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這爛慫截教待不下去了小說>這爛慫截教待不下去了最新章節列表 >這爛慫截教待不下去了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這爛慫截教待不下去了-第463章 太清話三尸
正文如下:
混沌海中傳出一聲冷喝。

這是通天教主的聲音,無比的冷厲兇狠。

他緊握著手中的青冥劍,周身誅仙四劍齊震,爆發出無量天道殺伐之力。

頃刻間,這方大千世界虛空爆碎。

空間碎片摩擦中發出凄厲的聲響,如同萬古厲鬼長嚎。

“轟隆隆!”

兩股圣人之威在激烈碰撞。

符紋迸濺,無數大道法則的碎片上下翻飛,猶如穿花蝴蝶般。

元始天尊略微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收回了三寶玉如意。

“怎么,這就認慫了?”

通天教主察覺到元始天尊的遲疑,有些興趣缺缺地撇了撇嘴,然后握著青萍劍一劍揮出,直接將混沌珠內的大千世界破開,然后揚長而去。

元始天尊也沒有去追,只是目送通天遠去。

隨著混沌珠內的世界破滅,地水火風噴涌,使得這方大千世界重新回歸到混沌狀態。

元始天尊淡淡一笑,頭頂上的諸天慶云也消失不見。

他重新出現在昆侖山上空,然后遠處便有一條九龍沉香輦緩緩飛來,載著他前往大羅山,去面見太清圣人。

大羅山位于南贍部洲西北部,乃是洪荒一等一的福地。

此地仙峰巔險,峻嶺崔嵬,坡生瑞草,地長靈芝。

怪松盤古頂,寶樹映沙堤。

山高紅日近,澗闊水流低。

此刻在玄都洞八景宮中。

太清圣人穿著一身素色道袍,頭發挽起,插著一根木簪子,正端坐在蒲團上,一面默誦道經,一面煉制九轉紫金丹。

三清雖然都是拜鴻鈞道祖為師,但三清各有所長。

上清通天教主擅長陣法一道,玉清元始天尊擅長煉器之道,太清道德天尊擅長煉丹之道。

在參悟大道之余,這位太清圣人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煉丹上。

他所煉制的丹藥在洪荒被譽為是絕品神丹。

每一顆都能引得無數仙神爭相競逐。

此刻他正在煉丹的關鍵時刻,忽的心神一動,有種心血來潮之感,喚來兩個看火扇爐的童子道:“有貴客登門,你們兩個去門口迎候。”

兩個童子對視了一眼,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一溜煙跑了出去。

片刻后,兩個童子又跑了回來,恭恭敬敬地道:“啟稟老爺,二老爺來了。”

這時,一陣渾厚的聲音從門外傳來。

“見過兄長!”

太清圣人睜開雙眼,只見元始天尊已經站在門口,正神情凝重地朝著他望了過來。

“你們兩個退下吧。”

太清圣人望著兩個童子輕聲吩咐道。

“是,老爺。”

兩個小童子連忙躬身告退。

“這么著急過來見我,可是出了什么事?”太清圣人站起身來,望著元始天尊道:“若有時間的話便先進來說話吧。”

說罷,他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

元始天尊略一遲疑,還是走進了太清圣人的大殿中。

兩人分別盤坐于蒲團上,太清圣人這才開口問道:“說吧,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此事說來話長,我如今還未想好該如何說與你聽。”

元始天尊說話時,眉頭微微皺起,似是在斟酌著該如何與其訴說。

“無妨!”

太清圣人笑了笑,道:“有什么話你直說便是!”

元始天尊想了想,還是決定從源頭說起。

他從通天教主打上門的事情說起,把自己的遭遇詳細地說了一遍,包括他對通天教主此前這種狀態的猜測,以及放任后者破開混沌珠內的大千世界,然后揚長而去的事情都沒有隱瞞。

“什么?”

一貫平靜淡然的太清圣人聽到事情經過,也是不由得驚呼出聲。

他的眼神閃爍不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片刻之后,他抬起頭疑惑道:“通天師弟乃是天道功德圣人,雖然未曾徹底斬出三尸,但以他的道行怎么會突然被惡尸反噬?甚至連他的本心也被惡尸壓制?

此事當中必定還有其他隱情!”

元始天尊點點頭,道:“吾也是這般覺得。他此次是去往天外混沌,為他那個徒孫奔走,結果回來后卻反而要追殺那個余元!

