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傍晚歸家,遠遠就看見了在門口笑臉盈盈迎接的黃月英,“夫君!”
諸葛亮快走數步,上前牽住黃月英的手,打量著她高興的神色,“今日家里有什么高興的事情?”
黃月英抬頭看他,“下人們送了麥子回來,我粗略算了算,今年的收成比去年還好一些,今年冬日,粥鋪又可以開起來了。”
雖說荊州富庶,但今年許多郡縣都受了災,南陽郡還好一些,所受影響不大,但今年冬日各地流民的情況定然比往年要嚴重。
鄧縣的縣令已經在差人盤點縣中各個米鋪的陳米存量情況,預備冬日的救災事宜了。
諸葛家也照例被詢問。
因為諸葛家往年都會在冬日里開粥鋪,用于救濟一些孤寡無糧的人家。
諸葛亮看著黃月英越發干枯發黃的頭發,眼中的擔憂更深,“夫人心有成算,定然想了許多的策略。”
“那是!”黃月英將心中想了一日的事情,細細說給諸葛亮聽,從如何安置流民,到如何聯合世家開設慈安堂等等,從衣食住行到安排謀生的活計,“夫君以為如何?”
“若這世道允女子做官,夫人之才做個州牧都屈才了。”諸葛亮望著自家夫人,眉眼彎彎。
黃月英臉微紅,“夫君又說這樣的話了,叫旁人聽見,還不得笑話你我狂妄自大。”
諸葛亮牽著黃月英的手,在自己的臉頰輕輕摩挲,“夫人的才情,南陽之地誰人不知。”
他便是被黃月英的才情所折服而一見傾心,世人都傳,“莫學孔明娶妻,娶得黃家阿丑女。”
諸葛亮近弱冠才娶妻,荊州多少的世家都想與他結親,可他卻一一婉拒。
旁人都以為他眼高于頂,多少世家淑女都看不上。
最后等年紀大了,不得不與黃月英將就一生。
只有他自己知道,人人只看得到他的意氣和傲氣,只有黃月英懂他的孤獨與不甘。
他側首看著躺在懷里已經熟睡的愛人,輕輕吻在她的發心。
她的頭發越發枯黃稀疏,大夫都說這是從娘胎里帶出來的病癥,待頭發落盡,人也會油盡燈枯。
他帶著她這些年尋訪了荊州所有名醫,吃盡了藥物,病情卻始終都沒有太大好轉。
黃月英已經飯量大減,人也越來越瘦弱,哪怕她面對他的時候總是笑臉盈盈。
睡夢之中的妻子不安地往諸葛亮懷里鉆,明明還在夏秋交際,她卻手腳冰冷,蓋著厚厚的被子仍然覺得不夠暖和。
諸葛亮微微嘆息。
次日,水鏡先生請來了幾位大夫,拿著諸葛亮給的藥方細細斟酌,最后得出了一個結論,“此藥方確實高明,是個極好的方子,但是否能治好黃夫人的病癥并未可知。”
他們也不敢把話說得太死,畢竟這些年黃月英吃下的藥比吃的飯食都還要多上幾倍。
治病的這些年里,反反復復的病情如同一只手始終揪著諸葛亮的心,每一次病情好轉的時候,諸葛亮一面欣喜,一面又驚慌,生怕病情好轉只是表象,下一次又是噩耗。
一顆心在希望和失望之間反復橫跳,多少帶了些許麻木和疲憊。
黃月英已經不想治了,與其這樣反復折磨,折磨自己也折磨身邊的人,她其實是愿意接受她人生最終的命運的。
但諸葛亮看著這一張藥方還是忍不住再生出期待來。
“咱們再試一次好不好?”
他知道,即便華佗號稱是神醫,可終究不是神仙。
可只要還有一絲希望,他還是想試試。
哪怕最后還是失望,他還是盼著能把妻子留在身邊久一些,再久一些。
黃月英看著自己的夫君充滿期待的眼神,“可……若喬夫人真的伸以援手,夫君會不會違背本心?”
諸葛亮的抱負旁人或許不理解,但黃月英是最清楚的。
她不愿意諸葛亮為了她而改變自己的志向,那是他最寶貴的東西。
諸葛亮卻笑著說,“我沒有改變志向,我要的是一個能改變這個天下,讓國家富強、百姓安居樂業的明主。
至于那個人是誰,我們也尚未可知,不是嗎?”諸葛亮笑著安慰道,“現在最要緊的還是你的身子。”
他們回鄧縣休養的這些日子,眼見著黃月英越來越瘦,連大夫都說,再這樣下去,最多三個月,便藥石無醫。
等回了家中,諸葛亮便尋來門房,讓下人去打聽吳范和喬瑋的下榻之處。
吳范和喬瑋是用了假的路引,門房打聽了兩日才找到了喬瑋的落腳之處,但驛站的人說,他們早就不在這里住了。
至于去了何處,他們并不知曉。
門房還沒找到他們新的下榻之地,次日諸葛亮便又在田間見到了正在研究稻種的吳范,就蹲在稻田之中,一株一株地查看稻子的根系。
“吳先生?”諸葛亮又驚又喜,本以為喬瑋和吳范已經離開鄧縣,他還準備好,要帶著黃月英親自去到京口。
吳范笑呵呵地直起身子來,躬身行禮,“諸葛先生。”
“吳先生竟然在此處,某還以為,先生已經回京口了!”
吳范指著諸葛亮的八陣圖道,“這陣圖還沒研究明白,怎么能輕易離開呢!不瞞諸葛先生,這幾日,我一直都在這里偷師呢,只是還有許多細致之處沒能整理明白,還想著能厚著臉皮向先生請教一二呢!”
諸葛亮看著吳范在紙上所繪就的八陣圖,其實吳范本就是推演之術的大家,所繪制的八陣圖其實已接近九成。
“先生若不介意,如今天色尚炎熱不止,咱們到前面草廬之內詳談?”
諸葛亮對于雙季稻之術,也有想請教之處。
二人相談甚歡,一直到晚膳時分,黃月英端著飯食前來,“夫君、吳先生,用了飯再繼續吧!”
吳范連忙道謝,“黃夫人辛苦。”
“此粟米正是田中所出新米,文則嘗嘗,可還能入口?”
這粟米入口香甜,的確不同尋常于平常所吃到的,吳范連連夸贊。
“若是喬夫人在,也可請她嘗嘗,算是謝她那日給的藥方。”諸葛亮順著話題問起了喬瑋。
吳范也沒有掖著藏著,“喬夫人這幾日到宛城接人去了,算算時辰,也快到了。”
“什么人這般重要,還需要喬夫人親自去接?”
“正是華佗華醫師!”
翻上頁呼出功能翻下頁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