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這次進宮,老夫人是非常在意的。
萬瑾瀾一回府,便直接去了錦春堂。
老夫人細細問了入宮后的情況,萬瑾瀾一一回答。
翌日,宮中連發兩道圣旨,一道是給鎮國公府的,一道發往了端王府。
傳旨的公公來時,公府眾人才用過早膳。
“皇太后懿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聞鎮國公之女萬瑾瀾秀外慧中,品貌出眾,溫良敦厚,太后聞之甚悅,今齊王適婚娶之時,當擇賢女與配。
值萬瑾瀾待字閨中,與齊王堪稱天造地設,為成佳人之美,特將汝許配齊王為王妃。
一切禮儀交由禮部與欽天監共同操辦,擇良辰完婚。
欽此。”
宣旨的公公面部帶笑,“萬姑娘,接旨吧。”
萬瑾瀾接旨后,公府所有人也都起身。
“公公跑這一趟也辛苦了,不若在府中喝點茶。”
沈卿著翠文姑姑給了宣旨的公公一個荷包。
公公笑瞇瞇的接下了,“喝茶就免了,太后那還需要咱家,咱家還得回宮。待齊王殿下與萬姑娘成婚時,咱家可得來討杯喜酒喝。”
沈卿笑道:“這是一定。”
“太后娘娘喜歡萬家姑娘,特賞賜玉如意一柄,頭面三套,錦緞二十匹,溫泉莊子一個。”
公公身后的小太監們將端著的用紅布蓋著的木盤交給公府的下人。
待人走后,萬瑾瀾拿起溫泉莊子的地契看了看,竟然在皇城北邊呢,看樣子是離北宮不遠。
二夫人林氏心中酸溜溜的,覺得沈氏真是好命。
明明出身商戶,卻嫁入公府做長媳。
生的兩兒一女,兒子爭氣就算了,女兒的婚事,這滿府都沒有比齊王更好的了。
萬秋雨恍恍惚惚的。
這兩日她向趙姨娘打聽了,知曉了去歲萬瑾瀾在華嚴寺周圍掉下山崖的事。
她心中慶幸,那封信送的及時,不然,現在萬瑾瀾也不會和齊王扯上關系。
萬秋雨現在有些幸災樂禍,因為萬瑾瀾注定要做寡婦了。
萬瑾瀾隨意一瞥,就見萬秋雨正看著她微笑,那眼神奇奇怪怪的,她微微皺眉。
萬秋雨上前無比誠懇的說道:“恭喜三妹妹了。”
公府氣氛還算和樂,皇后的娘家王家,王明慧在接到圣旨時面色卻說不上好。
王家自是全力支持皇后所出的安王,皇后也和王家通過了氣,將王明慧嫁予端王,只是為了占住他王妃的位置,避免端王得到妻族的助力。
王家全家都知道為什么,王明慧自然也知道。作為被舍棄的那個,她能開心的了?
不說王明慧,這樁婚事的另一位當事人,蕭明環也是不怎么高興的。
他為自己的婚事籌謀,先是看中了萬瑾瀾,結果萬瑾瀾被賜婚給了齊王;后看中了武寧侯府的嫡女宋韻,宋韻被賜婚給了六皇子,他徒勞一場,為他人做了嫁衣。
如今,這皇后的侄女,聽起來是不錯,但對他,完完全全是一點用都沒有!而且,王明慧的名聲還有瑕。
蕭明環捏緊了拳頭。
萬貴妃如今與他并不親近,這也讓他非常上火。
山不來就他,他便去就山。無論內里如何,他與公府的關系,在外人面前,得是緊密的。
自從賜婚圣旨下后,萬瑾瀾的心安定了不少。
比起京都其他世家子弟,齊王位高,相貌俊朗,在宮外有王府,不用和婆母同住,府內也沒有其他長輩,這樣的夫婿,從各方面來說,她都是很中意的。
如今親事已定,她再也不用想祖母會給她定下什么樣的親事了。
又過了小半月,到了殿試的日子。
饒是萬知景這么心大的人,在殿試前一晚近乎一晚緊張的沒睡。
對于萬瑾瀾來說,她不過和祖父下了兩盤棋的功夫,還沒到用午膳的時候呢,萬知景就從宮里回來了。
萬知景還一副魂游天外的樣子,感覺走路都打飄呢。
老國公拿起長矛就刺了過去。
萬知景“嗷”了一聲,氣憤的喊道:“祖父!”
老國公中氣十足,“來陪老夫打一場。”
萬知景心中叫苦,他哪是祖父的對手。
待結束后,萬知景累的哼哧哼哧的,不過先前忐忑的心也消失了。
“兄長,你自我感覺如何啊?”萬瑾瀾問。
她的好姐妹方碧渠的兄長方修可是連中三元,也是此次狀元郎的熱門人選。
安陽還說,貴妃姑母都著人打聽起了方修。
自古以來,榜下捉婿的可不算少。
方御史是言官,還是言官中人嫌狗憎的翹楚,曾經的方修婚事說的可不算順利,自他連中三元后,方家的門檻都變的香了起來。
萬貴妃也打聽了方修,不過露了些苗頭,安陽公主聽到了動靜,還偷偷出宮去見過方修,見方修容貌“敦厚”,看起來是個木訥的,那心啊,就死了一半。
萬知景抹了一把額上的汗,從宮中出來后噗通噗通的心跳也緩了下來。
“應該,還行吧。”萬知景沒將話說的太滿,但關鍵是他真的自我感覺太好了,所以今個回來的時候腳步還發飄,也沒個真實感。
過了兩日,便到了放榜的日子。
當日萬瑾瀾和萬瑾玉早早的一起坐著馬車出了門,本以為來的很早了,卻根本就擠不進張貼榜單的地方,這里說句人山人海都不為過。
好在兩人早有準備,在望江樓定了個雅間,立在三樓的窗前,正巧可以看見狀元和高中的進士們游街的場景。
萬知景的小廝早早的就去承天門的宮墻前等著了,待榜單一貼出來,就見一甲的第三行,正是他們少爺的名字。
小廝鞋都被擠掉了一只,嘴卻咧到了耳后跟,一路激動的說“中了,中了,探花郎,我們少爺是探花郎!”
萬瑾瀾在外圍留的有仆人,待收到消息傳到望江樓時,萬瑾瀾和萬瑾玉高興的抱成了一團。
萬瑾瀾沒想到啊,她兄長這么爭氣,比鄉試會試的名次還好。
鎮國公府內,老夫人差點喜極而泣。
公府是將門,但太平年間,文人的地位總比武將高,老夫人生了三個兒子,只有老三有點讀書的天賦,卻也沒在科舉上有什么建樹,就連入仕,還是靠著門蔭,未來前程么,也是一眼就能看到頭。
家中孫輩,二房林氏的嫡長子不錯,雖是三甲吊車尾的進士,但好歹也是正兒八經科舉考上的。
現在,終于又出了一個讓她揚眉吐氣的孫子。
老夫人這心啊,可真是欣慰的都快飛起來了。
要不是她上了年歲,今日也非得去看狀元游街呢。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