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惠能為李氏把脈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跟著傳來李伯那熟悉的聲音:“阿能,追殺你的那幾個北方武僧進村了,快從后山逃跑。”
情急之下,惠能拿起背包,背著李氏從后山逃跑,他要趁著黑夜上天露山躲避,為娘親治病。
惠能在家時,經常從后山龍山這條山路上山打柴,時不時還穿越龍山上天露山打柴、拾落柴,對這里的環境十分熟悉,雖然現時漆黑一團,但他駕輕就熟,背著李氏沿著摸黑行進在九曲十八彎的崎嶇山路上。
好不容易天己放亮,惠能走到一個山坳處,腳下的小路彎彎曲曲,密密麻麻的樹木交混雜生著,上面是藤蔓纏著。
路邊小溪里,魚兒在大小不一的鵝卵石上自由自在地追逐著。
轉過山坳,惠能與李氏驀然覺得眼前一亮:小路兩旁各有一座天然石壁對稱地聳立著。
李氏叫了起來:“好雄壯呀!”
惠能知道,這座石壁里有一個石洞,他在這一帶打柴,遇到刮風下雨就進石洞避雨。
石壁有如鬼斧神工劈削出來一樣,高三十多丈,寬一丈,石壁上的縫隙里生長著密密麻麻的小草和樹木,一條僅能容下一人進入的石條橫跨在兩邊石壁中間的地面上,這真是大自然的造物。
李氏打量了一會,說:“這兩邊的石壁多像一扇門呀!”
惠能指著地面的那塊石條,說道:“這兩旁的石壁真的太像一扇門了。還有,地面這條石,很像是一道門檻。”
李氏點著頭說:“能兒,你這話說得太逼真了。”
惠能揚手指著兩邊直立的石壁:“阿娘,我也是聽洛洞村的阿輝和阿蓮他們說的,他們山里人叫這個地方叫做石門。”
惠能李氏舉起左手放在額頭,眺望仿如一線天的天露山石門,蒼翠的洛洞村映入眼簾。
洛洞村是天露山十八洞村之一,和龍山大山脈宛延相連,上有古柏、青松籠罩,下有溪水環繞,南與龍山遙遙相望。
一眼望去,秀麗幽靜、蒼翠肅穆、充滿靈氣。
置身于此,惠能完全忘記了一路的躲避追殺,虔誠、莊嚴之感油然而生,直奔天露山石門,如同激情滿懷地投入親人溫暖的懷抱。
石門不大,坐北面南,在深黛蒼綠的古柏映襯下,石門顯得素雅古樸又悠遠孤傲,仿佛在靜靜地向世人訴說虛幻飄渺的華夏神話。
踏進石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株奇特的金蓮樹。
惠能虔誠地向金蓮樹拜了三拜,意味深長地介紹開來:“此樹當地人叫‘觀音蓮’,是觀音用手中靜瓶之圣水滋潤長成,樹齡長達五千多年,高約6米,下圍3余米……”
惠能在驚嘆之余,抬頭仰望,只見枝繁葉茂蒼翠,成群喜鵲在枝丫間歡快和鳴。
站在五千多年圣樹下,惠能有如徜徉于悠久厚重的中華文明長河洗滌心靈,肅然起敬之感油然而生。這一切,無不顯得古樸莊重,彰顯中華文明之厚重。
如果說,這株奇特的金蓮彰顯著華夏文明的悠久厚重,那么,石門和龍山卻濃縮了炎黃子孫對先祖的虔誠與守望,它們仿佛在告慰祖先:久別的游子回到了母親的懷抱。令人痛心的是,已貴為禪宗六祖的游子,至今仍忍辱負重,遭同門師兄弟追殺而四處逃循……
佇立在天露山石門前,惠能舉頭仰望,忽見有一座山勢峻峭,怪石嵯峨,林木特別蓊翳的大山映入眼簾。半山腰有一條小溪好似玉帶,蜿蜒曲折,迂回在半山溝壑之中。
半山嶺下的坡地猶如和尚打坐墊膝的蒲團;四周點綴著許多圓形的大小石頭,頗像和尚佩帶的串串佛珠;山體形狀扁中帶圓,形似寺廟中的木魚。
還有,半山腰處狀如八卦,更像一卷打開的經書;山頂之上,煙霧繚繞,時隱時現,如若重霄九天。
“天公造物,這里緣何有如此重的佛氣”惠能越看越覺得好像在那里見過,越看越覺得十分親切。
跨過石門,再往里面走,兩旁的灌木更加茂密了,卻有另一番景象:山坡地變得稍為平坦,上面栽種著一行行青綠的茶樹。
在茶地旁邊有一間如在云霧繚繞中漂浮著的“云中山莊”。
