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茍在手術室加點升級小說>茍在手術室加點升級最新章節列表 >茍在手術室加點升級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茍在手術室加點升級-第十三章 有大魚
正文如下:
你通過助手配合,完成了一臺手術,對開放性骨折術后感染造成了4點傷害(占比1.0%),獲得技能點4!

你通過縫合操作配合,對皮膚軟組織手術創口造成了23點傷害(占比5%),獲得技能點23!

當前技能點剩余:28。

一臺操作增加28點的技能點,并不算少,方閑美滋滋地退開。

可當方閑退到了手術室的空閑地仔細斟酌了一下面板上夾帶的細節信息時,眉頭瞬間擰成了川字。

解開衣領系帶的手停下來——

這傷害量沒毛病,但是這個傷害占比,有問題!

方閑再次用意念控制面板把技能點獲得明細往上拉——

你通過縫合操作配合,對皮膚軟組織手術創傷傷口造成了21點傷害(占比33%),獲得技能點21!

自己當助手的時候,診斷顯示的是開放性骨折術后感染!

但是自己縫合的時候,卻是并沒有體現出來感染,這是怎么回事呢?

方閑并未被獲得的大量技能點就沖昏頭腦,而是腦子里在飛速轉動,分析著里面的門道。

他自己獲得這個東西的時間也不長!

目前就只知道,傷害量=技能點,至于后面的占比,方閑一般很少去特別關注。

很少特別關注并不代表方閑并不關注。

手術臺上的手術仍然在繼續——

方閑把衣服都脫下之后,一時間沒能分析出結果的他,也不敢貿然開口,于是就出了手術室先去洗手,以便讓自己更加冷靜。

手術不是兒戲,給患者治病診斷也不是兒戲,與上級醫師匯報自己的懷疑,更加不能兒戲,因此方閑必須得謹慎,做到進退有據!

方閑并不傻,智商從來沒問題,不然他也進不了湘南大學附屬醫院成為規培,且有機會取代碩士,最后以碩士畢業。

這個占比不太對勁!

即便是,自己與宋煜副教授操作的下肢的感染程度以及骨折的程度比林介墨教授操作側更加低,但是創面的大小基本對等。

嚴重的是內部的骨折情況以及感染范圍的大小,對于手術切口來說,按照道理最多也就是4:6占比,這才正常。

至少從創口的長度、深度等綜合考慮是這樣。

那么,即便是按照1:9的比例來看,也就是說林介墨教授那邊的感染程度更高,性質更加惡劣,自己在完成了縫合之后,傷害占比也應該不會少于10%。

同樣的創傷術野大小,憑什么最后會落到5%的境地?

只有兩種可能,要么就是宋煜副教授處理的這條腿,有什么暗藏的腔隙并沒有被打開,所以感染清創無效。

要么就是,林介墨教授現在正在處理的左下肢,有大鱷魚,甚至是目前還沒被發現過的大鱷魚!才讓得這一側需要的傷害占比極高!

極高極高。

5%:95%,是一比十九。

到底是哪種可能?

方閑的腦殼稍微有點亂,這只是一種指向性的推引,只給了一個方向并沒有細節,而且這個方向還是他單獨擰出來的。

方向上有兩條線,方閑一時間難以拿捏。

宋煜副教授目前已經是醫學會認證的3級資深副教授,他不可能在操作的過程中,會有隱蔽的腔隙沒被打開,然后導致感染清創無效。

可是這個患者在宋煜副教授操作的這個手術創口中,壓根就沒有體現出來感染這一細節出來。

所以能不能這么大膽地推測一下,就是宋煜副教授操作的這一條下肢,只有深部的感染,皮膚淺面沒有感染。而林介墨教授所操作的那條腿下,就有比較大的一個感染腔隙,但那是沒被發現的?

如果按照這個推算?

患者術前沒做核磁,即便是做了核磁,自己也未必能從核磁上閱讀出來。

創傷外科的閱片重點放在了X線,主要就是為了看骨折,并未在住院醫師階段就專精去學習側重于看軟組織的核磁閱片術!

還是知識儲備不太夠,不然的話,肯定可以擰出一些頭緒出來。

沒有更好的辦法,就先去手術臺旁繼續觀看林介墨教授的手術過程,然后再慢慢摸索吧。

這是與診斷有關的問題,需要的是理論的分析與透徹,然后找到診斷,至少要找準一個線條出來。

要么就是宋煜副教授沒有把膿腫腔隙清理干凈,要么就是在林介墨教授所處理的那條腿里面有大東西!

