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小說>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番外第33章 滿載而歸
更新時間:2021-12-11  作者: 浙東匹夫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秦漢三國 |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 浙東匹夫 | 明智屋小說網 | 浙東匹夫 |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正文如下:
番外第33章滿載而歸

相比之下,庫頁島上的流鬼人,是有糧食的,大約是一種黑色的麥子,生長期也比較短,產量也比中原的米麥低很多,但好處是可以在極寒的環境下過冬、秋天種來年初夏收割。

谷 黑麥這種作物,原產地跟普通的大麥小麥一樣,都是中東兩河流域,算是原始麥的一個分叉亞種。因為其耐寒,在分化出來后,迅速從中東往北方西伯利亞原始人中蔓延,東邊一直蔓延到勘察加、庫頁島,西邊蔓延到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在后世的華夏,比較靠北的新江內陸地區,因為環境跟中東波斯高原相近,所以是國內最大的黑麥種植區,

但漢朝的時候,漢人顯然沒重視過這種西域也比較低產的作物,也沒想到刻意去引進產量比普通大麥小麥更差得多的黑麥,屬于燈下黑了。

甘寧這次對黑麥的探索,不算是真正意義上“漢人第一次發現黑麥”,但卻確實是“漢人第一次意識到黑麥是一種可以在極寒環境生長的谷物”。

這個性狀的發現和引進,意味著以后趙云開發東北會得到更多優勢,在不是大江大河邊、缺乏現代灌溉就種不了水稻的地方,好歹可以種一下黑麥。

黑麥也不用施肥澆水,勞動強度很低,靠雪水雨水自然灌溉就夠了,東北黑土地的有機養分也天然足夠。特別適合地廣人稀、地不值錢而人力值錢的環境。

哪怕一畝地(標準畝,不是漢畝,漢畝要乘0.3)的黑麥只能收獲兩石的糧食,大約兩三百漢斤。但只要東北平原肥沃空地足夠多,一個人只管翻耕和播種,不用澆水施肥,粗放種幾百畝都沒問題,依然可以養活很多人口。

另外,除了上述這些甘寧發現有農業生產的地區以外,其他地方,包括千葉群島全部島嶼、阿留申群島最西邊的兩個島,都是火山島為主,

島上有一定的樹木,但不多,千葉群島樹多,阿留申幾乎沒大樹,只有灌木和苔原,都是被寒潮大風給吹的,大樹都滅絕了。

這些島嶼連蔬菜都沒人種,倒是有漁獵民族的野人居住,但完全靠肉食和魚生活,沒素吃就吃苔蘚地衣(目的是補充維生素,但甘寧并不知道其中科學原理,這只是野人數千年來總結的生存本能經驗)

這就意味著,以后要繼續遠航,從這些地方獲取補給,就補給不到新鮮蔬菜和糧食了,只能補到肉和淡水。

“興霸這次的探索做得非常好啊!雖然是公瑾先幫你總結了季風經驗,但收獲比公瑾去年還多些,發現‘黑麥’更是大功一件。將來還要再接再厲。明年孤回中原面君時,會將興霸的全部功勞一并匯總,表你為右將軍,額外加封食邑。”

李素聽完匯報后,直接給甘寧表態了巨額的賞賜,甘寧內心也是激動不已。

之前因為對扶桑和三韓的作戰,軍事立功不多,他和太史慈都止步于四征將軍。

現在,他終于可以比太史慈多立一個地理發現的功勞,還發現了新的中原原本沒有引進的糧食作物!

哪怕不夠高產,甚至產量很低,但至少適應了一些中原漢人原本沒法開發的北方寒冷耕地!也算是補足了漢人農耕的一個短板。

這個功勞,說是有“神農”一成的功績,也不過分了吧?升到右將軍,可喜可賀。

在劉備的朝廷中,一直是沿用了大漢的舊制的,前后左右將軍,還是地位高于四征四鎮的,僅次于大驃車衛。

到了右將軍,他就比太史慈和高順都高出一級了!也比四鎮的徐晃等人高兩輪位次。

只有周泰,因為當初跟著諸葛亮運氣好,趕上了最后堵截曹操、拿下了曹操的人頭的好處,也算是前后左右將軍。

如今甘寧和周泰之上,就只有張飛趙云馬超那些人了。他們等于是除了原本歷史上的五虎將以外,武將中地位最高的了(比黃忠還高,這一世的黃忠來晚了)

