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家門里今年又是一個寒冬之年,.
祝九出嫁去禹城也不過短短三個月不到,如今回門來,已是過了二月初十。
得知今兒個人回門來,祝林氏讓人備好了酒菜。
這會兒祝王氏人也到了門口等著,瞧著馬車到了,六姑姑連忙去馬車跟前候著,“姑娘回來了。”
祝九下了馬車,人瞧著清減了不少。
想必也是這一路上舟車勞頓所致,就著六姑姑的手下了馬車,瞧見祝林氏和祝王氏都在門口,上前去見了禮,“九兒見過主母夫人和母親。”
“快別多禮了,外邊冷人的很,進屋去罷。”祝王氏也有幾月沒見著祝九,這門里的人嫁了出去,總歸是要冷清幾分的。
西二房不如從前了,門里也越發冷清了。
祝家今年經商不濟,這一樁樁的事情傳進門里來,就連吃穿用度的花銷都縮減了許多。
進了祝家門里,祝九倒也發覺了。
幾個月前出嫁之時,門里的丫鬟婆子還眾多,今兒個回門來,這門里伺候的人倒少了許多。
祝林氏這會見著人進了門,便先行回去了院子。
祝九則是隨著祝王氏回去西二房。
得知今兒個祝九回門來,云夫人也帶著劉媽媽趕緊去了西二房等候一番,她畢竟不是母親的身份,不好去門口接人。
只得過來西二房了。
祝九隨著祝王氏一路回去院子,見著這祝家門里連起了好些變化。
路過的花園里邊連園子都封了,零零散散的幾樣花卉,也是尋常之物。
“母親這些日子可過得好,雙腿可痊愈了?”祝九這般一問,祝王氏笑了笑,“腿倒是好了起來,至于這利索不利索的,哪能像從前那般好走。”
“九兒瞧著這門里似是少了不少人,這是為何?”
不說門里人少了,就是一個個臉上都有著幾分愁容,即便是祝王氏牽起笑意,也是隱忍了幾分無奈。
這會兒說著進了門,也沒急著回了祝九問的話。
進門見著云夫人也在,祝九面上多了幾分笑意,“母親。”
云夫人聽得祝九還能進門喊一聲母親,心里頭高興的很,連忙握上了她的雙手,拉著人落座了下來,“你可是回來了,這一路上如何,可覺著顛簸勞累的厲害?”
“一路上回來的慢,路也好走不算勞累。”祝九說罷看向了金姑姑,“姑姑快去讓人將帶回來的物件都拿來。”
祝九從禹城回來,這回娘家的頭一年哪有沒禮的。
先前祝九的定親禮邵家就沒送上門,還是邵莫自個添的,如今人一回門,臉面自然不能落下。
好一會后,丫鬟婆子們將帶回來的物件都抬進了院子,這足足帶回來十幾抬的金貴。
還有禹城各式各樣的小物件,糕點,零嘴。
門里該送的一個個都是算好了的,這不,西二房和云夫人的備上送了過來。
轉眼便讓金姑姑和南林往各房送去了物件。
她這般相送,本也是為了給西二房和云夫人抬幾分臉面罷了。
三人坐在屋內閑談了一會,祝王氏這才提起了祝家門里近日里的一些發愁之事,“祝家如今節省開支,丫鬟婆子們都打發出去了許多。官不同商,朝廷下了命令。這一房門里商官要分。”
“分?”
祝九有些沒能明白,云夫人開口道,“便是要分了出去了,如今祝家門里從官的留在本家,這從商便要打發出去為旁支。”
云夫人是南三房的,南三房從商,南長房從商,整個南院幾乎都是從商。
這便是要將一院幾房都要分出去。
若是分出去了,祝家門里家業也就起了分端,而且邵家門里大多的開支都是來自從商的商路。
聽得這話,鑄就不禁感到有些訝然,朝廷此舉倒是對一些世家門里進行剝離。
到底是旁支與本家分離之后,這邊是分家了。
隨著日子一長,再親厚的關系也得淺淡了去。
也難怪眼下門里你少了那么多人。
祝王氏此番嘆息了一聲,“偌大的祝家占據錦州宅院也過大了些,這各房分出去,便只剩下半數。”
“宮里近日里傳來話,說是當今皇后提出農桑之事。這在外安置的一些宅子地契都要拆了去,各個門戶門里,拿捏的地契都不可過三戶。”
祝家門里經商,先有農桑才有商路。
倒是這農桑之事一提并非大事,不過祝家門里夫人們手里多少捏著一些鋪子。
這不說拆除不拆除的,總歸不能捏的多。
倒騰出去也就是些銀兩,這銀兩到了手里,也就沒法子再錢生錢了。
這事兒不僅僅是對祝家門里是個磨難,對許多門戶門里都是磨難。
“這何時的事兒?”
祝九在邵家時并未聽說此事,想來也是邵家門里先前便是過的節儉,即便一有何變化,她也沒多想。
“年前你出嫁不久,宮里便有了傳話。”祝王氏說著,看了祝九一眼,“你如今嫁了出去,這邵莫也是為官的。要是邵家門里也是如此,你可得好生緊著些。”
“這門里的日子一旦過得緊巴巴起來,是非便也是多了。”
邵家門里如何,祝九還尚且不得而知。
不過此番回去定是要仔細注意些了。
在主院閑談了一會,祝九便去閣院歇息,云夫人起身一同出了來,這會兒瞧著祝九身邊只有南林和金姑姑,不禁問道:“怎沒瞧著春杏那丫頭?”
這話也是隨口一問,聽云夫人提及春杏,祝九的步子頓了頓,微微垂眸,“她早先年關過后沒多久就送來回來。人沒了,我本先前還想著給她尋個好人家....”
“這....”云夫人聽了這話,也沒有繼續多問。
進了閣院門里落座了,這才問及她在邵家如何。
祝九才進邵家門里沒多久,連各房門里的人都沒記得清,要說邵家門里如何還真談論不上。
她才進門去,日子倒還算不錯,哪有進門就有磨難的。
不過邵家門里成親時的事兒她也未曾多說,人該是報喜不報憂,何況嫁了人便是自個門里的事兒,再是與娘家人親厚,有些個事兒也不可外揚。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