山莊的墻壁是用竹木為骨架,夾上茅草,再糊上泥漿,屋頂用杉皮拼湊而成。
因風吹雨打,墻壁上的泥漿和屋頂的杉皮已經呈黑褐色了。
一條丈多寬的小溪在山莊旁邊流過,溪水潺潺,清可鑒人。
惠能指點著:“這些茶樹是阿輝家種的,我曾到他們家喝。”
“山上霧鎖云封,猶如被天上的甘露滋潤過似的,這里少人涉足,不沾凡塵,那些茶葉味道一定純醇清香吧?”李氏禁不住問。
惠能點著頭說:“阿娘說得沒錯,用這里的茶葉泡出來的茶,清香四溢,還特別解渴呢。”
天露山石門,以拔地通天之勢屹立在新州天露山境蒼茫天地之間,與龍山蜿蜒相連,環抱在逶迤疊翠的四面群山之中。
此時,正是盛夏長天,嶺南處處桃紅柳綠,草長鳥飛,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天露山石門更是處處靈氣、處處生機,各種名貴花樹爭相斗艷,黃花梨、香樟等珍稀花木環山繞嶺,組成了一座綠色寶庫。
山上層林疊翠,云白山青,景色迷人;山高林密的空氣特別清新,簡直是天然的大氧吧。
此情此景,惠能頭腦靈光一閃,終于想起到了懷集上愛嶺的龜嘴巖……
“阿能,這里的環境不錯呀!”李氏見惠能在石門前發呆,坐在旁邊那塊狀如“朝仙椅”的大石上說。
惠能這才從沉思中醒悟過來,從嘴里嘣出一句:“阿娘,您知不知道,就在我們的山腳下,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并流傳著一個與蓮花仙女有關的故事?”
李氏猛地被惠能一問,不由得望著他,有點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搖了搖頭,反問道:“不知道。你是怎樣知曉的呀?”
“聽阿輝他爹說的。阿娘,您想不想聽聽?”惠能如實地說。
李氏舉目看向山下,喃喃地說:“那就講出來聽聽。”
“好!”惠能清了清嗓子,雙手反剪背后,稍稍昂起頭顱,半瞇著眼睛,嘴巴一張,蓮花仙女的故事從他口中滔滔流出,就像石門旁邊的山溪流水一樣涓涓不斷——
在這個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神奇福地”,流傳著一個關于《蓮花仙女》的優美動聽故事:
在遠古洪荒盤古開天辟地之初,新州天露山一帶,是一片汪洋大海,在山下所處的位置,就是這個一望無際的灘岸。這里順著地形一凹一洼,遠看好像一口池塘。
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網站閱讀,,!可以使用、→閱讀開啟瀑布流閱讀
模版設計:,。
正當惠能為李氏把脈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跟著傳來李伯那熟悉的聲音:“阿能,追殺你的那幾個北方武僧進村了,快從后山逃跑。”
情急之下,惠能拿起背包,背著李氏從后山逃跑,他要趁著黑夜上天露山躲避,為娘親治病。
惠能在家時,經常從后山龍山這條山路上山打柴,時不時還穿越龍山上天露山打柴、拾落柴,對這里的環境十分熟悉,雖然現時漆黑一團,但他駕輕就熟,背著李氏沿著摸黑行進在九曲十八彎的崎嶇山路上。
好不容易天己放亮,惠能走到一個山坳處,腳下的小路彎彎曲曲,密密麻麻的樹木交混雜生著,上面是藤蔓纏著。
路邊小溪里,魚兒在大小不一的鵝卵石上自由自在地追逐著。
轉過山坳,惠能與李氏驀然覺得眼前一亮:小路兩旁各有一座天然石壁對稱地聳立著。
李氏叫了起來:“好雄壯呀!”
惠能知道,這座石壁里有一個石洞,他在這一帶打柴,遇到刮風下雨就進石洞避雨。
石壁有如鬼斧神工劈削出來一樣,高三十多丈,寬一丈,石壁上的縫隙里生長著密密麻麻的小草和樹木,一條僅能容下一人進入的石條橫跨在兩邊石壁中間的地面上,這真是大自然的造物。
李氏打量了一會,說:“這兩邊的石壁多像一扇門呀!”
