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浩浩蕩蕩的找了一個尺寸適合的透明防彈玻璃柜子,把《蜀道難》給小心翼翼的放了進去。
然后趕過來的朱西瑞拿了一把鑰匙,沈歡自己一把。
兩把鑰匙必須要他們兩個人同時在場的時候,才能打開,換了一個人都不行。
這也是最大限度的防止意外。
結果等到一拿了鑰匙,其他人就蜂擁而上,把沈歡給擠在了一邊。
朱西瑞忍不住就感嘆和羨慕,“陸老師,你怎么老是能拿到這么好的作品呢?冒昧的問一句……您有打算轉讓嗎?”
“你就別操這份心了。”一直驚訝的謝洋,總算找到了說話的機會:“這么貴的東西,你敢買嗎?”
朱西瑞一抻脖子,“怎么不敢?我不行,我爸行!我爺爺行!”
只是說這話時,他還是有點心虛。
13年,劉先生從紐約蘇富比花了5000萬買回來的蘇軾《功甫貼》,僅僅就是“蘇軾謹奉別功甫奉議”九個字而已,
《蜀道難》有多少字?
只用看這個尺寸就曉得,少不了兩三百字。
而且字畫講究的是一個尺寸,一個大件兒,哪怕是你字寫得再好,也需要一首詩、一首詞、甚至是一篇文章來整個兒烘托的。
這要是真的話,少了五億、八億的,你敢想?
只要一確定是真的,只要敢上拍賣會,那就絕對是要開創一個歷史記錄啊!
朱家雖然有錢,可是200多億的資產,放在這么幾億的國寶級字帖上面,還是顯得不夠看。
也只有那些身家超過100億美金的超級富豪們,才能去認真的考慮一下購買的事情。
三人說話之間,旁邊的日苯收藏家們也得到了消息,趕緊的就帶著助手和翻譯們,浩浩蕩蕩的跑了過來。
“多可?多可?”
為首的一個穿著深藍色和服的日苯老頭子,都有70來歲了,卻顯得非常急躁,一邊大喊著,一邊指著人群就往里面沖。
咱們是禮儀之邦,看著他們這樣,也就讓了一些位置出來。
這位日苯老頭子卻是不管不顧,直接把鼻子貼在了玻璃柜子上面,睜大眼睛的看了起來。
旁邊的日苯人們,也是全神貫注的看著,連帶著還有拿出了放大鏡什么的器具的,認真觀看。
只不過,他們還是比在場的華國收藏家們規矩一些,沒有一個拿出手機或者照相機來。
之前在放置過程中,就有幾個人拿著手機想要拍一下,結果馬上就被保安們給制止了。
這樣的國寶,是絕對不允許照相的,生怕照一下相都會損壞它。
“這個老頭子就是日苯著名收藏家阿部家族的曾孫,叫做阿部佑善。”朱西瑞給沈歡介紹道,“他們阿部家族在20世紀初的時候,很是從我們國內買了許多作品回去,是全日苯最大的華國書畫作品收藏家族。”
“現在不是了吧?”謝洋道,“我聽說他們都捐給了大阪市立美術館了。”
“切,捐贈了160幅而已,老阿部才買了160幅?說出來會嚇死你!”朱西瑞道,“只不過他們不說,也沒有人知道。但很多人猜測,把這些作品全部拿出來的話,撐起一家美術館或者博物館,是綽綽有余了!”
“那不是很有錢?”謝洋驚嘆了起來。
“嗯,聽許多日苯人都在說,如果全部賣了,那他們就是世界首富!”朱西瑞笑著道,“阿部家族在日苯關西地區可是非常的清貴,家里現在都不做什么投資了,但還是能保持豪富的生活……我估計啊,他們一旦沒有錢了,那就賣一幅字畫,這樣就可以過十年八年的好日子……”
“真是讓人羨慕妒忌恨啊!”
跟在他們后面的幾個閑人,也忍不住了。
的確。
這樣什么都不用做,沒錢了就賣一幅字畫,然后就能享受富足生活的日子,誰不想要?
別說是什么十年八年賣一幅,依照阿部家族之前在華國大肆購買字畫的架勢,哪怕是一年賣一幅,恐怕也要三五百年才會枯竭吧!
“他左邊的那個黑色西服的中年人,叫做小田原彰,也是收藏大家。”朱西瑞繼續介紹道,“據說他們家來歷更不堪,是靠著xx時期在亞洲到處搜刮寶貝發家的,現在也是到處買買賣賣,悠閑得很。
小田原彰為人比較犀利一些,刻薄一些,喜歡諷刺人。我爸爸就說過,前面幾次的古董交流會,他的臭嘴就得罪了很多人。
但這個小田原彰每次都能拿出幾件珍寶來,所以他也有驕傲的資本!讓我們這邊有點無可奈何哪!”
沈歡想起了之前那個胖胖的專家說起的小田原,肯定也就是這一位了。
日苯學術界對于華國的態度,還是嚴謹中帶著一點友善的。
不過在收藏界就不一樣了。
之前沈歡就聽了謝洋講過,他們對待華國的收藏界,那叫一個藐視和不屑。
最氣人的是,他們拿著我們的寶貝,來我們國家耀武揚威,就更加讓人氣憤!
這也是沈歡想要坑日苯人的一個重要原因。
“阿部佑善右邊的那個年齡只比他小幾歲的穿著墨綠色和服的老人,叫做龜田城二,是奈良的貴族出身,同樣是收藏大家”朱西瑞又道,“這個家族20世紀初在我們國內買了不少寶貝,80年代日苯泡沫經濟的時候,他也在西方收了很多寶貝。
聽說現在許多米國人、英國人都想要找他買回歐洲巨匠的作品呢!這個人的為人處世不錯,但是其實也是老奸巨猾的。
這一次來的日苯收藏家們,就是以他們三個為主了,場中大概五分之一的東西,都是他們帶過來的,實力雄厚得很啊!”
沈歡轉頭看了看日苯區域的古董。
雖然數量不多,但各種加起來起碼有上百件。
三個人就占了五分之一,而且這些古董還肯定不是大路貨,這當然就充分能說明他們的實力。
日苯人在古董收藏這一塊兒,傳承于華國,但是在近百年以來,的確是已經超過了華國很多呀!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