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父可敵國小說>父可敵國最新章節列表 >父可敵國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父可敵國-第一四零六章 茶馬交易會
更新時間:2024-06-24  作者: 三戒大師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兩宋元明 | 父可敵國 | 三戒大師 | 小說在線閱讀 | 明智屋小說網 | 三戒大師 | 父可敵國 
正文如下:
其實大明是不允許進行私人茶馬貿易的,根據《大明律》規定,私茶出境與關隘失察者,并凌遲處死。

朱楨的妹夫歐陽倫,就是因為販私茶被朱老板賜死的。

但是單就商業方面,我大明絕對被挫宋吊打。明朝官方壟斷茶馬貿易的效果極差,貿易額不足宋朝的十分之一。

而茶馬貿易又是繁榮云南的根基。朱楨便采取了變通的方法,在云南茶馬司之外又設立了云南茶馬交易總會。

其實兩者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都以顧元臣為首。跟官方對接時,他是茶馬司提舉。在商人面前時,他就是茶馬交易會的會長。

顧元臣在蘇州時就扮演過類似的角色,很清楚王爺這套玩法,側重點其實是在后者,前者不過是個幌子罷了。

而且他深知,貿易最重要的就是貿易額,只要規模上去了,其他的都好說。所以他上任之后,一直就致力于擴大茶馬貿易的規模,其中很重要一項,就是將原先的茶馬互市,改為了茶馬交易會。

所以朱楨肯定得支持他。

兩天后,第三屆昆明茶馬交易會在昆明城東門外的大校場上舉行。

這天天公作美,萬里無云,交易會場上人頭攢動,各族齊聚。除了占大多數的漢商外,還有白族、傣族、苗族、羅羅、藏族打扮的夷商,甚至還有印度、大食、南洋來的番邦商人……加起來得有一兩萬人。

正式開始前,還有個簡單的開幕式。

先是一段帶有濃郁漢家特色的舞獅表演,然后顧元臣登臺舉行開幕式,恭請王爺上臺致辭。

朱楨在萬眾恭迎中,登上了會臺,發表了簡短有力的講話。他首先代表云南官方對前來參展的客商表示熱烈歡迎,向他們保證,會提供一個安全、公平、廉潔的交易環境。最后預祝他們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他的發言十分的接地氣,但效果奇佳,立馬就贏得了異族番邦的商人的心。他們紛紛向朱楨這位云南的庇護者,致以最高的敬意。

對商人來說,說一千道一萬,都沒有那六個字更能打動他們的心。

胡泉是服氣了,王爺這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事,已經爐火純青了,而且最神奇的是,他每次都會讓對方覺得,王爺是在掏心掏肺對自己說話。不知不覺就對他死心塌地了……

儀式最后,朱楨敲響了銅鑼,宣告交易會正式開始!

交易會開始后,商人們便各就各位,朱楨也來到臺下的貴賓休息廳。

馬和趕緊為他脫掉那身惹眼的袞龍袍,換上普通的平民服飾,以便王爺逛一逛交易市場。

雖然朱楨這個塊頭擺在那里,隱身效果并不好。但今天在場的都是腦筋靈光的商人,看到他這身打扮,就知道王爺這是不想被圍觀,應該就不會往他身邊湊了。

朱楨一邊更衣,一邊對侍立一旁的顧元臣笑道:“今天這個展會規模,本王是沒想到的。”

“是啊,當初我們也沒想到。”顧元臣感慨道:“第一屆的時候,純屬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來的人也不算多,攏共兩千多客商,五十多個攤位,基本上都是我們請來的合作伙伴。”

“但效果卻出奇的好,當時參會的商人,都大賺了一筆。他們從交易會上獲得了遠超從前的選擇余地,可以挑選真正適合目標客戶的商品。沒來的競爭對手哪能比得了?自然被他們殺了個丟盔卸甲。”

“于是去年辦第二屆的時候,參會的商人一下子就翻了翻,成交額更是提高了五倍。”顧元臣自豪的稟報道:“短短十天的交易會,成交額達到了兩百萬兩之巨!”

“那還真不錯。”朱楨贊嘆道:“已經遠超元朝,快趕上宋朝的水平了。”

“今年參會的商人又在去年的基礎上翻了一番,參展的商家也增加到了三百家,不出大的意外,肯定能超過宋朝的水平了。”顧元臣信心滿滿的說道。

“超過宋朝那是必須的,當時只是單純賣茶買馬,而我們可是百貨皆售,這有法兒比嗎?”朱楨笑道:“讓你說的心癢癢,走,咱們出去逛逛去。”

“王爺請。”顧元臣趕忙頭前帶路。

一出了貴賓廳,外頭一下子就喧鬧起來,就像進了個大市場一樣。

其實交易會場也就是個大市場,每一個商家的展臺,就是一個支著棚子的攤位。那些游走其間的商人,就是看貨買貨,討價還價的顧客。

只不過這里只批發不零售,單筆的交易額可能就超過一個普通市場全天的生意了。

朱楨打眼一看,參展的商品還真是琳瑯滿目,除了必須唱主角的茶葉外,還有絲綢、瓷器這兩位搶戲高手。此外各色布匹、水粉胭脂、珠寶玉石、針頭線腦、鍋碗盤碟……還真是應有盡有。

雖然仔細一看,確實都比內陸的商品要低一個檔次,但這些都是云南本地生產的啊!

為了擴大交易會的影響,更為了帶動各地的工商業發展,朱楨給各府都下達了參展任務。要求每個縣至少要派出一個參展攤位,上不封頂。

而且不是派了就算完,因為所有報名的商戶都要經過茶馬總會的審核,確定商品的質量和數量,不會砸了交易會的牌子,才會撥給攤位。

交易會后,還會根據其貿易額、利潤率等指標進行打分排名,成績將直接記入地方官的年度考查中。

老六在云南考績嚴格,官員升降全看考核。這一手可要了親命了,這下知府知縣們哪個敢不重視本地工商業發展?

當然朱楨不光為難他們,也為他們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朱老板答應的五萬工匠,送到云南之后,第一時間就分配了下去。

地方官們把分到的工匠當成了香餑餑,給錢給人給場地,讓他們全力發展本地的手工業。然后選出最好的幾家,派來省城參展。不管排名怎么樣,對當地經濟的帶動,都是顯而易見的。

(本章完)

如有侵權,請聯系:(##)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