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兒子家確實豪華,三層樓新農村小洋樓,只是家具略欠缺一些。
林夕了解到,楊鐵林的大兒子是當年村上的大學生,現在在國企上班。
大兒子的出人頭地也帶動了二兒子和小兒子,最后三個兄弟就在外抱團打拼。
想到這里,林夕又想到了馬建英家的兩個兒子……。
經過幾年打拼,也都賺了錢,分別回來修了大房子,可老人卻沒人養了。
面對兒子們留下的固定資產,老人就充當起了看守的職責。
楊鐵林帶著顫抖的手將大門打開,所有家具布滿灰層,很久沒人住了。
據楊鐵林講,他隔幾天就是這家看看那家看看,主要怕賊把鎖撬了。
有一句話很貼切:父母的家永遠是兒女的家,可兒女的家未必是父母的家。
楊鐵林就是一個典型例子,留守老人成守房老人和帶娃老人的比比皆是。
其實,楊鐵林老人每月的收入不菲,三個兒子每年都要打錢回來。
可扶貧是按戶頭,楊鐵林是單戶,而且規定上也沒明確兒女給的錢算是收入。
所以按照他的標準,那就是一個貧困戶。
越深入了解林夕心就越痛,這純屬是兒女甩挑子,怕麻煩,不想負擔其贍養義務罷了,以前有,現在也有,只是甩的對象不同了而已。
以前甩挑子是這兒子甩給另外一個兒子,然后相互間掐架,現在甩法得到了創新,是幾個兒子合起伙來甩給政府,甩給村上,讓村干部來當監護人。
很多人都不信,但要真盡到了贍養義務,何來留守老人一說?
想到這里,林夕再一次想到了村主任陳兵曾經說的農村實際情況。
這就是貧困農村的實際情況,是辦公室的專家學者們了解不到的,因為有的人號稱農村專家,卻一生都沒來過這樣貧困的農村……。
楊鐵林確實沒有什么收入,按照他自己的能力,每月能有三百就不錯了。
臨走時,楊鐵林家的土狗硬是跑了三里地追咬林夕。
看看手機,時間已經是下午四點多,還有幾個小時就天黑了。
走訪三戶,還真就要一天的時間,這也在林夕的意料之中,畢竟之前隨陳主任他們也動員過,三天才動員完一個隊。
最后一戶貧困戶叫趙雙全……。
趙雙全家里有五口人,他自己近五十歲,并患有多種疾病,屬因病致貧。
老家只有老兩口,兒子和兒媳在外打工。
趙雙全的家在一條公路邊,出行條件相對較好。
由于趙雙全和他老婆董貴芬到村部開過兩次會議,所以林夕遠遠的就認出了在魚塘邊挖地種菜的董貴芬。
“董大娘,趙叔在家嗎?”
“喲,你,你就是,那個大大學生……”董貴芬似乎早已把林夕忘記了。
林夕趕忙笑著補充道:“我是駐村第一書記林夕,這么快就忘啦。”
“哦,不好意思,我忘記了,咋了,有好事?”董貴芬有些激動。
林夕:“我現在掛包你們家,今天過來走訪一下,先了解情況。”
“哦,那,那屋里坐,屋里坐!”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