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穿成農女后我咸魚了小說>穿成農女后我咸魚了最新章節列表 >穿成農女后我咸魚了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穿成農女后我咸魚了-179示好村長
更新時間:2021-12-12  作者: 原味梅餅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穿成農女后我咸魚了 | 原味梅餅 | 明智屋小說網 | 原味梅餅 | 穿成農女后我咸魚了 
正文如下:
最新網址:

木婉青的思路與鄒管事基本一致。

但這話由她一個十二三歲的姑娘來說不合適,只能借著鄒管事的嘴說與李嬸子聽,再由李嬸子說給劉氏和木小姑。

這樣一來,可信度有了,也不會把她牽扯進去。

鄒管事還說可以幫木小姑找個包吃包住有工錢的活兒做,只是需要有人幫她照看孩子。

木婉青見李嬸子再度思考起來,知道這事火候到了,于是點到為止,說起別的來。

那邊小瑞子正與木婉茹和李二牛說話,車夫幫著用帶來的大秤給紅薯稱重。

“這位姑娘是木姑娘的姐妹吧?

我是米糧鋪的伙計,先幫著稱下重,等下管事和你姐姐她們談好了就過來了。

要是不放心,你們也可以找個秤一起稱。”

木婉茹在一旁看著車夫和小瑞子秤紅薯,李二牛去借秤,很快就和帶著大秤的村長一并回來了。

木婉青和鄒管事李嬸子也走了回來。

很快秤好了一千一百斤紅薯,一共二十二麻袋,裝滿了牛車的一半,這是交易的數量。

除此外,還有五百斤的紅薯也被裝上了牛車,這是木婉青托他們幫忙送去鎮上院子里的。

鄒管事側過身去避開眾人視線,將一錢袋銀子交給了木婉青,木婉青則遞給了李嬸子拿著。

一千一百斤紅薯,就是五十五兩銀子。

李嬸子接過錢袋的手有些抖,但沒多久就恢復如常將錢袋妥帖收好。

這就算是錢貨兩訖了。

小瑞子他們坐著牛車里開了。

還剩小半畝地沒有挖完,但也快了,這時候地頭上還剩一麻袋裝好的紅薯。

村長站在那里和李二牛說話,木婉茹也沒回地里,在一旁聽著。

木婉青走過去,正聽到村長說想買一些紅薯,問李二牛價格,李二牛只說要去問他娘或是劉嬸子。

“若村長想買,我娘說可以賣給村長一些。”

村長回頭看她,“青丫頭能做主?”

木婉青點頭,“這次的紅薯收成實在喜人,定然和之前的黍子蕎麥一樣,有許多人想打聽采買。

我娘又應付不來這些,所以想著多賣些給別人,讓大家去找別人買。

這個最合適的人選,當然莫過于村長您了。”

村長今年四十來歲,身體比一般漢子強健不少,但也滿臉風霜。

“我倒也想多買些,只是出不起鎮上這般氣派的米糧鋪出的價格。”

雖然被刻意避開了,但是村長不傻,不僅不傻還相當jing明,給他看到點兒什么就能猜個大概出來。

木婉青早有準備,“村長和米糧店當然不同,只消差不多給點錢便是了,村長總不會讓我們吃虧。”

話里示好的意味相當明顯。

李二牛和木婉茹都聽得出來,村長這種老狐貍自然不會不懂。

雖有些奇怪木婉青為什么之前沒動靜,現在才要示好,但也不難猜,大概是現在有什么事需要他幫忙了。

他略想了一番木家近來的情況,沒什么大問題,再者說,這個提議確實讓他很心動。

畝產近千斤,個頭還大的紅薯他早年也聽過,一直只以為是謠傳,不想是真的,想來是別國傳來的種子。

農人種田,除了要有好地,要用心伺候之外,種子的好壞也格外重要。

有了好的種子,才會有好的收成。

“行,那我就開三十銅錢一斤的價格,青丫頭看看賣我多少斤?”

“就那一麻袋五十斤如何?”

“好。”

那麻袋紅薯一稱,是五十二斤,照價算是一兩銀子六百二十銅錢。

村長直接掏出一兩半碎銀子給她,然后說剩下的那些等下回家取了再送來。

木婉青說這零頭不必計較,村長卻說需要計較,隨后點了木婉茹跟他去取錢。

木婉青看著他們走遠,心情不錯。

原主記憶對村長很是模糊,反正,不是什么大惡之人,也不是什么大善之人。

通過剛剛的交流,她得出村長是個聰明人,并且還有一定的處事之道,也不會占人便宜的結論。

這樣的聰明人拉攏起來不會很難,只要是對彼此有益又不違背道義的事情,相信村長會很愿意幫忙。

而有了村長的幫助,她們一家在村里能過的輕松不少,那些說閑話謠言或者有不好的心思的人多少得再掂量掂量。

不管是眼下小姑和離的事情,還是長久以后她預料到的,和木家的沖突劉氏和離的事情,村長都能在其中起到相當大的作用。

正好這時候地里的活兒也忙完了,她便去和李嬸子說話。

按照估計,除掉小瑞子買走的一千一百斤,她拜托小瑞子送去鎮上的五百斤,村長買走的五十斤,現在應該還剩下三百五十斤紅薯。

按說該正好剩下七麻袋紅薯,李嬸子家兩個麻袋,她家五個,但實際剩下了八麻袋半。

于是一家分了六個麻袋的紅薯,一家分了兩個半麻袋的紅薯。

嚴格算起來是李嬸子家多分了一點,但那么點差距在這般大的豐收面前就不算什么了。

李嬸子一家幫著把六麻袋的紅薯送到木家,在木家分到了二十五兩銀子,除了李嬸子之外的人便走了。

李嬸子和劉氏、木小姑三人在屋里說起了話,談的就是鄒管事說的那些該如何和離的事。

木婉青跟著聽了一陣,時不時引導一二,終于在天黑前把這事定了下來。

過程很是不易,劉氏和木小姑都是溫吞懦弱的性子,李嬸子雖然潑辣爽利,但這種事卻不好幫人做決定,只能給建議。

好在她的改造是有效的,加上又有了錢,劉氏多少也有了些自己的主意。

至于木小姑,用她的孩子們警醒她,讓她多為孩子考慮便行了。

如此一來,木小姑堅定了要和離的念頭。

“既然這般,那我明日便去鎮上請鄒管事幫忙,找幾個可靠的人和小姑一起回山村去。

錢的事情小姑且不必擔心,如今家里新賣了糧食,尚還有些余錢。”

木小姑擦干眼淚,看著劉氏說道,

“三嫂,你這么幫我,我真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報答得了你的恩情。

以后你就是我和三個丫頭的再生父母,當牛做馬我們也要報答你。”

木婉青和李嬸子對視一眼,對這局面都很滿意。

次日一早,木婉青便去了鎮上,幫木小姑找和離的‘幫手’。

最新網址: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