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后小說>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后最新章節列表 >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后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后-第二十九章 上計與大朝會
正文如下:
“正是,正是。臣只前些日子演練過幾次,難為皇后您還記得啊。

除了規定諸侯王每年按時來朝見皇帝的大朝外,還有關于常朝禮儀的安排,您還記得吧——”

朝禮,是叔孫通所構想的整套宗廟禮樂儀法中很重要的一環,也是他暗暗將儒家的仁義禮治與行政手段相結合,以儒家思想影響現實政治生活的嘗試之舉。

在結合春秋古禮和秦朝禮制的基礎上,叔孫通制定的全新大漢朝禮,分為常朝和大朝兩種。

常朝,顧名思義,就是皇帝日常會見群臣、居于洛陽的列侯和宗室等人的固定安排;

而大朝,遠不如常朝頻繁,一年中只定于歲始或幾個特定日期,天子將接受各異姓諸侯王本人或諸侯派來的使者,以及居于洛陽之外的各列侯的進京朝賀。

顯而易見,大朝會的目的,是申明漢家正統、彰顯皇帝威儀、明確君臣尊卑秩序,同時也有籠絡各王的用意。

當然,對于心懷叵測的諸侯王,大朝會也是摸清他們忠誠度的試金石與鬼門關。

在自己國境內作威作福的諸侯王們,敢不敢撇下王國中的私兵,只身進京赴這場吉兇難測的朝會,想必也會成為一年數次的心理考驗。

這套朝禮,叔孫通早已擬好,私下借著在北宮給皇子們授課的機會,偷偷摸摸給皇后、太傅等人展示過數次,連左右宮女都幾乎看會學會了,卻因還是過于繁瑣,遲遲不敢面呈劉季。

***

眼下,看他一張口就滔滔不絕,呂雉只得見縫插針,果斷以一個問題止住了他,

“對,正是這大朝會,你可以尋機奏給陛下了。

但我有個疑問,依照你目前的安排,大朝會時,功臣、列侯、諸侯王等將站在西側,而文官丞相等立在東側。

將來,若有外邦首領來參加朝賀,比如西域那些匈奴王啊、大宛王啊,我是說比如啊,那么他們是應當站在東側,還是西側呢?

是應該位于諸侯王之前,還是之后呢?”

呂雉的這個疑問,并非節外生枝,故意找茬。

漢書有載,距此一百多年后的漢宣帝時,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關于他在大朝會的站位究竟該于何處,滿朝文武吵了個地覆天翻,大家查遍了漢初的儀注典籍,也找不到任何相關規定。

所以,趁著眼下有天賜良機,能當面問問制定這套規則的鼻祖叔孫通,她何樂而不為呢?

況且,萬一自己這一世能加快歷史的進程,與其屆時再臨時給奉常大人出難題,倒不如在制定禮儀的伊始,就索性把西域諸王朝貢的可能性考慮在內。

“啊,這個這個,臣壓根沒想到啊,臣想都不敢想啊!

也對,我大漢未來將如日中天,為天下之中心,自會有外邦來朝啊,他們應該被視為諸侯王嘛?……”

叔孫通如此想著,已開始心馳神往。

呂雉不得不提醒他,

“奉常,你不是該去南宮議事了嗎?”

叔孫通猛醒過來,喚一聲“不妙”,也顧不上什么禮儀了,拔腿便跑。

***

通往南宮的路,盡管錯綜復雜,叔孫通早走得爛熟于胸,即使蒙著眼也依舊識途。

他匆匆趕到禁中時,眾人已經聚齊,正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竊竊私語。

叔孫通飛速掃了一遍,前些日子從不缺席的趙王張敖,卻不在此間。

他頓時心中有數,不禁更加佩服皇后的神機妙算:

