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往回走,皇上與她說了兩句就離開了。
她了解皇上,知道皇上不耐煩這些東西。也不去打擾他,就讓皇后好好處理。
嬤嬤過去攙扶太后的手,與太后說:“剛剛奴婢去打聽,聽到了件不可思議的事。”
“說吧。”
嬤嬤說:“奴婢剛剛去打聽,聽鐘粹宮外面的宮娥說,賢妃的死不簡單。似乎與慶王妃有關。”
“慶王妃不是死了嗎?”太后問。
嬤嬤看了看周圍,與太后說道:“慶王妃被皇上弄進宮里了。”
太后倒吸一口氣,不敢置信。“當真如此。”
“人就住在蘭軒閣。”
太后曾經聽人說過,皇上藏有一美人,外頭送進來的,藏在蘭軒閣里。
她以為只是美人,沒想到這個美人是慶王妃。
是蘇氏!
嬤嬤說道:“前不久皇上扯掉了禁軍,賢妃好奇去看看這藏起來的美人,誰知道去了一看,正是蘇氏。
賢妃好歹是妃位,見著蘇氏自然要說兩句,這就惹哭了蘇氏。”
嬤嬤停下了,見太后看她一眼,就繼續說:“過了不久,十三皇子沒了。宮里的人,都說是慶王弄的。是慶王為蘇氏出氣。”
太后越聽越害怕,越聽越生氣,“可有證據?”
“都是底下人說的,哪來的證據。”嬤嬤又說道,“這里頭,蘭軒閣那人不承認自己是慶王妃,只說是長得像的人。究竟是不是慶王妃,誰也說不準。”
“叫皇上來見哀家。”太后怒道。
小太監離開隊伍,去尋皇上去。
還沒等太后回到慈寧宮,小太監回來了,說道:“皇上進了大觀苑,里頭鬧起來了,小的傳話進去,不見有回話。”
大觀苑是皇上放舞姬、放樂師的地方,進去了自然是喝酒玩樂,想要再叫出來,怕是難了。
既然叫不來,就親自去。
太后中途換道,到大觀苑去。
賢妃死了,不能過于喜慶,得要給賢妃娘家一些面子。
皇上不讓奏樂,他帶著歌姬們劃拳喝酒脫衣服。
“皇上討厭,奴家只剩兩件了。”
“奴家不要玩這個,不如我們來玩色子。奴家贏了,脫兩件,皇上贏了,只脫一件。”
“這樣不是皇上占便宜了。脫了兩件,你還剩什么?”
“不就只剩皮囊咯。”皇上開心大笑,“環公公,上色子。”
出去拿色子的環公公,屁滾尿流地跑進屋,“皇上,皇上,太后娘娘來了。”
太后娘娘來了?
太后娘娘來了!
“去去去,都躲起來,沒事不許出聲。”
圍著皇上的歌姬一哄而散,躲進紗幔后面,躲進內屋,躲進屏風后面,膽子大的伸頭出來瞧瞧,偷瞄太后娘娘。
環公公在一堆衣服里,找出皇上的衣裳,給只剩中衣的皇上穿上。
還沒等皇上綁好腰帶,太后娘娘就到了。
“兒臣見過母后,母后怎么到這來了?”
太后打量這烏煙瘴氣的地方,看到一顆兩顆三四顆伸出來的腦袋,沒好氣地說:
“看你這副德行,賢妃剛剛死去,你就在這里享樂,你寒了多少人的心?朝中的大臣,誰還支持你?”
皇上任由環公公給他弄衣服,與太后說:“兒臣自登基起就這般,您又不是不知道。
不管兒臣如何,這大梁還是蕭家的天下。”
太后不耐煩,“你跟哀家來。”說著太后帶皇上回慈寧宮去。
一路無言,到了慈寧宮,太后坐上首,皇上在左手側坐下。
“母后叫兒臣到此來,所謂何事?”
“哀家問你,蘭軒閣那邊的究竟是誰人?”太后問。
皇上訕笑,“一個民間女子罷了,不是誰人。”
太后拍桌,“你真當世人是瞎子?”
“母后息怒,她只不過是兒臣,外出時相好的女子,不是什么人。”
“整個皇宮都知道了,她就是慶……”太后說不下去,“她是誰,你自己心里清楚。你想效仿唐太宗,你幾斤幾兩?”
“母后,慶王妃已死,與這宮里的人有何干系?沒人會承認,就沒人會相信那是慶王妃。編撰史書的根本不會寫進去,朕荒淫無道已經夠他們寫的了,沒人會知道這事。”
太后聽了這混賬話,恨不得一茶盞扔過去。
“她的來歷,朕都讓人給安排好了,她就是外臣從瀾州帶過來,獻給朕的一美人。家底厚實,家中一個哥哥,一個姐姐。雖然姓蘇,但與慶王府毫無關系。
除了個別,沒人知道她真正的來歷。”
太后想了想,心情平穩了些。
覺得這個法子不錯,只要咬死不是,真真假假就讓外人說去。
“事已至此,也只能這樣了,編撰那邊你想法子糊弄過去,別讓祖宗蒙羞。”
皇上連連點頭,“是是是。做壞事的都是藏著掖著,朕打算封蘇氏為妃。朕這般大張旗鼓地做事,不怕他們說,不怕他們質問。他們就會相信蘇氏并非慶王妃。”
“賢妃尸骨未寒,你這般做,會寒了臣子的心。要冊封也要等明年。”
“是。”
太后拿著帕子給自己扇風,“慶王知不知道這事?”
皇上得意一笑,“慶王早就知道了。他一知道蘇氏在宮里,立馬宣告給蘇氏辦喪事。他是個識相的。”
“慶王就沒說什么,沒做什么?”太后不敢相信。
“朕讓他掌管京都大營,他就什么也不說了。慶王不咬著不放,其余人自然當作看不到,等蘇氏的肚子生下來,誰也說不了朕什么。”
到時候帶著蘇氏舉辦宴席,當著慶王的面,親吻蘇氏,會是什么感覺呢?
定然很不錯。
蘇氏美若天仙,腮凝新荔,鼻膩鵝脂,狎玩起來必定酥爽。
太后一聲質問,打斷皇上的幻想,“你說她有了身孕?”
“是誰的孩子?”
皇上抖了抖,從遐想中回神,見四處無人,便老實與太后交代,“是慶王的。”
“你這個混賬東西。”太后拿起茶盞砸皇上。
皇上躲開了,說道:“朕也不知道啊,后面她自己說的。不過是養個小子,朕的小子不少,多養一個不多。
若她生的是公主,那就更好了。一筆嫁妝將她嫁出去,誰能說些什么?”
“氣死哀家了。”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