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三人相互見過禮后,孫翊伸手將虞翻相召近前,讓他與自己一同站在江東輿圖之下。
虞翻不敢怠慢,疾步來到橫掛起來的江東輿圖之下。
但他在即將來到孫翊身前時,卻及時地停住了腳步。
臣子不能與君主同階而立。
在虞翻來到身前之后,孫翊對虞翻說道,“卿可是好奇公瑾為何在此?”
虞翻點點頭,他看了一眼周瑜,言道,“周建威身負守衛吳縣重任,現今其在此,臣不免擔憂是否是吳縣出了何事。”
雖說掌握重兵鎮守吳縣的是中領軍徐琨,但在許多人的心中,吳縣要是有戰事了,真正能夠定乾坤的,還是那當初義無反顧,將兵奔喪的周公瑾。
孫翊聽后一笑,他對虞翻解釋道,“吳縣無憂,只是公瑾有妙計獻上,故而千里至西昌尋孤。”
虞翻聽后了然,原來是這樣。
然后他轉身對周瑜言道,“中郎將身負守護吳縣重任,縱使有何妙計,也可錄于紙上,再命親信快馬密奏于君侯。
中郎將不應擅棄重任親身尋君侯獻計,這對吳縣安危不利。”
虞翻本人對周瑜并沒有偏見,相反的他一直很欽佩周瑜的為人和才能。
只是身為臣子,他性格剛正,認為凡事要多為公事出發,當言則言。
孫翊沒想到虞翻會以此非責周瑜,不過想想虞翻的性格,他現今這番舉動也不足為奇。
虞翻語氣嚴肅,言語中雖沒有太過責難周瑜,但透露出了他不認可周瑜今夜的做法的態度。
周瑜聽后也不氣惱,他性情疏闊,知道虞翻是以大事為重的心態非議于他。
而且虞翻這種當面表露自己態度的做法,也讓周瑜感到贊許。
這說明了虞翻之正,并不會像有些小人一般暗箭傷人。
周瑜對虞翻一拜道,“仲翔所言有理,瑜這次是有所考慮不周了。”
聽到周瑜這么說,虞翻也沒抓著這件事不放,他也對周瑜一拜。
孫翊見到他的兩位臣子相互一拜,心中感慨,有的人以其謙虛被稱為君子,有的人則以其剛正被稱為君子。
這兩者不分高低,無有對錯。
孫翊召虞翻前來是有一件要事,他對虞翻言道,“仲翔,公瑾此次前來乃是獻孤并荊襄之計。
在公瑾之計中,攻取江夏之計已經無憂,只是荊襄的另一郡,要想拿下還需仲翔出力。”
虞翻聽后詫然,怪不得周瑜會擅自離吳,原來竟是有這等重要的計策獻上。
虞翻拱手對孫翊問道,“敢問君侯,君侯想拿下的另一郡為何?”
孫翊用手指指了指江東輿圖上,被劃了個大圈的那個地方,輕聲言道,“長沙!”
虞翻順著孫翊的手指朝輿圖上看去,看到了那被重點標注的,就在廬陵郡之旁的長沙郡。
荊州橫跨長江,內括漢水,疆域廣闊,但他轄地僅僅只有七郡。
其中南陽郡、江夏郡、南郡這三郡被稱為荊北三郡。
而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則被稱為荊南四郡。
在荊南四郡中,長沙郡最為富庶,人口最多,良田最多,同時也是荊南防備江東的門戶,有著重兵把守。
若是能拿下長沙郡,荊南四郡被納入孫翊的版圖之中,那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但問題是長沙,并不好奪呀。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