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結束,姜忙著收拾行裝,十一跑前跑后,催著家將們快點安排船只。
齊嬤嬤遞牌子進宮,找到丁嬤嬤說,姜打算與皇后辭行,回京城去了。
丁嬤嬤猶豫了一下,還是把太子對郡王有了猜忌,隱晦的告訴了齊嬤嬤。
齊嬤嬤的脾氣吧!以前是很好,畢竟是下人,不敢行差踏錯。
可這些年不一樣了,姜重生回來,對齊嬤嬤很是縱容。
府里有位現代來的李文碩,更沒有上下尊卑的概念。
他對齊嬤嬤的定位是,公關部主管,還兼著行政,人事等協調處理。
對府里下人更像是上下級關系,給她很寬松的生活環境,平等相處。
齊嬤嬤慢慢養成了,在主子面前敢說話,敢說真心話的性子。
丁嬤嬤說的隱晦,齊嬤嬤卻是聽懂了。
作為主子倚重的老嬤嬤,又是最親近的一個,有些話主子不好說,主子不能喊冤,她要去說。
于是,央求丁嬤嬤幫忙,她要面見皇后。
有什么不敢說的,要是沒有她家主子,武威候府還不知爛成什么樣呢!
侯爺現在是王爺了又如何,主子才是第一位。
若是被冤枉有謀反的心思,主子會如何,十一會如何?
李皇后怎不想想,你娘家為你做了多少,主子為你做了多少?
跪在皇后面前,齊嬤嬤一點沒發憷,掰著手指頭開始說。
王爺還是侯爺時,最喜歡風花雪月,對著花草念詩,與公子哥們出去吃酒。
可那是的侯爺,背著人時,會發愁念叨。
說是總覺得頭頂懸著一把劍,而這把劍指向的卻是姐姐和外甥兒。
那時的侯爺說過,皇家無情,姐姐和外甥多么艱難,他不能玩樂,不能顧及私人恩怨。
齊嬤嬤含淚道:“王爺那時,就連喝醉了,都不敢放縱亂說。
回來總要揪著小廝問,有沒有說錯話,有沒有說小廝聽不懂的話。
還讓小廝把他說的話背一遍。”
李皇后聽了動容不已,眼淚不由滑落。
她能走出行宮,不是因為楊貴妃死了,是弟弟一步步謀劃,看似玩樂,卻一步步被認可。
齊嬤嬤低頭擦去眼淚,接著說她眼中的主子。
王爺性子懶散,有文人的風流浪漫,最不喜歡的操心政務。
王妃更是不耐煩管事的人,以前二娘子在府里,王妃連府里中饋都不管。
王妃不管府里的事兒,卻喜歡聽八卦,看熱鬧。
這也是王妃到了金陵,知道江南好些內宅事的原因。
再說老夫人,以前對誰都不上心。
這次王妃來金陵,老夫人拉著王妃,哭著說舍不得,說王妃幾個月不在府里,她會很想王妃。
說道這里,齊嬤嬤補了一句真心話,估計老夫人最想念的是孫兒,誰讓李家只這一個呢!
接著說回王爺和王妃。
王爺承諾過,只要太子回京,他就跪請皇上收回郡王頭銜。
祖上傳下來的侯爵不能不要,做個無事一身輕的侯爺最好。
到時候帶著王妃出去玩,走遍名山大川。
齊嬤嬤還是忍不住吐槽了。
“王爺那時候保證,帶王妃去爬山,說是尋找心靈凈土。
照奴才看,那山上凈是土,累的腿軟腰酸,爬上去能怎樣?”
李皇后笑著點頭,弟弟果然很有詩人的浪漫情懷。
齊嬤嬤見皇后點頭,還以為是贊同她的話,說的更起勁兒了。
山里有野獸,王爺那樣的,還不得王妃護著。
王爺還說了,要帶王妃去看海天一線。
別說海了,王妃在江河里坐船,渾身就軟成了面條線。
看海天一線,估計先在海上吐個昏天黑地。
王爺說,想與王妃去草原,紅塵作伴策馬奔騰。
王妃當時笑著告訴王爺,去草原策馬奔騰,不能紅塵作伴,要帶上侍衛作伴。
否則他們不是與紅塵作伴了,是與狼群作伴。
李皇后哈哈大笑起來,屏風后的太子瞇起了眼睛。
齊嬤嬤也笑了,接著道:“娘娘,李家人少,經不起折騰。
王爺連郡王都不想做,怎會有旁的心思?王妃一心想著,有一日能與王爺仗劍走天涯呢!”
李皇后含笑點頭,問道:“哦?竟然不是游玩,要仗劍做游俠去?”
齊嬤嬤不贊同道:“那都是玩笑話,依奴才看,主子們說的挺好。
不帶錢,不帶侍衛。兩人穿著粗衣麻布出門。
不用走天涯,只走三天,主子就會受不了。
到時候王爺吃苦,王妃不忍心,說不定仗劍搶劫以供花銷。
最后定是被官府緝拿,送回府里完事兒。”
李皇后哈哈大笑起來,別說,很有可能是這樣的結果。
齊嬤嬤最后總結,“好些人都夸,王爺有才,若是有機會,能成為一位好相爺。
王爺卻不這樣想,回府就念叨,累死老子了,我那皇太子的外甥,啥時候能回來。
還很不恭敬的說過,外甥再不回來,舅父就要撐不住了。
皇后娘娘,您是最知道王爺的,從小嬌生慣養啊!
這些年真是吃了不少苦,您要護著王爺,不能讓人害了他,害了咱們府里啊!
娘娘盡管放一萬個心,誰對圣上有二心,王爺都不會。
王爺只想皇上高興,想太子能順利繼位,想皇朝能千秋萬代啊!”
“朕信!朕相信李愛卿的忠心!”皇上來的時候,正是齊嬤嬤說的高興之時。
皇上沒讓人通報,想聽聽皇后召見一位老嬤嬤聊什么。
若是家長里短,皇上想轉頭去惠妃宮里,不打擾皇后難得的休閑。
誰知聽到,仗劍做游俠的兩口子。
聽齊嬤嬤說,李文碩和姜氏會被官府送回,皇上都忍不住笑了。
又聽齊嬤嬤說表忠心的話,皇上聽出不對勁了,難道有人要害朕的小舅子?
那可不成,朕不信任誰,也不會不信李文碩。
“有人說文碩的壞話?”皇上坐下,蹙眉問皇后。
太子趕緊從屏風后走出,跪下給皇上請安。
皇后輕描淡寫道:“世人多愛嫉妒,皇上對文碩榮寵太過。
文碩為了皇上,在京城做的太出色了,有人猜忌文碩。
說他有武將支持,又忙著招攬人心,只怕有謀反之心。”
皇上笑著擺手,“怎可能,文碩那小子,多一個女人都懶得應付,還去謀反,如此費力的事兒,他才不會去做。”
太子眉頭蹙起,父皇說的是不愿去做,不是沒能力,不可能做到。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