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被糙漢猛掐腰,我在七零年代閃婚了!小說>被糙漢猛掐腰,我在七零年代閃婚了!最新章節列表 >被糙漢猛掐腰,我在七零年代閃婚了!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被糙漢猛掐腰,我在七零年代閃婚了!-第171章 上鉤了
正文如下:
張同志沒想到出來吃頓飯遇到一位小同志,居然還能接觸到這樣的信息。

“小韓,不瞞你說,我就是我們縣里負責農業的主管領導。如果我想引進這項技術,可行嗎?”

韓摯聽到這話,點了點頭,“可行,當然可行!我們那地方的條件并不比你們這邊好,也相當惡劣。”

“張同志,您既然是負責農業這方面的工作,那您手下一定有擅長農業技術的同志。”

“當地的同志了解你們當地的情況,再去我們村那邊學習這些技術,摸索出來,能讓當地老百姓增收,居民的菜籃子也更加豐富。這是相當大的政績!”

張同志越聽越覺得有道理,他今年剛四十,如果有拿得出手的政績,就能夠更進一步。

如果沒有,就卡在這個位置上不去。

“小韓,你說得有道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樣吧,等我吃完面,咱們再好好聊。”

韓摯聽到這話,面上有幾分為難,“張同志,我這還要去酸棗子溝見我大姐呢!”

張同志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現在已經下午兩點半點,到酸棗子溝,要七八個小時!現在不到六點就天黑了!”

“趕夜路,非常不安全。待會我安排你住我們縣的招待所,明天一早,我派人趕著劉車把你送過去!”

韓摯就等著張同志這句話了,今天太巧了,真有人上鉤。

有當地人幫忙,他想把大姐和二姐調走的難度就降低了。

韓摯面露感激,從包里掏出自己的介紹信,“謝謝張大叔,這是我的介紹信。”

張同志仔細看了看,也看到了韓摯的獎狀,還有另一份報紙,“小韓,這報紙上是你吧?”

韓摯點頭,笑著說:“是我,是我青山縣宋家村的知青,我也參與了村里的各項建設,跟著老支書,一起拍了照片,上了報紙。”

“這是我最珍貴的東西,這次來見我姐姐,我想給姐姐看看,我這個弟弟出息了,不用他擔心。”

張同志聽到這話,更加不懷疑韓摯的身份,等明天去酸棗子溝,找到韓摯的姐姐,那就更加確定了。

“年輕有為,真不錯。”張同志笑道,一邊吃面條,一邊跟韓摯聊天。

吃過飯,還專門把韓摯送到縣招待所,也確認了張同志的身份。

招待所的人認識張同志。

張同志找到兩個信得過的手下,開始琢磨這事情。

反正冬天了,貓在家里,也沒事兒,不如出去走走,看看。如果能有成果自然最好,沒有也只不過少點差旅費。

“領導,您不能走,我去。”小吳沉聲說,“我帶個技術員過去,我們在那邊學習。”

“回來之后,咱們可以小范圍弄大棚,如果成功了,咱們再推廣。雖然慢一點,但靠譜。”

張同志點頭,“行,這幾天,你準備一下。等這個韓摯同志離開,你和小徐一起過去考察。”

小吳應下,“是,領導。”

第二天一早,張同志也跟著一起回酸棗子溝。

現在這個年代,對人們的出行,管理很嚴,所以遇到騙子的概率很低。

尤其是韓摯這樣來當地尋親的,騙人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早上趕路,驢車上有厚厚的草墊子,好在都是新換上的,干凈的,沒有異味。

一路上,張同志又問了一些有關大棚平菇的事情。

韓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張同志,其實我們村里還有一項村集體產業,那就是養豬。”

張同志笑笑,“我們這邊也養豬,家家戶戶能養兩頭豬。村里也能養幾十頭豬。”

“其實還可以養更多的豬,但沒有那么多東西喂。夏天還好,打豬草,但冬天了,就得吃糧食。”

韓摯笑笑,“張同志,那您猜猜我們村里養了多少頭豬嗎?”

張同志想了想,“就算你們那邊糧食多,一個村集體能養一百頭豬頂天了。”

全國上下,幾乎都是這樣的認知。

韓摯苦笑,雖然他們的發酵飼料在當地引起轟動,也開始往外面推廣,但很多人不信,更別說遙遠的大西北了,估計更不信。

很多人聽了,還以為放衛星呢!

韓摯輕笑,“就在前一段時間,我們剛剛出欄七百零二頭豬,而且還是白豬,六個月就能出欄。”

“白豬?七百零二頭白豬?”張同志不敢置信,心里大約算了一下,“那玩意嬌貴,必須喂飼料,而且還容易夭折,沒有我們當地的黑豬皮實。”

這東西,張同志也了解。

韓摯搖頭,“一開始白豬在我們那邊也推廣不開,除了半年出欄,長肉比較快,其他方面,都不行。”

“后來,我媳婦宋蘭月同志,機緣巧合之下,制作出來發酵飼料,喂養白豬。不僅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還降低了夭折。”

“就我剛才說的,我們養的七百多頭豬,這一茬死了三頭豬,還有一頭是豬打架受傷嚴重,沒的。”

張同志聽到這話,半信半疑,看向韓摯的眼神也充滿懷疑。

韓摯見狀,趕緊從書包里拿出來報道宋蘭月的報紙,遞給張同志,“張同志,我沒騙你,你看,這是我媳婦和老支書,還有畜牧站的王站長,一起領獎拍照。”

“你再看看,下面的這張照片就是我們宋家村的養豬場,你看看,放眼過去,是不是全部都是豬?”

張同志趕緊把報紙拿在手里攤開,仔細閱讀。

這些報紙,應該不會虛假報道吧?

不過一想到以前報道地里的產出,過分夸大,報紙也不一定可信。

不過這個張同志對發酵飼料很感興趣,“小韓,這發酵飼料居然是用玉米稈麥稈粉碎之后發酵的?”

韓摯點頭,“是的,發酵之后,用來喂豬,不僅可以減少成本,還能降低夭折率。”

“如果喂養母豬,那就要加兩到三成的精飼料。如果只是肉豬,全部都用發酵飼料喂養,也是可以的,反正半年就能出欄,也不用擔心發酵飼料對白豬的胃部影響。”

“一開始我們村里養了三十頭,養成功之后,直接又養了七百頭,縣畜牧站在我們那里專門建立試驗站,現在正在全縣,全市,甚至全省推廣。”

“張同志,您要是有朋友在東北,你可以寫信問問。對了,您不是要派人學大棚平菇技術嗎?到時候順便在我們村里看看發酵飼料。”

“你不信我,你還不信你自己派過去的人嗎?別的不說,我們農忙的時候,老支書隔一天給村里殺一頭豬,豬肉炒豆角,炒土豆,哎呀媽呀,那滋味可好吃了。吃飽喝足,干重活也不那么累了。”最新網址:2kxs提示:個別地區章節圖片加載較慢,如出不出來,請刷新!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