這兩個方向側重,方閑已經找了出來。

這個病人還是自己分管的床位,所以自己適當的時候提出來疑問,肯定也是合情合理的,畢竟在手術室里,只有自己對這個病人才是最熟悉的。

這就是上級信任你,讓你管床,你所必須要做到的事情!

手術臺旁,范程鵬還在和他的師兄吳雄在低聲討論宋煜副教授當前的清創術水平與林介墨教授清創術水平之間的差異。

梁龍奇還有周曉生兩個與吳雄同年級的住培則是在互相揣摩著,清創術的下一步,該注意哪些操作細節,以及方向上的把控。

另還有一個博士師兄,則是在不停地摸著下巴,偶爾做恍然大悟狀,偶爾又愁眉苦臉,顯然是在非常仔細地閱讀手術。

方閑也在認真地注意著林介墨與其他兩位博士師兄的操作,然后還看到了宋煜副教授與薛力主治醫師也在臺上認真地觀摩著什么。

幾乎所有人都是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此刻林介墨教授所做的清創術上面,因為林介墨教授所做的清創,不止是軟組織的清創,還有骨折斷面、骨外院、骨腔隙、骨膜里面的清創。

終于,大概是在二十分鐘之后,方閑果然是發現了其中的古怪點。

這個患者的左下肢,也就是有深靜脈血栓的那側肢體的腓腸肌后側,有比較嚴重的水腫征象!

之前,方閑以及科室里所有人對此的考慮都是,因靜脈回流受阻,靜脈內的液體外流導致了小腿后側的水腫,患者大部分的損傷部位是在小腿的前方,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皮膚缺損!

但是作為創傷外科的方閑知道!

每個人的小腿都有四個骨筋膜室,這是骨筋膜室綜合征發生的解剖學基礎。

包括前室、外側室、后側深室、后側淺室!

可比較麻煩的是,現在患者所做的切口就是前外側切口,前外側切口一般對應的是前筋膜室和外側筋膜室,可以看得到沒有什么特殊征象。

而要打開后側深筋膜室和淺筋膜室,多要通過后內側切口。

并且,因為這個患者的脛骨是存在著骨折的,而脛骨又是后側深筋膜室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是有后側深筋膜室有大量感染的話,肯定現在已經是顯現了出來。

目前唯一存在盲區的就是后側淺筋膜室。

提不提?

提的話要多做一個口子,沒有咋辦呢?

不提的話,那么這一臺手術可能就是白做了,后續還得進行第三次入手術室的加工。徹底清創是感染愈合的前提,若有細菌剩余的話,可以在短時間內,就形成大量的菌群,再發感染。

猶豫再三,方閑還是移步到了宋煜副教授的旁邊,低聲說:“宋老師,這個病人在住院期間就有水腫,特別是左下肢,您能不能看看后側的淺筋膜室里面的壓力怎么樣?”

一般來講,感染發生在了密閉腔室內,肯定內部的液壓會增高,因為細菌會分泌大量的液體,并把正常的組織乳化。

“這個患者第一次手術的過程中就沒有到過后淺筋膜室,筋膜室之間都是相對隔開的。”宋煜副教授知道方閑的擔憂,這么低聲反問。

“但這是粉碎性的骨折,第一次的開放性骨折手術沒進入淺筋膜室,不代表骨折碎片沒進入!”方閑這么講了一句。

宋煜副教授聞言若有所思,重新回到了手術臺邊,然后稍微探了一下患者的左下肢后側部,略一捏之后,臉色瞬間大變起來!

患者來院時,有外固定器械裝置與紗布纏繞,不方便查體。

在消毒的過程中,宋煜副教授和林介墨教授是不參與消毒鋪單的,因此他們壓根就沒有機會進行全面的查體。

即便方閑是管床醫師,也不可能在上了外固定支架之后,再去做小腿后側的碾磨查體!

宋煜的查體功夫很深,一瞬間的工夫后,就細聲提出:“林教授,左下肢的后淺筋膜室有問題。”

林介墨此刻把大部分的操作都集中在了處理脛骨表面的清創,沒空搭理。

“你查有問題就探一下,后淺筋膜室和現骨折端存在筋膜室的間隔,幾率并不大。”顯然林介墨也覺得這樣的發生概率非常小!

宋煜馬上照做,擠開了一個位置之后,只是從右下肢所在方向,在左下肢的后內側做了一個極小的切口,破開了小腿深筋膜之后,里面立刻滲出來淡白色膿性黏液,如同奶滴。

而注意到這個場景的林介墨,瞬間就停止了所有的操作!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