惠能指著地面的那塊石條,說道:“這兩旁的石壁真的太像一扇門了。還有,地面這條石,很像是一道門檻。”
李氏點著頭說:“能兒,你這話說得太逼真了。”
惠能揚手指著兩邊直立的石壁:“阿娘,我也是聽洛洞村的阿輝和阿蓮他們說的,他們山里人叫這個地方叫做石門。”
惠能李氏舉起左手放在額頭,眺望仿如一線天的天露山石門,蒼翠的洛洞村映入眼簾。
洛洞村是天露山十八洞村之一,和龍山大山脈宛延相連,上有古柏、青松籠罩,下有溪水環繞,南與龍山遙遙相望。
一眼望去,秀麗幽靜、蒼翠肅穆、充滿靈氣。
置身于此,惠能完全忘記了一路的躲避追殺,虔誠、莊嚴之感油然而生,直奔天露山石門,如同激情滿懷地投入親人溫暖的懷抱。
石門不大,坐北面南,在深黛蒼綠的古柏映襯下,石門顯得素雅古樸又悠遠孤傲,仿佛在靜靜地向世人訴說虛幻飄渺的華夏神話。
踏進石門,映入眼簾的是一株奇特的金蓮樹。
惠能虔誠地向金蓮樹拜了三拜,意味深長地介紹開來:“此樹當地人叫‘觀音蓮’,是觀音用手中靜瓶之圣水滋潤長成,樹齡長達五千多年,高約6米,下圍3余米……”
惠能在驚嘆之余,抬頭仰望,只見枝繁葉茂蒼翠,成群喜鵲在枝丫間歡快和鳴。
站在五千多年圣樹下,惠能有如徜徉于悠久厚重的中華文明長河洗滌心靈,肅然起敬之感油然而生。這一切,無不顯得古樸莊重,彰顯中華文明之厚重。
如果說,這株奇特的金蓮彰顯著華夏文明的悠久厚重,那么,石門和龍山卻濃縮了炎黃子孫對先祖的虔誠與守望,它們仿佛在告慰祖先:久別的游子回到了母親的懷抱。令人痛心的是,已貴為禪宗六祖的游子,至今仍忍辱負重,遭同門師兄弟追殺而四處逃循……
佇立在天露山石門前,惠能舉頭仰望,忽見有一座山勢峻峭,怪石嵯峨,林木特別蓊翳的大山映入眼簾。半山腰有一條小溪好似玉帶,蜿蜒曲折,迂回在半山溝壑之中。
半山嶺下的坡地猶如和尚打坐墊膝的蒲團;四周點綴著許多圓形的大小石頭,頗像和尚佩帶的串串佛珠;山體形狀扁中帶圓,形似寺廟中的木魚。
還有,半山腰處狀如八卦,更像一卷打開的經書;山頂之上,煙霧繚繞,時隱時現,如若重霄九天。
“天公造物,這里緣何有如此重的佛氣”惠能越看越覺得好像在那里見過,越看越覺得十分親切。
跨過石門,再往里面走,兩旁的灌木更加茂密了,卻有另一番景象:山坡地變得稍為平坦,上面栽種著一行行青綠的茶樹。
在茶地旁邊有一間如在云霧繚繞中漂浮著的“云中山莊”。
山莊的墻壁是用竹木為骨架,夾上茅草,再糊上泥漿,屋頂用杉皮拼湊而成。
因風吹雨打,墻壁上的泥漿和屋頂的杉皮已經呈黑褐色了。
一條丈多寬的小溪在山莊旁邊流過,溪水潺潺,清可鑒人。
惠能指點著:“這些茶樹是阿輝家種的,我曾到他們家喝。”
“山上霧鎖云封,猶如被天上的甘露滋潤過似的,這里少人涉足,不沾凡塵,那些茶葉味道一定純醇清香吧?”李氏禁不住問。
惠能點著頭說:“阿娘說得沒錯,用這里的茶葉泡出來的茶,清香四溢,還特別解渴呢。”
天露山石門,以拔地通天之勢屹立在新州天露山境蒼茫天地之間,與龍山蜿蜒相連,環抱在逶迤疊翠的四面群山之中。
此時,正是盛夏長天,嶺南處處桃紅柳綠,草長鳥飛,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天露山石門更是處處靈氣、處處生機,各種名貴花樹爭相斗艷,黃花梨、香樟等珍稀花木環山繞嶺,組成了一座綠色寶庫。
山上層林疊翠,云白山青,景色迷人;山高林密的空氣特別清新,簡直是天然的大氧吧。
此情此景,惠能頭腦靈光一閃,終于想起到了懷集上愛嶺的龜嘴巖……
“阿能,這里的環境不錯呀!”李氏見惠能在石門前發呆,坐在旁邊那塊狀如“朝仙椅”的大石上說。
惠能這才從沉思中醒悟過來,從嘴里嘣出一句:“阿娘,您知不知道,就在我們的山腳下,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并流傳著一個與蓮花仙女有關的故事?”
李氏猛地被惠能一問,不由得望著他,有點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搖了搖頭,反問道:“不知道。你是怎樣知曉的呀?”
“聽阿輝他爹說的。阿娘,您想不想聽聽?”惠能如實地說。
李氏舉目看向山下,喃喃地說:“那就講出來聽聽。”
“好!”惠能清了清嗓子,雙手反剪背后,稍稍昂起頭顱,半瞇著眼睛,嘴巴一張,蓮花仙女的故事從他口中滔滔流出,就像石門旁邊的山溪流水一樣涓涓不斷——
在這個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神奇福地”,流傳著一個關于《蓮花仙女》的優美動聽故事:
在遠古洪荒盤古開天辟地之初,新州天露山一帶,是一片汪洋大海,在山下所處的位置,就是這個一望無際的灘岸。這里順著地形一凹一洼,遠看好像一口池塘。
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網站閱讀,,!可以使用、→閱讀開啟瀑布流閱讀
模版設計:,。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