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八月十六。
這一天的一早,鎮國公府便是門庭若市。幾乎所有的親朋好友,這一天都收到了邀請。
客人進門之后,男子便在外院準備參加宜寧的冠禮,女眷們則都被引進了內院參加安寧的及笄禮。
因為宜寧為兄長,這一次這么辦儀式,本就是為了體現他們兄妹當以兄長為先。所以,宜寧的冠禮先行。
今日為宜寧加冠的贊者是他們的曾外祖——文國公蘇浩然。
在快到吉時的時候,一行人便往宗祠那邊移動。本來南昭帝是準備讓禮部為宜寧安排加冠儀式,并將舉行地點放在太廟。卻被明珠斷然拒絕了。開玩笑,先不說她是下嫁到衛家。就算是招駙馬,也沒有哪個公主的孩子能進太廟加冠的。就連皇子都不見得都有這樣的榮光,若真這么做了,下一代新君還不得嫉恨死宜寧了。
剛開始一聽到南昭帝的打算,嚇得明珠驚疑不定。好在后來南昭帝自己也反應過來了,也為自己的隨口一言懊惱不已。
但后來明珠還是和衛慈私下里聊了一會兒,衛慈沒有多說,只提了提禁軍軍權便閉口不言了。明珠見他心里有數,便也不多言。自家兄長和夫君都不是傻子,現在這樣剛剛好,后代的事兒還是讓后人自行解決好了。沒必要讓好好的種田文變成權謀文,是日子太消停了,想找找刺激嗎?
等一行人進了宗祠之后,那里早已擺好了一應儀式要用到的物什。
吉時還要稍等一等,不一會兒,女眷們也都到場了。一般按這個時代,男子加冠除了至親,一般都是邀請的男客。女子及笄除了至親一般都是邀請的女客。不過今日既有加冠禮,又有及笄禮,自然男客和女客都有了。好在也不是辮子朝那樣森嚴到血腥時代,大家對此也覺得十分有趣。
就在大家熱熱鬧鬧的閑聊時,「噔」一聲鐘響。吉時已到,大家紛紛噤聲。
接著又是一聲鐘響,身著常服的宜寧走到右側屏風后。不一會兒,宜寧面無表情的走了出來,別人看不出來,但從小一起長大的安寧哪里看不出來。臉色簡直黑得要滴出水來了好伐!
“噗嗤——”女眷中不知道誰帶頭笑出了聲來。就連一旁的明珠也有些忍俊不禁。
只見此時的宜寧一身童子服就算了,頭上還扎著一個小揪揪。
女眷們的低笑聲,略微破壞了這肅穆的氛圍。明珠現在大約知道,為什么行冠禮一般沒有多少女眷了。
好在明珠早有準備,做了個手勢,便有曲樂聲起。肅穆的BGM又將氛圍拉了回來。
贊者文國公蘇浩然此時,已經在祠堂正中的筵席上正坐。
左邊的衛慈今日也是一身鎮國公的大禮服,肅穆的走到了宗祠前的香案前致辭:“拙子宜寧,今日加冠,值此吉時......(此處省略一千字。)......宜寧拜謝賓朋。”身著公主宮裝的明珠稍后一步,和衛慈一起向賓客行禮
宜寧走出屏風后,先到有司秦正華身前端坐。由他為宜寧將頭發梳好。
然后一旁的正賓衛恕,手持幅巾念誦:“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然后跪下(膝蓋著席)為贊者文國公奉上巾,然后起身,回到原位。
然后宜寧正跪在文國公身前,由他親手為他帶上幅巾。然后文國公領著宜寧又一次走到旁邊的屏風后。
等他們出來時,宜寧已經換上了和幅巾搭配好的深衣。
到此一加已經完成,宜寧闊步向來賓展示一圈后。面向衛慈和明珠,行正規拜禮。這是第一次拜。這次是表示感念父母養育之恩。
不知道為什么,明珠突然有些鼻酸,莫名其妙的。
接著正賓衛恕再洗手,再復位;有司秦正華奉上帽子,正賓衛恕接過,走到宜寧面前;高聲吟頌祝辭曰:“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文國公為宜寧去幅巾。正賓衛恕為宜寧著帽,然后起身復位。
文國公幫宜寧正帽。宜寧再一次回到屏風后面,文國公取衣協助,更換與頭上帽子相配套的襕衫和腰帶的衣服。
到此二加已經完成,宜寧闊步向來賓展示一圈后。面向衛恕,行正規拜禮。這是第二次拜。這次是表示對師長和前輩的尊敬。
接著,正賓衛恕再洗手,再復位;有司奉上幞頭,正賓衛恕接過,走到宜寧面前;高聲吟頌祝辭曰:“以歲之正,以月之令,咸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
文國公為宜寧去帽。正賓衛恕跪下,為冠者著幞頭,然后起身復位。文國公幫宜寧正幞頭,又一次領著宜寧走到了屏風后。
這一次宜寧出來穿得是,一套由禮部提供的郡王級大禮服。這一次出來瞬間讓眾多女眷屏住呼吸——實在是太,太......英俊了!