若非那余元滿肚子壞水,把通天引到了昆侖山,加上他又有混沌鐘護身,只怕已經隕落在通天手下了!

這里面究竟是怎么回事,恐怕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太清圣人嘆了口氣,臉色頗為復雜。

“世間生靈,不論是凡俗之流,亦或者是仙神之種,甚至是我等圣人,皆有貪癡嗔三毒,同時也有真善美三德!師尊所傳的斬三尸之法,便是當修煉到一定境界時,便可凝練貪癡嗔三毒為惡念之體,凝練真善美三德為善念之體。

不論善還是惡,都是我們自身的一部分。

斬卻善惡二尸,能夠讓我等明心見性,得見大道,同時也更能看清自身的執念。

最后再將本我斬出,使自身親和大道,無欲無求,無善無惡,只剩下一顆道心通明澄澈,最終證道成圣。

可惜,除了師尊他老人家外,再無一人能夠走到這等境界。

即便是我,最終也還是選擇了功德成圣的道路。”

元始天尊深有同感地點了點頭。

當初他們同修斬三尸證道之法,太清圣人便是遙遙領先,善尸、惡尸、本我尸盡皆斬出,可是在最后的證道一環卻是毫無頭緒,最終在女媧娘娘造人成圣之后,他又明悟了功德成圣之法。

在幾經盤桓之后,他最終還是放棄了斬三尸證道之法,選擇了功德成圣的道路。

“善、惡、執念乃是構成生靈靈魂的重要因素。”

太清圣人繼續說道:“當初,師尊講道之時,吾曾有感于眾生之多艱,于是選擇游歷洪荒,用雙腳去丈量世間每一寸土地。

后來,我發現眾生的惡念太過深重。

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無論吾怎么去引導他們,可他們最終還是會越走越偏。

弱小者軟弱自私,強大者傲慢貪婪。

良善者被人欺壓,邪惡者肆無忌憚。

吾游歷洪荒之時看到有太多的強者為禍世間,便想著以惡制惡,用武力去阻止他們,以免生靈涂炭。

然而,吾最后卻發現這一切都是徒勞的。

因為眾生的惡念根本不會消失,只會不斷膨脹和轉移。

當弱小者成為強大者,善也就成了惡。

有強權的地方就會有欲望,有欲望的地方必然會有邪惡滋生。”

說到這里,太清圣人的聲音變得低沉,臉上的表情也更加凝重。

“那時吾便想著也許有一種方法可以讓眾生不再受善念與惡念的困擾,那就是讓他們所有的一切都得到滿足,永遠沉浸在歡愉之中,所有人都一樣,這樣就不會再有強大弱小之分,也不會有貪婪、懶惰等等惡念產生。”

聽到這里,元始天尊忍不住瞪大了雙眼,驚訝地道:“這不是西方教所謂的極樂凈土嗎?”

“不錯。”

太清圣人淡淡地道:“吾也曾經走上過這條道路。可是吾最終卻發現那些生靈非但沒有如預想中那樣歡愉,就連他們的欲望也沒有得到滿足,反而一直渴望更多的東西。

這是因為他們內心深處始終有一個‘自我’在作怪,這個‘自我’會無限膨脹,永遠無法滿足。

可是這個‘自我’吾卻無法將他們泯滅!

因為一旦沒有了‘自我’,這些生靈就已經不再是真正的生命,而是一樣器物!”

聽完太清圣人的話,元始天尊若有所思地看著他道:“難怪兄長會舍棄了只差最后一步的斬三尸證道之法,在最后關頭改走功德成圣的道路。

那時候我和通天還難以理解兄長的決定,只當你是因為看到女媧師妹先一步證道成圣,所以才心有不甘……現在看來,卻是我小瞧了兄長。”

太清圣人輕聲嘆氣道:“斬三尸之路,吾的確是走不通。斬去善、惡二念吾尚可接受,但吾卻難以接受斬去本我……沒有了自我的話,我還是我嗎?”

“嘶”

元始天尊忽的倒吸了一口涼氣,驚訝地望著太清圣人道:“照兄長的意思,師尊他老人家……”

未等他說完,太清圣人便搖了搖頭,“不要胡思亂想。”

元始天尊心潮起伏。

他又怎么可能不胡思亂想?

