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南苑兵變。
消息傳回朝中已經是到了六月二十八。
起因就是都護府設立一事。
八百里加急緊急軍情送往兵部,韋存道片刻不敢耽擱,拉上顧懷章就進了宮。
晉和帝自是怒不可遏。
因當年南苑是被打服的,主動歸降大鄴。
這幾十年的時間里,大鄴從未有過苛待,甚至許南苑自行調動部族中一切軍政事務,僅僅是每歲上貢,除此之外,并無別的。
只要南苑誠心歸降,規規矩矩的,不生事端,朝廷總愿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晉和帝也不是非要南苑漢化。
現如今只是設立都護府,防止有朝一日突厥那邊異動,南苑趁機起兵,令大鄴腹背受敵,僅此而已,南苑就叛了。
這說明什么?
御案上堆積的奏本摔了一地,晉和帝難得有這樣動怒的時候。
“可見南苑王早生異心,或是根本就一直在等待時機,只要突厥一起兵,南苑就會立馬響應,所以朝廷現在設立都護府,南苑王索性直接反了!”
顧懷章知道晉和帝臉色不好,也知道他生氣,但實話總得有人說。
果然他話音才落,晉和帝面色越發鐵青一片。
韋存道喉嚨一滾,拱手叫官家:“當務之急是要派兵鎮壓,平南苑之亂,若耽擱得久了,只恐怕遼東那邊也要亂起來。”
壞就壞在姜護回京了。
若是此刻姜護仍舊駐守幽州,突厥諸部心里有所忌憚,也未必就敢趁機起兵,進犯大鄴。
偏偏姜護月前剛剛回京交職,朝廷新派了秦如樂往遼東鎮守。
秦如樂到底年輕,雖也是姜護一手帶起來的,卻未必能鎮得住場面。
顧懷章抿唇:“好在沛國公回京之前,在遼東交辦后續事務也清楚明了,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出大問題。
但韋尚書所說有道理。
突厥一向虎視眈眈,沛國公鎮守遼東之時便屢次騷擾邊境,如今南苑起兵,沛國公回京交旨,若是短時間內不能平南苑之亂,恐怕突厥起兵響應,屆時腹背受敵,情況才要壞起來。
或是……”
或者如何,顧懷章沒說完。
一旁趙禹劍眉一擰,側目望去,把顧懷章欲言又止的模樣盡收眼底之后,眼神轉投向晉和帝。
面色鐵青,眸中有思慮閃過。
他心下了然,便叫父皇:“或是辛苦沛國公,叫他快馬加鞭趕回幽州,暫代幽州大都督之職,鎮守遼東,以防突厥異動。
兒臣不是說秦將軍不足以穩定遼東局勢,而是當下這個局面,要求穩,最好的辦法,還是叫沛國公再辛苦一趟。”
那當然辛苦了。
馬不停蹄的趕回京來的,在京中待了一個多月,又要把人派回去,且形勢逼人,他還得快馬加鞭,晝夜不眠的趕回去。
晉和帝沉沉的嗯了一聲,也并不算是明確表態。
眾人面面相覷,半晌后,還是晉和帝自己先開了口:“南苑平叛之事……”
“父皇,兒臣——”
趙禹是想領旨去平叛的。
晉和帝皺著眉橫去一眼:“你從未在軍中歷練,雖是少年勇武,昔年沛國公也贊過你有將帥之才,可做三軍統帥,領兵打仗,你真的成嗎?
南苑之亂,要盡快解決,否則于朝廷安定無益。”
趙禹抿唇。
這也是事實。
紙上談兵,歷來是兵家大忌。
他有自信,但自信卻并非十足的把握。
如果沒有突厥的虎視眈眈,南苑平叛他領兵前去也沒什么。
現在的局勢下……
趙禹訕訕的收了聲。
一旁韋存道眼皮跳了兩下,眼角余光偷偷地瞟了顧懷章不知道多少回。
晉和帝其實把他那些小動作看得一清二楚,嘖了聲:“韋卿,你是兵部尚書,你怎么說?”
“臣以為若要派沛國公回遼東鎮守,防突厥趁機起兵,南苑平叛之事,不如交給小姜大人。”
顧懷章當下冷了臉:“元瞻尚且年幼,如何當此重任?他雖在幽州軍中歷練一年,但那都是小打小鬧,最厲害的時候,也不過是退五十敵寇,怎能與南苑叛亂相提并論?”
“可南苑歸順已久,況且當年被沛國公打的心服口服,時隔幾十年,兵力也未見得如何鼎盛。”
韋存道既然開了口,心里的顧慮反而都丟了出去。
他反駁著顧懷章,轉頭又叫官家:“如果說小姜大人不合適,當不起這個重任,官家恕臣狂妄直言,朝中武將,放眼望去,也沒有哪個是能當得起平叛重任的了!”
他這話有些過了。
有能力的人還是有的。
無非是這些年朝中安定,四境無戰火紛紜,太平日子過久了,朝中漸次形成武不思戰的局面。
即便是在幽州駐守過的將領,自幽州回京述職后,過的也是得過且過的日子。
安享太平富貴,再對比遼東苦寒,越發不肯大動干戈。
這才導致朝中武將青黃不接。
那些人,從前也是當得起朝廷棟梁四個字的。
經年累月,時間越久,反而越發不成氣候。
既然大家都是紙上談兵,都沒有實戰經驗,相比起來,他們在朝為官年資雖久,可就心性而言,還真不如姜元瞻。
顧懷章咬著牙:“元瞻今歲尚且不滿十七,若要以他為主帥,領兵出征,平南苑之亂,如何令軍中將士信服?
臣請官家三思。”
晉和帝瞇了瞇眼:“顧卿,樞密使府掌大鄴軍務,或是你與朕說說,何人領兵掛帥最合適?”
“臣……”
“兒臣以為,韋尚書的建議就很好。”
趙禹相當適時的又往外橫跨了小半步,把顧懷章所有反駁的話都給堵了回去。
晉和帝挑眉看他:“你也覺得姜家二郎合適?”
趙禹說是:“顧大人的憂慮雖也有道理,小姜大人的確年輕,但要說他都無法令三軍將士信服,朝中諸將,只怕也沒那個本事和能耐。
不滿十七又如何?昔年國公爺跟隨老國公皮甲上陣,沙場浴血之時,不也就是小姜大人如今這個年紀嗎?
小姜大人是家學淵源,單是沛國公府的名頭拿出來,生來便會令人信服三分。
南苑當年敗在國公爺手上,如今降而復叛,國公爺既要回遼東鎮守,不便出征,兒臣以為,小姜大人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請記住本書域名:biqiugege8。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biqiugege8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