“末將謝丞相提拔!丞相秉公用人!諸將莫有不服!”大喜之下,甘寧當然是給李素連行大禮。

當身在越山縣的周瑜、得知甘寧的受賞經過時,時間已經是209年的正月過半了,上元節都已過完。

周瑜聽說甘寧能在李素回中原后、不出意外就升為右將軍,也是立功迫切之心爆棚。

畢竟他覺得甘寧雖然莽,發現得更多、遠航也更堅決,但一開始的季風規律和探險航行辦法,是他總結出來的。

當然,他也談不上嫉妒,畢竟他是降將,地位比甘寧低得多,即使現在立功了,只是從亂七八糟頭銜的雜號將軍,變成最低級的四x將軍,跟甘寧沒有競爭關系。

周瑜只是覺得,丞相承諾過他,208年好好種田、跟甘寧分工明確。

208到209年冬天的這個農閑季節,他也一直在琢磨這個事兒,總算把越山縣位于后世新瀉一帶的碼頭、簡易修船廠、城邑、伐木場,都用奴隸徭役造好了。

為了趕工,死了幾千人的扶桑奴隸,還有上萬的蝦夷野人,周瑜也顧不得了,直接在一個新的沼澤平原開荒、海邊造城邑港口,本來就非常艱難。原始的居住環境下,早期奴隸高死亡率很正常,反正只要最苦最危險的活兒別讓漢人干就行,李素也不會計較。

周瑜的目的很明確:他知道,甘寧已經一年航行八個月了,比他再前一年長了一倍的時間。在堆時間上,周瑜不可能有更多挖潛。

所以他要發現更遠的地理紅利,只有三個努力方向:第一,沿岸地形都探索出來了,到時候可以直接選擇不要貼岸航行,而是走直線,少拐彎,可以提速大約一兩成。

其次,就是等更輕快的船只被造出來,但這事兒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把這幾年的海船應用經驗好好總結、改良測試,然后再去會稽郡的句章造船廠造,扶桑這邊的船廠只能修,肯定沒有這個工業實力。這個因素不屬于周瑜自己可控的。

而最后一個思路,就是建立更靠北的突前跳板基地。這些地方不一定要有大量大漢治下百姓居住,只是簡單有些港口設施。足量的堅固小木屋和過冬木柴、食物儲備,便于船隊不用回大阪灣過冬,來年自然能更快地投入遠航,少走回頭路。

一言以蔽之,就是把前進基地往前推。

周瑜如今被分配到了曰本海一側負責地方建設和治理,他要超過甘寧的探索,只能指望在最靠北的新瀉平原越山縣作為出發基地,四月份就從這兒開始北上遠航,多節約一千多里的往返里程,也就能同樣時間多走出六百里。

以后說不定還能在蝦夷島南部的避風港也建立一個沒有常住人口的過冬避風基地、儲備點糧食,那樣就又可以多省一千里地。

奔著這樣的考慮,被封侯拜將所刺激的周瑜,瘋狂開拓越山縣周邊的基礎設施,也開始探索越山縣外海的島嶼,也就是佐渡島,想看看有沒有可用的海灣港口、可用的補給物資產地。

還真別說,運氣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得知了周瑜自發實施了這一計劃后,李素也終于能不用被人懷疑先知先覺、直接順水推舟下令、讓周瑜正式好好開拓佐渡島。

209年春耕結束后,在這年的夏季農閑時節,周瑜的下屬第一次在佐渡島上的小河河床中,發現了沙金。

這一探索結果,直接就讓周瑜震驚了。消息傳回大坂,已經準備回中原復命的李素,也是振奮不已,心中總算一塊石頭落了地。

這兩年多在扶桑,雖然沒有別的大成果,也暫時還沒發現石見銀山,卻發現了可以移種兩三年才退化的巨菜、發現了可以耐寒在東北非水田地區種植的黑麥,還有少量的佐渡黃金樣品。

開拓扶桑的計劃,總算可以堂堂正正得到陛下和朝廷的認可。

這兩年多,沒白來。

作為丞相,李素的代天巡狩不得不結束了,剩下的體力活,就交給諸葛亮和甘寧周瑜吧,徐徐圖之。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