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迷樓]
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蘸著汾河水,命人研磨揮筆。
志得意滿,揮筆至信韋孝寬。
“想宜陽那個小地方,現在一想,真不值得爭,你們土地貧瘠又稀少,一粒芝麻也舍不得放下。又喜歡勞師動眾,你們不累嗎?
現在我們不要了,想在廣闊又富饒的汾北,取得補償,玉璧總管,請別見怪。”
韋孝寬看著這封調侃他的信,提筆鎮靜的回信:
“宜陽是你們的重要城池,是你們唯一深入我國境內的一塊茅廁石。而汾北才是我們不要的地方,我們不要的土地你們甘之如飴,取得了又算什么?都懶得出一兵一卒去爭。補償算不上,倒是可以施舍。”
信末,韋孝寬似是提醒,又像告誡。
“佐幼主,又位高權重,應順應天地之道,以百姓安居樂業為念,怎可窮兵黷武,給民眾造成怨恨和災難?
為圖謀一塊尋常之地,造成千里硝煙,百姓流離失所,生靈涂炭。我真為您不值啊!
呵呵,注意你們的小皇帝,忌憚你的豐功偉績。”
斛律光收到韋孝寬的回信,豪邁一笑。
自古忠良,哪懼流言誹謗?
斛律光再次率軍北上,圍困了定陽,又修筑南汾城。
南汾州自此誕生。
斛律光心里,雖然沒有忘記獨孤永業不給婢女的事,但獨孤永業的能力,斛律光其實從心底佩服。
學著獨孤永業,安撫邊疆百姓。
周境,竟有一萬多不同民族的老百姓前來歸順。
斛律光再接再厲,在汾北又筑平隴、衛壁、統戎等鎮戍十三所。
向西一直拓展到龍門。
每個城池,分兵把守。
齊國的土地,一下子竟延伸了五百多里。
韋孝寬寫信給宇文護的擔心和憂慮,全都變成了現實。
玉璧城此時,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孤城。
而斛律光在邊境大展宏圖的事跡,已秘密而迅速的傳到皇宮。
小皇帝的眼里,漸漸變陰。
這樣的國丈,怎不讓人忌憚?
而邊塞的斛律光,哪里知道小皇帝的心思?
再接再厲,斛律光率領大軍,在洛水以南,再筑營壘。
在斛律光甩開膀子大干的時候,長安那邊,坐不住了。
此時的宇文護,才知道韋孝寬說的,不是危言聳聽。
宇文護后悔,不得不詢問年輕的齊王。
宇文護道:
“盜賊遍地,軍馬縱橫,使戰場之上,百姓困苦。我等豈能坐視百姓被大肆殺戮,而不想法解救?你說用什么計策?可以阻止斛律光的擴張?”
宇文護打仗不行,沒有任何軍事天賦,但揣摩人心,最行。他知道自己的這個堂弟,視老百姓為己人。
年輕的齊王,眼里好像看到邊境的老百姓,在饑寒交迫中流離失所。
宇文憲猛的站起來,指著墻上的地圖道:
“為了邊境老百姓,兄長應當大舉出兵,救百姓于水深火熱。”
宇文護:“怎么救?”
“兵分三路,一路用聲勢威懾晉陽,一路牽制西汾州的鄭孝行,真正的一路,直指汾北。
兩國開戰已久,齊國名將,肯定都出動。留在鄴城的小皇帝,諒他也不敢下旨,在晉陽、西汾州和汾北同時開戰。
對于晉陽,齊國的小皇帝,肯定不敢讓軍隊主動出擊,只會讓防守,等待援兵。”
說到這里,宇文憲換了一種口氣。
“但西汾州的鄭孝行,我們只能遠遠的駐兵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虎視他而已,提防他主動偷襲。”
宇文護點點頭。
宇文憲轉身對宇文護道:
“兄長在安業大張旗鼓的出兵。
我請求率以jing銳輕騎,為先鋒,根據情況,伺機靈活的進攻。
這樣,不僅邊境可以安寧,可能還會另有所獲。”
宇文護心中大喜,頻頻點頭。
天和六年(571年),宇文憲率jing銳輕兵三萬,整裝待發。
懷著一顆為好友梁景興報仇,報效國的赤子之心,宇文憲率先從龍門出發。
兵貴神速,宇文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過了龍門,第一目標,就是對面斛律光修建的龍門城。
駐守龍門城的齊將王康德,冷不丁發現宇文憲已到眼前,張皇失措之下,借著夜色掩護,連夜率軍悄悄逃離。
天亮后,宇文憲發現自己撲了個空。
遂向西返汾水邊,宇文憲掘開汾水,使河水改向,南淹另一齊軍營壘。
乘齊軍混亂,宇文憲再次率兵沖入齊境。
周軍來勢迅捷且兇猛,齊軍猝不及防,渡過黃河的宇文憲,迅速占領伏龍等四城。
又轉攻張壁城,一座張壁城,被宇文憲夷為平地。
斛律光此時,人在華谷,無法及時帶兵救援,只有任憑靈活機動的宇文憲端掉了他修的營壘。
宇文憲又避開華谷城,繞開定陽,轉頭向北,攻占了姚襄城。
為保證糧草供應,修建了石殿城,作為汾州后援,糧食補給中轉站。
一起安排妥當,宇文憲的目光,看向被斛律光占領的茫茫大汾州,率兵出擊。
宇文憲縱橫千里,一時間所向無敵。
北汾州告急。
危急關頭,平原王段韶、蘭陵王高長恭率領的大軍,終于千里奔波,首先趕到了宜陽。
兩王一到,宜陽城瞬間解圍。
再促兵士,修威敵、平寇二城,和斛律光修的二城,共同拱衛宜陽城。
二王遂放心北上,馳援斛律光。
相互分工,分散敵人。
他們的第一目標,是柏谷城。
柏谷城為鬼斧神工,竟凌空建造在山壁上。
壁立千仞,懸巖危聳。
峭壁之上,古城森森。
要攻入柏谷城,似要蹬云駕霧。
“架云梯攻城,會損失慘重。”
許多將領,發出感嘆。
高長恭仔細觀察發現,這一世的柏谷城,似乎更高更陡峭,更神秘。
“不能硬攻,不然傷亡太大。”
高長恭的話,說出了將士們的心聲。眾將士沉默不語。
段韶看到了有些將士的心虛。
六旬老將,猛然縱身,跳在一塊高高的巖石上。
段韶振臂一呼,慷慨激昂:
“汾北、河東,誓為我大齊所有。但,若不拔除柏谷城,它就會像痼疾一樣,梗在我大齊的喉嚨上。”
段韶堅毅而滄桑的臉上,目光炯炯的望向遠方。
“他們的援兵,會在南道會合,如今我們一定要截斷這一條要道,使他的援兵,無法匯合汾北。”
段韶大手一揮,馬鞭向上一指。
“他們的城墻雖高,但很是狹窄。我們不用心虛,用火弩射擊,定可攻下。”
眾將群情激奮,為段韶的情緒感染。
高長恭沒有出聲,他望向高高在上的柏谷城。
這一世的柏谷城,似乎和前世有點不一樣。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