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青婉夢小說>青婉夢最新章節列表 >青婉夢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青婉夢-第十章 魏征直諫
更新時間:2020-06-04  作者: 客心爭日月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裝言情 | 青婉夢 | 客心爭日月 | 客心爭日月 | 青婉夢 
正文如下:
殿外已不同于昨日的昏暗,轉而的是一片清明,隱見幾絲霞光射了進來。

太極殿上文官和武官各站兩旁,魏征手執芴板,身軀微躬,兩須早已斑白,蒼老的面容之上是一貫的剛硬。

望向李世民的方向,等待著他的答復。

李世民臉色微僵,眸色如星沉石海,握在椅柄之上的手更重了幾分,卻是久久沒有開口說話。

太子俊眉星目,眸光微瞟入上方,雖是身軀挺立,但顯然是一副看熱鬧的模樣。

他與魏王雖是同胞兄弟,但向來是貌合神離。此時見他被彈劾,心中指不定怎番雀躍。

吳王一副泰然的模樣,只是偶爾覷一下李世民處。

良久李世民才望向魏征,面色卻是無甚波瀾,聲線極低,“只是修了王府,愛卿此言怕是有些故甚其詞了。”

想來已是極力壓制心中情緒了,只是歲月無情,臉上新起的皺紋已掩蓋那曾經棱角分明的面容。

魏征聽罷此言,撩一把胡須,疾言倨色道,“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陛下如此偏私一方,又如何德治萬民。”

說罷執著芴板的一只手重重放下,帶動朝服微微晃動。

聽得此言,眾臣面面相覷,皆是抬起頭觀察上之神色。卻在心中敬佩魏征的直言勸諫。

李世民面上已是怒形于色,再不似方才般隱忍,只見他竟直接從寶座上站了起來,目光直視著下面的魏征。

聲音已不似方才般柔和,“愛卿未免有些偏激,況這本就是朕的家事,如何決斷,朕自有分明。”

魏征聽之,仍舊不肯作罷,“陛下踐祚之時,曾言若您有錯,臣自可直諫。觀陛下今日所為,豈是明君陛下家事,又怎不是天下之事。”

停頓了一會,因緊張之下,魏征面上已有汗水夾雜著些許心慌,接著又繼續說道,“吾嘗言: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陛下之偏私,豈是德,嘆而今,您怕是聽不進魏某之言了。”

說罷,重重嘆了一口氣,眸光往下瞧,不再看李世民處,顯然是已經失望了。

李世民聽到他的話,又見他此時模樣,才方顯得愧疚,立馬言道,“愛卿諫的是,朕確有偏私。決計納卿之言,愿卿勿惱。”

說著竟還走下臺階,行到魏征面前,向他拱手作揖了一番。

魏征見帝如此,神色一慌,頓時有些受寵若驚,但也知道趕忙去托住李世民的雙臂。

在魏征的極力諫言下,李世民終是意識到自己有些因愛偏私。

這次早朝事件,李世民雖已承認錯誤,但終究只是罰魏王面壁思過了幾日,便又放了出來。

且還免了延康坊百姓一年租賦,賞了魏王府官員不少東西,更過分的是還把那'居地三十頃,周回十七里'的芙蓉園賜給了他。

滿朝文武皆不敢言,魏征雖也勸誡過,但帝終是如此行事,也無法。

也引得其它皇子不滿,尤其是太子,要知道曾經的他也是因修府邸一事,而被于志寧上疏批評,李世民還特意狠狠斥責了他。

同是皇室子弟誰能安,由此便可觀之,今上于魏王不僅僅是寵愛,早已是溺愛有余。

此事也在議論之中被慢慢擱淺了下來。轉而的迎來的是侯將軍平高昌而歸國,吐谷渾國王慕容諾曷缽向今上請求聯姻。

李世民以淮陽王李道民之女,封為弘化公主,遠嫁吐谷渾。

吳王府,清漪閣,蕭青婉支頤著坐在窗臺前,望著窗外的景色微微發呆,其實本無一物。

微風拂面,直貫入衣袖之中,滲入膚理。鬢間碎發隨風舞動,直在眼前晃來晃去。

她特意著皎月在門外,只是想自己單獨想想如今的處境,算算日子也是來了此處一月有余,莫不是要一直在這吳王府待下去。

心中思緒萬千,遠山芙蓉處的那抹斑白,卻是迎日而熠熠,窈窕身影恍如那誤入塵世間的仙娥。

忽然聽到珠簾相碰,腳步聲響,她趕忙回過頭,望著門外的方向,她以為是皎月那丫頭。

不想來的卻是吳王,她眸光流轉盡數掩去,李恪一身紫色圓領衫,飾以半月形玉佩。

面容之上橫掛的終究是那冷峻,站在她面前卻什么話也不說,蕭青婉不想再與他對視,直接起身,向他行了一禮,才問道。

“不知殿下來此,有何貴干”

吳王瞟了她一眼,換了個方向,望向門邊,狀似無意的道,“明日將于玄武門宴群臣,一是為了迎接侯將軍還朝,二是為吐谷渾王慕容諾曷缽迎弘化公主而奏倡優百戲。”

停頓了一下,才又道出下一句,“明日你務必麗容盛裝,切不可失我吳王府體面。”

蕭青婉心上一陣嗤笑:你又何曾給過我應有的體面。

但仍是裝得那一副端莊,纖手將鬢間碎發撫至腦后,也是自顧的掉轉了方向,眉睫低垂,繡口微張道。

“殿下來此,就是說這些”

畢竟這些時日李恪從未踏足過清漪閣,接連幾日都是在書房度過,如此小事又怎能勞得他親自來說。

李恪聽她如此說,仍舊未改變方向,面容是一貫的無波,只說了一句,“你應記住此事的重要性。”

說完甩袖往門外走去,步子踩在地上,聽得一陣陣響,待走遠了,那聲音才愈模糊。

見他走了,蕭青婉仍舊站在原地,心中卻在思量自己所了解的歷史,只聽說太宗朝有文成公主入藏,可不曾聽過弘化公主入吐谷渾。

想來是自己見識淺陋了,許是現代的學習,漏掉了許多原本歷史之中的真像。

她也曾了解過唐朝的歷史,至少是知道這些個皇子之間的命運。

今已是貞觀十四年了,想來很多事情都將浮于案上了。

眉峰相抵之下是無盡的思緒、許多的不解,更多的是苦惱。

想了一瞬,她才又去坐下,想的太多,終究是消磨了那該有的精氣,支頤在幾上,眼眸合上,不再去想那些事。

如此時間倒也是流逝的很快,待皎月叫她之時,已是彎月登場。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靜謐的夜不聞絲絲涼意。

月入眸中,光彩依舊,目光望向的遠處,似是蒙塵的光景,依稀可見的是那微弱的斑駁。

皎月端來了溫水,讓她洗漱,一切妥了之后,她方才上了床榻,拉過被褥躺了下去,很快便進入了夢鄉。

躺下的是身,于她而言卻是一日心事的沉寂。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