這些事太清圣人此前不曾與他說過,他于斬三尸證道之法上的修行也跟通天差不多,都是斬二尸的水準,并且在證道成圣之后也都散去了善惡二尸,使得善念惡念回歸自身。

換句話說,他對斬三尸證道之法并沒有太清圣人那么精深的領悟,他并不知曉最后需要斬去自我!

假如太清圣人沒有說謊,并且他對斬三尸證道之法的判斷是正確的話,那么豈不是說開創了斬三尸證道之法并且成功證道成圣的鴻鈞道人已經把“自我”給斬沒了?

不對!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那他應該會像太清圣人所說的那樣,成為一個沒有自主意識的“器具”!

可是他們之前數次前去紫霄宮,所見到的鴻鈞道祖依舊和證道成圣前一樣。

當然,說一樣也不準確。

因為鴻鈞道祖成圣后不久便以身合道,成為了天道的一部分。

某種意義上來說,鴻鈞道祖就是洪荒天道,洪荒天道就是鴻鈞道祖!

他讓洪荒天道變得更加完善,并且還有了意識。

元始天尊心中念頭紛呈,最后化為一道晦澀難明的眼神望向太清圣人。

“兄長,眼下這種情況,你我可要去往紫霄宮走一趟?”

“為何要去紫霄宮?”

太清圣人反問了一句,在元始天尊疑惑的目光中顯得異常淡定,微笑著道:“該干嘛干嘛,這天塌不下來的。”

元始天尊聞言皺眉。

太清圣人臉上還是那一副淡然自若的表情,仿佛天塌下來與他毫無關系。

元始天尊忍不住嘆息道:“兄長果然是看得開啊。”

頓了頓,他又忍不住問道:“自從師尊他老人家降下法旨命三教議封神之后,吾便再也未曾感應到天數變化,不知兄長你是否也是這般?”

這是他一直藏在心底的秘密,今日難得吐露出來。

畢竟對他來說,他所追求的便是順天應道,闡述天理。

闡者,教化也!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余;闡之道,便是順天道而教人道。

天道即我道,天心即我心,我意即天意!

闡教所行之道,絕非充當天道傀儡,而是掌握天道的最終話語權。

天道為何?

我闡教說了算!

但這是最終大道,眼下他仍需揣摩天意,順從天心,從而立于不敗之地。

可是這一段時間內他卻再也感應不到天數變化。

一開始他只當是量劫劫氣彌漫天地的原因,但此刻聽到太清圣人的一番話,再加上通天教主身上的變故,他心中難免多了些想法。

“所謂天數,就是天道意志!”

這時,太清圣人淡淡地道:“天地初開時,天道并不存在,只有‘道’依附于天地而存在。后來天道慢慢誕生,乃由‘道’所衍生,因此天道意志即‘道’的意志。”

說到這里,太清圣人輕輕嘆了一口氣,“你的闡之道,便是要順天應命,做天道認可的‘天道代言人’嗎?”

元始天尊微微頷首,沒有說話。

太清圣人繼續道:“天心難測,天威難明,若是天道意志時刻在你我等圣人的掌握之中,便等于是失去了所有的手段,不再具有任何的威懾力。

到那時候,天道還是那個至高無上的天道嗎?”

“這……”

元始天尊心思急轉,只覺得今日收獲頗豐。

看來因為通天身上發生的事,讓一貫淡然的太清圣人也難得地吐露出不少奧秘。

即便高傲如他,也不得不暗暗嘆服。

這位兄長不愧為三清之首,同時也是六圣之中最強大的存在。

雖然有些不愿意承認,但元始天尊還是明顯地在自己和這位兄長之間感受到了差距,而且好像還不小。

想到這里,元始天尊望著太清圣人正色道:“今日多謝兄長指點迷津。眼下大商即將覆滅,通天也出了意外,正是完成封神大業的最好時機。

吾想趁著截教內亂,盡快完成封神一事。

待周待商興之后,再以盤古幡和太極圖鎮壓洪荒,再以諸天正神之靈氣布護三界,這樣想來便可以一舉肅清量劫劫氣,讓洪荒恢復清明盛世。”

“大商國祚還有數十年,你想要提前伐的話,只怕未必是件善事。”

太清圣人眉頭微皺,淡淡地道:“不過眼下截教群龍無首,對你而言的確是個難得的機會,如此也可避免闡截兩教魚死網破……只是通天返本歸元之后,怕是要再與你做過一場。”

“他那截教藏污納垢,理應入劫!”元始天尊正色道:“吾此舉也是為盡快化解量劫,梳理劫氣,他若理解不了的話,吾便領教一下他的誅仙劍陣又有何妨?”

