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桃:“每個母親的軟肋都是孩子。”
“陶大夫,要不,你做我的干閨女吧!咱們這么投緣,干脆做母女好啦!”
陶桃被嚇了一跳。
這個時代的人,認親挺認真的,干閨女和親閨女的待遇一樣。
如果給黃夫人做了干閨女,相當于就是給黃大人做了干閨女,黃大人可是兵部尚書,這樣的待遇,恐怕是京城許多女子夢寐以求的事。
“黃夫人,承蒙厚愛,但是這事不妥。”
“為何不妥我卻覺得挺好的,我只有三個兒子,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一個閨女,如果你當我的閨女,我一定會像疼愛自己的親閨女一樣去疼你。”
“再說了,你和敏兒惠兒的關系挺好的,你們相處也不是問題。她們也一定會很高興。”
“你成為了我的閨女以后,在京城里面找一個你自己如意,又能真心實意待阿云好的郎君不是問題。”
“不,黃夫人,我剛才就說了,我不會再嫁人。”
“這個問題暫時不說,就算是不嫁人了,你做了我的閨女,在這京城里,還有誰敢再欺負你們母子”
“謝謝黃夫人幫我想得這么周全,但是我不能答應,我們已經打算一年以后離開京城,如果認了母親,卻又不能在身邊盡孝,豈不是不孝不義嘛!”
“你呀!你知道有多少人想有這樣的機會嗎?”
“我知道,對不住了,黃夫人,讓你失望了,我為了阿云,必定是要回去的,咱們有緣相識一場,已經是榮幸之至,不敢再奢想。”
黃夫人失望又無奈,“好吧!不強求你。我知道你主要正得很。”
“有時候覺得你挺容易親近的,有時候又覺得很難走進你的內心深處。”
“陶大夫,有時候我很好奇,不知道年紀輕輕的你,之前曾經經歷過什么,為什么你總是那么令人難以琢磨。”
“黃夫人,你的頭發弄好了。”
這時候,又有人來訪,說是隔壁的楚夫人帶著她的一個姐妹來找陶桃看病。
楚夫人之前曾經幫她的一個朋友問過病,就是有眼疾總反復,不知道什么原因。想讓陶桃給她看看重新抓幾副藥治療。
陶桃告訴她,之前吃的藥有療效,之所以反復,是因為她看不上別人,而且這個人還可能是她的長輩。
楚夫人告訴她那個朋友以后,她大吃一驚,說陶桃說得挺對的,她確實對家里的一個叔公長輩挺看不上的。
那個叔公一把年紀了,還總是不斷的納小妾,弄得妻兒對他頗多怨言。
因為佩服陶桃沒有看到她,就知道她的病根兒,所以對陶桃的話深信不疑的去照著做。她的眼疾真的痊愈了,而且沒有再復發。
所以楚夫人對陶桃的治病方式很是推崇。
楚夫人帶來陶宅的,都是求醫問藥的患者。
今日楚夫人帶來的這個俞夫人,跟楚夫人年紀差不多大。
俞夫人的右邊腋下長了一個大包,疼痛難忍,還伴隨著發燒。
在其他大夫那里診治了,吃了藥,燒不退,疼痛也不止。
不得而已,才通過楚夫人找到了陶桃這里。
陶桃給她診斷以后,給她開了三副藥。
楚夫人道:“陶大夫,你不是會看病因嗎?俞夫人這個病因又是什么”
陶桃問:“俞夫人,你想知道嗎?”
俞夫人:“我當然想知道。”
“俞夫人,那我可就說了,這是你的隱私,你一定要知道,那我就實話實說了。”
“沒關系,你就實話實說。”
“俞夫人,你是不是常常背著人偷偷的在干一件什么事?”
“背著人偷偷的在干一件什么事?沒有啊!”她一臉懵圈。
“你再好好想一想,如果不方便在這里說,回去自己找,找到對你好病有益。”
俞夫人冥思苦想了一會兒,“我想起來了,陶大夫,是不是我把我在婆家攢的私房錢偷偷的拿給我的阿娘,是這件事情嗎?”
俞夫人的阿娘是一個妾室,所以經濟拮據,出嫁的俞夫人便常常把她自己攢的零花錢拿給她的阿娘,但是又怕婆家人知道,所以常常做得偷偷摸摸的。
陶桃:“當然就是這件事啦!”
“那怎么辦?我不應該把銀子拿給我阿娘嗎?”
“你自己攢的零花錢,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的給你阿娘為什么一定要偷偷摸摸的給呢?”
“我怕婆家人知道了看不起我。”
“那你可以當著你相公的面給你阿娘,你又不偷不搶,而且給自己的阿娘一點銀子,算是做女兒的一點孝心,為什么不能堂堂正正的給呢?你這個病,主要是你的心態問題,同樣一件事情,你的心態不同,結果就不同,如果你沒有那么多顧慮,心里沒有那種好像見不得光的感覺,就不會生病。”
俞夫人道:“我就不明白,為什么這樣的事情,也會導致生病。”
“所有負面情緒都會導致生病。”
“什么是負面情緒”
陶桃拍了拍自己的腦袋,忘記這里的人不知道這個現代的詞。
陶桃解釋:“負面情緒就是,陰面的情緒,比如,怨恨惱怒煩,還有傷心、擔心、恐懼、憂愁、自卑……心里里面常存這些陰面的情緒中的一種,就會生病。”
“有陰就有陽,陽面的東西呢?”
“陽面的東西就是,開心、愉快、滿足、幸福、自信……”
“身體里面常存這些情緒,身體就不會生病。”
俞夫人點頭,“我明白了。”
楚夫人道:“那我擔心我家老爺在外邊帶兵打仗,是不是時間長了也會生病”
“你的心常常揪著,心臟壓力大,時間長了自然會有心臟方面的毛病,不過更嚴重的是,擔心不僅無濟于事,而且是還一種詛咒。”
楚夫人大驚,“擔心是一種詛咒”
“你們發現沒有,平常在生活中,我們擔心什么,往往真的就會發生什么,因為你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咱們不要擔心,要祝福,用好的心念去想,就會真的如你所想。”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