的很:“我已離開崇真寺,還講什么佛。”

“那你?”

沈氏取出一封信,遞給楊太后:“我是來還這個。”

太后心里有些底,默默打開,果真是昨天那封信的另一半。她將內容拼湊一下:

“待離去,忽聞經文聲,所用非中原語,不甚聽懂。但我在劍浦時,鄉間姑婆、聽者、愚民曾為一明教之人建設屋宇,號為齋堂,日夜吟誦教義。問之,姑婆曰《太子下生經》,縱有惡行,誠心悔過,仍可保平安。在宮中竟有人念此經文,我心中甚疑,亟待告知于你。惟怕招引口刃閑言,雖相隔百步,卻不易相見。然昨夜之事,難掩深中疑心也,不知何日方可面議。”

這信顯然還少一部分,僅從得到的片段看,是陳琳在離開楊太后的某夜寫下的。

楊太后不做聲,心中滿是疑惑:“這信到底怎么到的沈氏手里?沒有標注日子,究竟是哪天?那個在宮里念所謂《太子下生經》的是誰,是不是在我閣里聽見的?他為何不當面說與我知,偏偏要留下字跡?為何之后再見他,他卻不曾提過?”

她兀地意識到,原以為是她與陳琳私通的證據,不想卻似乎與當年致使陳琳四兄弟被下放蠶室,宮中的吃菜事魔一案有關。

只是過去恁多年,無端端挑起這件往事作甚?

楊太后給錦瑟使了個眼色,錦瑟退下了。偌大的房間里,僅留下兩位先皇妃。

“沒外人了。”她說,“你有什么話都掏出來吧,藏著掖著二十年,越是害人的心思,日子久了越辛苦。”

沈氏對著地面搖搖頭:“我真有意加害于你,早交給先皇后啦,別忘了,當年朝臣們爭先推舉我為圣人,她可視我為眼中釘呢。我若賣個人情討好她,興許還不至于落得逃離皇城的下場。”

“但你今日回宮,卻是準備討好現皇后。”

“噯,這更是無稽之談。”沈氏急忙打斷她,“分明是她下旨命我回宮的,我好歹在外頭是打著祥瑞的名號在做尼師,二十年來飽衣暖食,根本樂得在外清閑。且昨夜她遣人到姒徽殿知會我,打算初八浴佛節封我為昭容,我費盡心思連個一品妃號都不給,好處拿得也太少了。”

倘是真的,這個結果確實出乎楊太后的意料——讓一個二品充媛住進姒徽殿和她慈壽殿平起平坐,顥蓁不是干不出這等惡心人的事,但為惡心人大費周章把沈氏接入宮,又不像。她表情看不出絲毫變化的說:“這不是那不是,你和我猜燈謎?”

沈氏微笑道:“是你把人想的太壞,你怎么不想,我不給先皇后這封信,是為了保你?”

“保我?保我你不把信燒掉,反而左一刀右一刀裁的稀碎拿給我?”

“留下是為了保你,裁開則是為了保我自己。”

楊太后嘴角斜了斜,滿臉寫著“少來這套”四個字,不耐煩的說:“任憑你保誰,特意翻出些陳坑爛谷的往事,有何目的,不妨直言。”

“別急啊。”沈氏歪頭看向自己的茶盞,慢條斯理的說,“不如我講個外頭的野戲給你,全當替你解悶?”接著不管楊太后答不答應,她就自顧自的講起來:

“姐姐甚少出宮,可知含輝門(新曹門)外有條河?河溝不長不短,延綿百里。因水色湛潔,當地人取名白溝河。白溝河源頭無山,只能靠四方積水,既然靠的是積水,那興許河面是表面漂亮,只要攪一攪,下面都是爛泥。

“河東邊有個了緣庵,香火不盛不稀,日日都有女眷前往,若有男客去,便讓幾位老尼接待。除去老尼,庵里還住著不少避世小尼,大的十八九,小的十五六,正是風流年紀,各個還都懷六七分顏色。有些登徒子喜其嬌俏,不理老尼驅趕,在外徘徊,順道給尼庵改了個名字,叫妙緣庵。

“河西邊有一家莊院姓馬,人丁不多不少,最小一輩有十位少年。其中一位,生的朱唇皓齒,模樣俊俏勝過女子,日日在外廝混,也染得一身惡習。一日,老尼過河去布化米糧,開門的正是這位后生,后生將老尼請進偏院,掏出一袋銀子對她說:‘我家米多糧多,惟獨美人不多,我知你庵里卻是米少糧少,惟獨美人不少,不如我贈你錢帛,你還我夭娜。’

“老尼嘴上搪塞,手卻把袋子揣到懷里,告訴他:‘你等下穿成賣鹽的隨我回庵,我開后院門放你進來,只要你舍得一頭青絲,剃光扮作女尼,就能久住庵里。’后生聽從吩咐,果然沒有敗露,自此便日夜與女尼尋歡,恨不得幾團肉化做一團。

“過了幾天,后生又想起俗世樂趣,遂外出與親朋相約。外人見他沒了頭發,一問才曉得了緣庵做著此等勾當,難免生了臟念。后生一想,滿是尼師卻只得他一個男子,委實不堪消受,就答應下來,用舊法子把密友都帶到庵中。

請記住本書域名:。小說中文網手機版閱讀網址:.xszww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