太清圣人聞言目光微微一閃,望著元始天尊道:“師尊曾有言,誅仙劍陣非四圣齊至不可破,莫非你已經爭取到了西方二圣?”

“全都瞞不過兄長!”

元始天尊微笑著作揖一禮,正色道:“倘若那通天當真不識好歹,擺下誅仙劍陣的話,到時還請兄長能夠助我一臂之力。”

他說這話時神情滿是決然,絲毫不見猶豫。

顯然已經推演了不知多少次,早已經算好了一切。

同時也可以說是早已經下定了決心!

即便是伙同西方二圣這兩個外人,他也要擊敗通天!

“唉……”

太清圣人默然片刻,有些無奈地嘆了口氣,最終還是點了點頭,“伐商之時若有困難,到時吾會派人相助。”

元始天尊聞言頓時面露喜色,“那就多謝兄長了。”

兩位圣人又閑聊了幾句,然后元始天尊便借故告辭離去。

很快,他便回到了昆侖山玉虛宮中。

此刻闡教一眾弟子都被通天教主那一番大鬧給驚動了,忐忑不安地圍在玉虛宮周圍,不少弟子臉上都掛著焦急之色。

直到看見那一輛九龍沉香輦從天而降,眾弟子才放下心來,一齊圍上來作揖行禮。

元始天尊也沒有對之前的事去解釋什么,只是淡淡地提醒了一句,伐商之戰即將開始,讓眾弟子各自前去準備。

一眾弟子雖然不知道為何會突然提前,但見他沒有多說的意思,便也沒有多問,紛紛行禮后告辭離去,按照他的吩咐前去準備。

元始天尊回到玉虛宮中,立刻招來了白鶴童子,命其前往西岐傳令。

白鶴童子得令,立刻駕起祥云,往西岐方向飛去。

不多時,一只白鶴從天而降,落在了西岐城外的山道上,雙翅展開,迎風而立,有足足四五丈高。

百姓們見狀只當是祥瑞,驚喜連連。

只見白鶴口含玉簡,鳴叫了兩聲,然后徑直飛入了西岐城中。

此時的西岐丞相府之中,闡教圣人坐下最小的弟子姜子牙正在帳中執筆書寫,撰寫關于軍伍改革的方案。

姜子牙,亦作姜尚。

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輔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

舜、禹時被封在呂地,所以又稱呂尚。

他出世時,家境已經敗落了。

不過好在他福緣不錯,為人也聰慧,被一個路過的闡教門人看中,帶回了昆侖山學道,然后又意外被元始天尊看中,一躍成為了圣人弟子。

這等奇緣,縱觀古今也難尋同例。

不過姜子牙雖然算得上是一步登天,但他心中也苦惱不已。

因為他拜師之后,那位圣人并沒有教他怎么修道煉丹,只是讓南極仙翁隨意地教了他一些粗淺的采氣功夫,反倒是把一大堆兵書韜略丟給他去看。

他在昆侖山的日子里,大半的時間不是在修道,反倒是學習兵法,學習治國。

一開始他還很納悶,心說自己一個圣人弟子,學這些東西有什么用?

沒想到沒過多久,他便被那位圣人師尊派下山,命他前來西岐輔佐西伯侯姬昌。

姜子牙自是不敢違逆圣人法旨,不過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他借著自己無名無分,連那西伯侯姬昌長啥樣都不知道的理由,跑去渭水之濱磻溪過起了隱居的生活。

每日里通過砍柴、釣魚換些吃食,閑下來就采氣修煉,日子過得倒也是快樂自在。

只是沒過多久,便有關于他的傳言流出。

說他是天降大賢,在世仙人等等。

恰巧那位西伯侯姬昌是個求賢若渴的君主,聽聞這里有隱居的大賢,便借著打獵的名義前來尋訪,然后便遇到了姜子牙。

一見之下,姬昌便認定姜子牙就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

姜子牙見狀,便知這是天命使然。

輔佐大周取大商而代之就是他的使命!