一時間,就好像同步了腦電波一樣,各種小心思在女眷區中產生了不小的漩渦。
然而宜寧依然是龍章鳳姿,面目冷峻,他認真的在文國公的引領下走進了宗祠內。大家隔著一扇門,隱隱約約看著他跪在了祖宗的靈位前三跪九拜。到此,三加全部完成了。
接著,他們又一次回到筵席上,此時一應加冠的禮器都已經撤下,換上了放著酒具的幾案。
文國公向著西邊,衛恕奉上酒,宜寧轉向北,文國公接過醴酒,走到宜寧席前,面向宜寧,念祝辭曰:“甘醴惟厚,嘉薦令芳。拜受祭之,以定爾祥。承天之休,壽考不忘。”宜寧拜,接過醴酒。文國公答拜。宜寧入席,跪著把酒撒些在地上作祭酒。然后持酒象征性地沾嘴唇,再將酒置于幾上,秦正華奉上飯,宜寧接過,象征性地吃一點。宜寧拜,文國公答拜。宜寧起身離席,站到西階東面,面朝南。
然后就到了為宜寧字的時候了,就在下一流程即將開始的時候。圣旨到了。
其實明珠一早便看到胡大伴來了,只是見他站在一旁沒有說話。明珠便沒有打斷儀式,如無必要,順利完成加冠儀式當然是最重要的。
見胡大伴在這個時候宣讀圣旨,在坐觀禮的賓客便都心中有數了。果不其然,南昭帝親自為宜寧賜字了!
只聽見圣旨中念到:“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致遠甫。”這是直接將文國公下面的臺詞給搶了。
宜寧恭敬跪禮:“微臣致遠,某雖不敏,敢不夙夜祗來。”
接完旨之后,儀式也完成得差不多了。
最后宜寧跪在衛慈和明珠面前,聽了一大段的教導和祝福之后。文國公便宣布禮成了。
這么一趟折騰下來,一上午已經過了一半兒了。緊趕著,安寧的及笄禮便要開始了。
安寧的正賓是宮里的福妃娘娘,說來也是感嘆人生境遇。就是王小福這么一個不聲不響,從來沒有得過盛寵的姑娘。如今也是膝下育有兩個皇子的主宮娘娘了。因為一直和明珠交好,此次便奉了太后娘娘的懿旨,和明珠的邀請前來主持安寧的及笄禮。
其實及笄禮和加冠禮在儀式流程上都差不多,一樣是要在儀式中換三次衣裳,只是著裝不同罷了。
唯一對眾女眷來說不同的是,在安寧第三次穿出來的郡主大禮服后,贊者鎮國公太夫人將早已準備好的錦盒打開。
“嘶——”一汪海藍的波光,頓時讓在場的女眷們眼睛都紅了。
福妃娘娘果然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物,只見她面露贊賞的將,一頂由十八件飾品拼成的釵冠端正的戴在了安寧頭上。
在安寧向眾人行拜禮的時候,大家都有些法怔了。實在是太,太......太美了!冰肌玉骨,如冰雪玄女一般!
接著,就是為安寧取小字了。和宜寧一樣,安寧小字的取名權被太后占了。
前來宣紙的是已經有些老態的翡翠,她笑瞇瞇的宣讀圣旨之后,還順便指了指身后。原來太后不僅為安寧取了小字靈靜,還賜下了大把的珠寶首飾。大有讓小姑娘家隨便打扮的意思。
明珠和安寧見了,心里也是暖暖的。太后對她們娘倆真的是掏心掏肺的好。
等安寧也像宜寧一樣,聽完衛慈和明珠的教導和祝福之后。已經將近午時,幸好這是一個清朗的秋日。若是在盛夏,這樣兩場儀式,恐怕賓客們都很難堅持下來了。
不過此時結束,大家卻都在興致勃勃的開始聊了起來。
男人大多都是在勉勵宜寧,告訴他從此以后已經是個大人了,要怎樣怎樣有擔當有責任。
而女眷們呢,毫無疑問,安寧最后戴在頭上的釵冠已經吸引了她們所有人的心神。然而很可惜,自從這一天過后,安寧戴這套首飾的次數卻是少之又少。
不是不喜歡,只是首飾實在太多了,若是不輪換著戴的話,恐怕就戴不完了。若好好的,讓箱子里的其他珠寶一直蒙塵,豈不可惜?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