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清貴為侯爵,依然在官場中人眼里不入流。
還是那個問題——性別,出身。
女子,不足以信,是這個社會的共識,想糾正,難于上青天。
出身,代表一個人的根基,楚清真的是浮萍,無根。
沒有家族依托,你就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
當你以為自己做的事情足夠令人尊你一聲“齊天大圣”,可在官場眼中,你不過是個“弼馬溫”。
一個臨洋侯算什么?費勁巴力掙來的也不過是個侯爵。
以前有個獸醫,只因治好軍隊戰馬流行的瘟疫,就獲封侯爵。
人家也得賜金冠、蟒袍、玉帶,榮譽也夠大吧?不還只是名獸醫,誰拿他當回事兒了?
人家還是男子呢,還是獸醫出身呢,不比你一個村婦出身的強?但只要無家族依托,就是連根蔥都算不上。
誰拿你蘸醬。
楚清越想越糟心,一口氣把整壺涼茶灌下肚,仍不解氣。
“咚咚!”楚壯的聲音又響起:“主子,懷恩縣士紳李逸派人送來拜帖。”
“主子,云開縣知縣夫人也派人送來拜帖……”楚麗又跑來報告。
接下來數日,幾乎每天都一大摞子拜帖、請帖。
多數是想上門拜訪的,也有邀請參加什么賞花宴的。
這些帖子背后,都隱藏一個或以上的姑娘,而他們的父兄,品階最高者為正六品。
楚清都生不起氣了,直慨嘆:“都是人精啊!巡按御史的動靜都在他們掌控中呢。”
自己家的人員沒得說,巡按御史講什么話不會外傳,巡按御史本人也沒必要自己去傳,那不等于給臨洋侯貼金?
那就只有可能是陪同在他身邊的懷恩縣衙的人給傳出去的。
而巡按御史最先到達淦州,各縣的縣衙恐怕都會派人關注,那么整個淦州府都跑楚清面前刷臉,也就沒啥不能理解的了。
“沒準兒淦州府的知府家也得派人來。”楚麗提醒道:“那時候您要不要見一見?”
楚清不以為然:“不會,你沒看么,在人家心里,我兒子就值六品以下官員的家庭,而且,人家還未見得上門說事兒,人家給張帖子等我上門呢。”
知府從五品。
正和楚麗說著話呢,楚壯又拿張帖子進來:“主子,淦州知府家管家送來拜帖,說知府夫人想帶女兒來拜訪。”
楚麗就看楚清,眼睛都不眨,分明想說:看,有六品以上的。
楚清就納悶兒:“不應該呀,我記得聽黃老他家老三說,這新任的淦州知府是從京里派下來的;
說他媳婦特會生兒子,成親就開始生,一連生三個兒子,然后累著了,休養了三年,又生一個,也沒說她有女兒。”
楚壯對此倒是知情:“這個我知道,那個黃大人后來說了,知府家里有兩個妾室,專門生閨女,一個兒子都沒生出來;
只是當時黃老大人不耐煩聽,拉著你去研究水車,估計你就沒聽全。”
楚清:“……那我兒子現在值一個從五品官員家的庶女了?”
趁小寶不在跟前,趕緊調侃調侃,不然沒機會。
那些小官們偷著樂吧,幸好小寶沒在跟前,不然他們不定得被坑成什么樣,最差也得是傾家蕩產。
*****************
京都,皇后寢宮。
“皇上,您真打算讓楚清的兒子今年就下場?”皇后輕手輕腳、輕車熟路、輕而易舉地幫皇帝寬衣,今日是十五,皇帝睡這兒。
“那小子學問不錯,”皇帝配合著皇后的動作抬胳膊仰脖子,他就喜歡皇后這樣干什么就是干什么的作風。
不像那些妃子,幫忙寬衣,她們還要扭腰擺胯展示身材,到底誰是主、誰是次整不明白嗎?
“那……真要讓昭華……”皇后猶疑道。
“怎么,你認為朕這主意不好?”皇帝問。
“臣妾不敢!”皇后忙說。
“哎,別慌,朕沒有怪你的意思,你怎么想就怎么說!”皇帝說道,他真沒有別的意思。
皇后把皇帝扶坐在到案幾邊,又給沏上一碗奶粉。
有奶粉方便多了,隨時可用,不然,在這炎炎夏日的夜晚,根本弄不到新鮮牛奶。
“妾是覺得,那孩子似乎還小,比昭華還小兩歲呢,”皇后說道:“這怎么照顧得了咱們的女兒?”
“咱們的女兒”,對于皇家來說,敢說咱們的兒子、女兒,只能是皇后,而如此說,也確實能讓皇帝以平常父親的心態考慮問題。
尋常人家,給孩子尋覓成親的人選時,都會選擇年齡相近、且男子比女子大上二、三歲。
這是因為人們普遍認為,女孩子要比男孩子思想成熟地早些,所以男孩子大些能懂事兒;且女孩子青春短暫,小上一兩歲,有利于小夫妻白頭偕老。
當然也有“女大三、抱金磚”之說,但畢竟是少數。
不過那只是尋常百姓家,皇家并不這樣想。
盡管皇后希望皇帝能有百姓的思維,但顯然不能成功,因為皇后自己都做不到。
所以皇后的思路比較“夾生”,或者說,比較不倫不類,但得到的結論卻與百姓一致——
既然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的女兒擇偶范圍大著呢,干嘛選個小孩子,回頭公主不得操心嗎?
“朕覺得昭華好像對楚家小子很有好感,”皇帝說道:“朕記得,昭華好像七八歲時就與那小子很說得來吧?”
這還真是。
皇帝這么一提,皇后就想起,小寶第一次隨楚清進宮,就與昭華打嘴仗來著。
那時候公主希望楚清母子能留下吃飯,小寶張嘴就同意,公主覺得小寶沒有征求他母親意見,小寶就反駁公主也沒征得皇后同意。
如此一想,皇后也樂:“還別說,那時候真像一對兒歡喜冤家”。
不過,皇后問道:“她們家畢竟出身不高,昭華畢竟是公主,給指一個如此出身的駙馬,怕是有損昭華的名聲。”
楚清也就一個村婦出身,把昭華許給小寶,豈不是都不如京都那些高門閨女嫁得好?
皇帝說道:“所以才讓那小子今年下場呢,到時候我會關照一聲,只要那孩子不交白卷,總能給提上個名次。”
皇后心驚——只要不交白卷就給提名次?皇上這是已經打定主意了?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