是以,他也欣然接受了西伯侯姬昌的邀請,成為了西岐丞相,總攬大權后便立刻大刀闊斧地施行改革。

他輔佐姬昌積善修德,明道行仁。

對外促使姬昌聯絡對大商不太滿意的其他諸侯國對其納貢,從而使得剛剛登基商王帝辛對西岐放松警惕;對內則定愛民之策,行惠民之事,積極提倡生產,訓練兵馬。

他還推行尊賢尚功的政策,對通過考核符合選賢標準的人,不分親疏用其所長,最大限度發揮他們的積極創造性。

簡單來說也就是選拔有才能的人做官。

這一“任人惟才”的政策打破了西岐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尊尊親親”的思想束縛,引來了不小的反噬,不過都被他力排眾議全都壓下。

這樣的政策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在短時間內便吸收了大批其他部族的人才加入到西岐,讓他們在國家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在姜子牙執掌西岐的數年時間里,整個西岐的國力蒸蒸日上,人口、兵力領地等等都以極快的速度增長著。

他還建議西伯侯姬昌行使諸侯之長的權利,討伐那些不尊號令的諸侯,進一步樹立起自己的威嚴,使得周圍的諸侯全都暗中投靠向西岐。

“師叔!”

闡教最重視禮法,雖然白鶴童子道行高深,而姜子牙連仙道都沒修成,但白鶴童子見了姜子牙之時,還是第一時間行禮參拜,口中道:“啟稟師叔,弟子奉掌教老爺法旨前來,命師叔您立刻整兵備戰,以最快的速度討伐大商!”

“討伐大商,現在?”姜子牙不由地愣了一下。

按照他的計劃,現在可還遠不是討伐大商的好時機。

況且上次那位圣人師尊命白鶴童子給他送來四不相時,還說過要挑起大商和臨渙關之間爭斗,好讓西岐坐收漁翁之利的。

這才過去多久,怎么就改變策略了?

而且還這么急切?

不過白鶴童子想來是不會在這件事上說謊,或者傳錯信息的。

現在掌教師尊命他盡快討伐大商,應該不會是無的放矢才對。

念頭至此,姜子牙望著白鶴童子好奇地問道:“掌教師尊可有說過原因?”

“回稟師叔,掌教老爺并未提及原因,只是讓我來告訴您一聲,命您起兵征討大商!”白鶴童子搖了搖頭,有些遲疑地道:“不過……”

“不過什么?”

姜子牙好奇地問道。

白鶴童子猶豫了一下,還是正色道:“師叔也不是外人,弟子便與你說吧。掌教老爺在命我來傳令之前,那截教的圣人老爺曾到過咱們昆侖山,好像還跟掌教老爺打了一架……”

他將自己看到的簡單說了一遍。

這也不是什么秘密。

畢竟當時動靜太大了,基本上昆侖山主峰方圓數萬里之內都能夠聽得一清二楚。

“原來是這樣……”姜子牙沉吟良久,正色道:“眼下那商王帝辛自從逼反了翼州候,強娶蘇妲己之后,越發的荒淫無道了,天下八百路諸侯怨聲載道,我也有所耳聞。

現在出兵伐商倒也不是不行。

只是西岐距離那大商千里迢迢,大軍跋山涉水,需要耗費大量糧草輜重,若是遇到大商主力大軍,怕是難以抵擋。

況且據我所知,大商如今可是有接近五十萬大軍,駐扎在朝歌附近,隨時可以支援前線,我們西岐目前只有兵車三百輛,勇士三千余,甲士四萬五千人,騎獸一萬五千頭……

就算再算上麾下那些諸侯的大軍,也湊不齊十萬之數!

兵力差距如此之大,如何能是對手?”

“師叔有所不知,掌教老爺早已有了安排。”白鶴童子正色道:“大軍每到一處關隘,自會有人前來相助。”

“原來如此。”姜子牙會意地點了點頭。

他知道伐商封神乃是闡教大業,并非是他一個人的事,有些事情并不需要他去操心。

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分內事就行了。

其他的事情,他的圣人師尊必然早就已經安排好了。

至于十萬大軍能否直搗黃龍,攻下朝歌,那已經不是他需要考慮的事情了。

就像是那臨渙關以三萬新訓練的士兵,抵擋大商三十萬精銳一樣。

再怎么不可能的事情,在外力的介入下都是有可能發生的。

話雖如此,但姜子牙心中還是有些不太平靜。

他感覺還是太過于倉促了。

西岐的國力還不足與大商抗衡。

況且鷸蚌相爭,容易讓漁翁得利啊!

(本章完)

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網站閱讀,,!可以使用、→閱讀開啟瀑布流閱讀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