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圣光小說>圣光最新章節列表 >圣光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圣光-第0276章 小產品
更新時間:2020-08-28  作者: 通吃道人.QD   本書關鍵詞: 科幻 | 科幻頻道 | 時空穿梭 | 圣光 | 通吃道人.QD | 通吃道人.QD | 圣光 
正文如下:
‘機械’改建后的廠房也普通的很,沒什么現代化氣息。周青峰發覺自己對制造業的認知實在太天真。造個三輪車比想象中難太多,要是附加動力更是麻煩的很。

哪怕是來料組裝,組裝的好與壞也是非常考量工廠管理水平。物流體系和零配件供應等諸多繁雜的事務中蘊含太多學問,這需要一個工業體系的配合。

好些人覺著組裝沒啥技術含量,可‘富士康’也不是那么好開的。只要有一個短板,整個流程就肯定出問題。

“我當個走私販子難道不好嗎?來錢多,心情好,不用操心勞力,日夜難眠。當初就不該雄心爆發想著要為祖國建設做貢獻,這是何苦來哉?”

周青峰嘴里怨天怨地,實際上是他給自己的破廠子定下了相當高的要求。他眼中的工廠最好像嘩嘩打嘴炮般,把一輛又一輛的機動三輪車開出流水線。

鄭教授帶著招募來的師生和技工定下車輛指標,照著指標開始初步設計。完成設計后,他們就按自己的需求在天陽市尋找所需的零配件。

這個過程將反復磨合數次。確定供應鏈沒問題后,再考慮成本等方面的因素,‘機械’下單購買零配件,運到南頭鄉的工廠進行組裝。

歐陽君在‘機械’碰到的廠商人員其實大多是個體戶。而‘機械’的工廠更像個作坊。

實際上天陽市確實有不少作坊式的小工廠,造三輪車也是其業務之一。‘機械’不過是更進一步配上動力,擁有更嚴格要求的管理,僅此而已。

在很多工廠老師傅看來,一家鄉鎮企業能做到這個地步就非常不錯了。每天能造個幾輛車是很大的成就——很多廠子還不如‘機械’呢,照樣過的滋潤。

首批測試的幾輛機動三輪車很快就派上用場。市場部正在搞攪拌機租賃呢,非常急需車輛拖攪拌機在各個工地到處跑。

‘機械’造的車輛,首個用戶就是自己。

某個工地若是需要攪拌機,打個電話給‘機械’在天陽市的辦公點。辦公點的人就會安排人手,車輛,設備,在約定時間抵達工地,立馬就能開工干活。

過去攪拌機得用拖拉機運輸,又慢又費勁。現在好了,工廠每天能造三輛,拖著設備到處跑。

南頭鄉的人們很快就發現這些看似簡陋的車輛實則相當靈活。它們日夜不停的到處串行,每時每刻都在拉人拉貨。

一開始每天只能裝配三輛。但等技工熟練后,日產量很快就從三四五朝上增加。用不了一周,十幾輛機動三輪車就在南頭鄉處處顯露身影。

這破車確實沒啥技術含量。關鍵是要把生產責任制貫徹下去——誰沒擰好螺絲或胡亂裝配,測試中出現問題,就扣誰工資。一個月連扣三次就開除。

隨著時間推移,陸續有些車輛出問題送回來返修。基本沒什么大毛病,無非是采購和生產環節中稍加調整,加以改進。

老百姓也逐漸發現‘機械’好像真的造出了什么好東西,雖然只是一款很普通的機動車,但它在足夠廉價的情況下有相當的性能。

鄉村道路差,坑坑洼洼的路面很常見,上下坡更是時刻遇到。車輛若是沒點助力,真是會累死個人。普通農戶經濟條件有限,五百塊以上的車輛壓根不會考慮。

而在五百塊以下要挑選有相當承載能力和足夠動力的車輛,就只有周青峰搞出來的這款三點五馬力汽油機帶動的三輪車。它最大特點就是——便宜,皮實!

三百塊,你買了不吃虧。三百塊,你買了不上當。只要三百塊,就能把一輛能拉半噸的小三輪帶回家。

為了培養口碑,周青峰照例是提供租賃服務。從南頭鄉運貨去溪水鎮只要三塊錢運費,從溪水鎮去崇康縣再加五塊。哪怕從鄉里直接去市里,也只要十塊錢。

相比之下,一輛小四輪也許更能拉貨,可跑這么一趟沒個四五十是不行的。普通農戶的運輸需求往往也就幾百公斤,太貴了根本承受不起。

機動三輪車拉著攪拌機到處跑,最先租用的就是各個小工地。運磚塊,運水泥,運河沙,有些工地要運的東西不多。老百姓精打細算,用個小三輪就夠了。

很快就有人發現了其中的賺錢機會——就是那幫被‘機械’培訓的攪拌機操作人員。他們大多是南頭鄉的無業青年,因為各種原因被逼得上班。

這些人最先負責使用廠里出產的機動三輪車,也最快了解車輛性能,同時還對各處工地的需求很有了解。只要簡單算個賬,就知道現在跑運輸是個賺錢的路子。

‘機械’給這些操作工的月薪是四五十,幾個人只要干上兩三個月就能湊錢買一輛。他們完全可以自己干,賺的還多些。

鄉衛生所的余大夫就面臨這個問題。他把兒子押著到‘機械’當攪拌機操作員,工作就是學著給機器定量加料,然后推電閘攪拌。這活簡單至極,傻子都能干。

可干了三個月,兒子就一聲不吭把工作辭了,跟幾個朋友合伙買下了一輛機動三輪車。余大夫為此大驚,“好好的工作為什么不干?你們自己能找到那么多貨來運么?”

“廠里說了,愿意扶持我們這些單干的。‘機械’正派人在各鄉鎮設點,他們有渠道接活,然后分派給我們。

廠里提供信息,三個月內不收我們任何費用。三個月后若是經營不好,愿意再招募我們回廠里干活,確保我們后路無憂。”兒子都把情況打聽清楚了,算計了很久。

說白了,‘機械’實際上等于扶持一批人,把運輸,操作,維修等服務外包出去了。余大夫仔細盤算了一番,就發現周青峰好像又在做善事,倒貼錢給人發財。

兒子搓搓手,喜不自勝的說道:“我和幾個朋友算過,一輛車才三百塊,簡直就跟白送似的。還有攪拌機,內部價只要一千八。等我們賺了錢也買一臺來,半年絕對回本。

現在市面上拉貨的活很多,比如鄉里鎮里好些地方修路。來回一趟就五塊錢,我一天能跑好幾趟。運氣好,一個月就能把車錢賺回來。”

聽著一點一滴的算計,余大夫頭一回覺著自己兒子在‘機械’干了三個月,真的長進了不少。

而在‘機械’在南頭鄉的工廠內。

“那臺50CC排量的汽油機要一百六十塊一臺。變速器,電瓶,車體,輪胎等等配件加一起,我們的生產成本就快五百塊了。這還不包括人工稅費的成本。”

“我們這車是賣的挺好,市面上找不到比我們質量更好更便宜的機動三輪車。”鄭教授算賬之后直嘆氣,“可這賣一部就賠一部啊。要是再擴大產量......”

技工們熱火朝天的進行三班倒工作。隨著熟練度的提升,產量的提升速度遠比預期要快。但作坊式的生產必然存在個上限,卡住‘機械’的發展。

周青峰接口說道:“擴大產量才能降低成本,沒有產能就是死。我們也不能窩在南頭鄉這個小地方,必須繼續擴張,否則就是萬劫不復。”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zanghai花txt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