果然,今日要議的事情,是關于諸侯王的。

又過了一盞茶的工夫,劉季悠悠從堂側東廂中轉了出來,身邊依舊跟著兩名身罩素紗禪衣、手搖便面小扇的盛裝宮人。

扇面皆由三色經錦制成,細看之下,還密密地織著“長樂光明”的文字圖案,搖動起來,如彩蝶翻飛于堂下,甚是好看。

大概是嫌宮人扇風不敢使力,劉季在榻上盤腿坐定,一把自宮人手中搶過小扇,對著自己一通猛扇,似乎在借此排解煩悶。

他依舊懶得戴冠,被扇出來的風一吹,散落的發絲亂飛,更顯煩躁,

“找你們來是想商議一下,這幾個諸侯王各自之國以后,怎的便如飛鳥入林,自在過頭了——”

他頓了一下,發覺自己有些急躁失態,便重新坐直了一點,字斟句酌地說,

“前幾日商議定都之事,那個披著羊皮的婁敬還說,周朝時,每逢年節,八百諸侯都要來洛陽納貢朝賀。

后來,秦不設諸侯王,搞了大一統,全國都是中央直管的郡縣,也就沒有諸王朝見這回事了。

如今,咱們又設了幾個諸侯王國,遍布東方各地,那是不是也得恢復一下周制,讓這幾個王,時不時地來見我一面啊?”

大家對視一陣,相國蕭何輕咳一聲,率先發言,

“陛下,我朝目前承襲了秦之上計之制,中央下轄的各縣,每年于九月初上計各郡。

各郡綜合整理、考核后,再將賬簿運到洛陽,上計朝廷,大概耗時兩個月。

所以,臣推測,最遲于十月底,各地的上計吏們,也該到洛陽了。這是大漢王朝的第一次上計,屆時我們即可摸清其中的規律。”

上計,就是地方官吏每年將墾田數量、治下人口數目、稅賦、治安情況等進行統計,并將上計簿逐級層層上報,最終到達中央。

每年秋冬上計,皆是中央和丞相考察地方政績的大好時機,也是中央攤派賦稅的重要依據。

***

“唔。”劉季應了一聲,心中明白蕭何從上計這個議題切入,看起來答非所問,卻在等著他追問,

“那各諸侯國呢?他們的人口、稅收賬目等情況,以何種方式上報中央?”

蕭何飛快地答,

“周朝時,尚無上計之制度,天子分封之下,各諸侯為守土之人,主要以口頭匯報的形式報政。

依臣之見,既然郡縣需要上計,那諸侯國也一并需遣人來洛陽上計。”

“嗯,是這個道理。

我看吶,干脆就讓這些諸侯王,帶著自己王國的上計吏,每年十月份一同過來吧。”

劉季狠狠點頭,又看見叔孫通口鼻翕動,躍躍欲試地對他頻使眼色,

“叔孫通,你又要說什么?”

“陛下與相所言極是,但臣想再補充幾句。

以臣之拙見,上計歸上計,朝見歸朝見,似乎把二者區分開來,更有條理。

地方官員上報數目,名曰上計。諸侯來洛陽,朝見天子,名曰述職,也就是述所職也。”

見皇帝若有所思地認真聆聽,叔孫通大受鼓舞,繼續說,

“除了每年十月的述職,陛下若思念諸王,盡可與他們多見幾次面。

臣草擬了個關于大朝會的儀式,每年可舉行三次大朝,分別為朝賀、秋請與謁拜正月。”

“那就是讓他們一年來三次?”

“這還不算上您依照禮法,去各國的巡游。”叔孫通恭敬地說。

劉季眼睛一亮,“你這就回去,把那個什么大朝會的規劃,細細寫個章程,呈上來看看。

記住,萬萬別太復雜。”

“既是如此,諸侯王前來述職時,需要帶上王國的丞相等人嗎?”蕭何又問。

劉季又搖了搖扇子,狡黠一笑,

“我看這就不必了吧,省得嚇著他們。

你們猜猜,今年誰會不來?”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