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大清話事人小說>大清話事人最新章節列表 >大清話事人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大清話事人-377 前方揚州,此河不通
更新時間:2024-06-21  作者: 憂郁笑笑生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清史民國 | 憂郁笑笑生 | 明智屋小說 | 大清話事人 | 憂郁笑笑生 | 大清話事人 
正文如下:
逆流而上,船速就慢多了。

但好在都是空船,所以船速勉強還能接受。

互相還隔空打起了招呼。

他們望見了第2波船隊滿載而下,船速飛快。

擦肩而過時,

返航時,

老顧赤膊上陣,倆人協作,抬著炮筒

步伐保持一致,不輕不重。

船隊駛入東水道,靠岸卸貨!

想著趕緊卸完貨,返回江那邊的京口,這一趟就算是有驚無險,凈賺2兩白銀。

2架跳板,中間間隔1尺。

林淮生,

帶著第1軍團4個營,還有30門火炮來了。

考慮到卸炮困難,他還拆來了一架吊車。

先假設吊車,用石條和水泥澆筑底座。

但是,在水泥終凝之前,吊車是不能投入使用的。

士兵們魚貫下船,

在軍官的指揮下投入緊張的工作,揮舞著鐵鏟奮力挖掘工事。

燧發槍架在十步內,隨時可以取用。

拒馬都是半成品。

士兵們只需將尺寸接近的木棍用麻繩捆綁起來,形成一個個移動障礙物。

木樁的尖頭經過了表面碳化處理。

僅僅半天,

就圍繞東水道附近,構筑了簡易的營寨。

林淮生如釋重負。

最危險的時刻終于過去了

接下來,清軍就算出動騎兵,也沒法把自己推下江了。

南靠長江,東靠大運河東水道。

搶灘陣地,縱深寬闊。

“讓所有的騎兵,所有的參謀全部到我這報道。”

“是。”

32個參謀,50余個有馬斥候。

林淮生望著這些人,開始調兵遣將:

“從即刻起,你們直屬本大臣節制。江北之戰規模宏大,本官的每一道軍令你們都務必執行到位,違令懈怠者軍法從事。”

“遵命。”

“第一道命令,弄清楚目前有多少士兵?多少門火炮?多少斤火藥?你們5個人負責,半個時辰后報于本官。”

“第二道命令,將大營向西、向北擴展6里。分別出動1個營,先構筑支撐點。所需輜重物資,你們4個負責。”

“第三道命令,碼頭堆積如山的后勤物資,你們4個負責清點分類,你們2個負責調配分發到各營各隊。給后續船隊騰出空間。”

“第四道命令,注意調配物資種類,多余的暫時停運,把船艙留給緊缺物資。你們4個負責,必要時隨船回京口監督執行。”

“所有騎兵,從現在開始負責本官和參謀之間的溝通傳信。”

“聽明白了嗎?”

“明白!”

第1軍團第2營,500士兵攜帶4門騾拉霰彈炮向西行軍。

清軍斥候,就在2里外逡巡。

這些陜甘馬隊奉海蘭察之命偵查渡江吳軍動向。

雙方并未發生交火

海蘭察已經知道了安慶失守的消息,并不感到意外。

他覺得以吳軍的火炮實力攻陷絕大部分平原重鎮城池只是時間問題。何況明亮那個膽嚇破了的家伙,比耗子強不了多少。

“都統,標下請命,把吳賊趕下長江。”

“不。”

海蘭察眼神灼熱,望著帳內的一眾總兵、副將。

“本官有個大膽的想法,讓吳軍主力登陸,放進來打。把他們全部殺死在江北。”

眾將反應不一。

有人興奮,有人狐疑,有人沉思。

都在琢磨海蘭察的戰略是否可行。

“吳軍舟船犀利,把長江沿線當成了自家后院。朝廷一時間拿不出像樣的水師,可若是能一仗消滅他們的陸上精銳。吳軍水師就成了無根之木。”

眾人抬頭,望著兇狠彪悍的海蘭察。

“諸位將軍,江北大營有6萬官兵,淮安那邊至少還有6萬兵。打贏這一仗,封官賜爵,金銀宅子,朝廷都不會吝惜。”

“戰事關鍵時刻,本官也會親自披掛沖陣,還請各位揚鞭催馬,隨本官一同沖殺。拜托各位了。”

“嗻。”

眾人紛紛拱手領命。

主帥都這么說了,大家伙沒啥好說的,豬突玩命就是了!

打老了仗的人都知道,兩軍一旦突破距離,火器就是燒火棍。

以北方綠營為主的江北大營還是挺有信心的,他們打心眼里瞧不上南方同行打的那些爛仗。

尤其是陜甘綠營將官嗤之以鼻。

回帳后,

各自激勵士氣備戰。

同時,

海蘭察派親兵傳令,要求揚州府、淮安府、徐州府提供糧餉。

打仗之前,

不給綠營兵們先發個2兩銀子,這士氣就沒法上去。

另外必須宰殺大量牲畜,豐富伙食。飯菜里沒油水,人就沒力氣。

按照海蘭察的要求,江北大營連續3天,全體兵丁頓頓要吃肉!如果江北官府提供不了足夠的豬肉牛肉雞肉,那就請用人肉補齊。

這一次,

漕運總督關銘恩、督糧道于運和、淮安知府常火炎、揚州知府胡佐佑表現的特別積極。

胡佐佑當場拍了桌子:

“哪怕全體揚州人勒緊褲腰帶,碗里1年見不到油星子,也要保證江北大營的官兵們吃的嘴角流油。”

他出動了所有衙役下鄉收羅牲畜。

官道上,

手握皮鞭、牛尾刀的衙役們虎視眈眈。被征發的百姓牽著豬牛羊、雞鴨鵝,哭著罵著向儀征走去。

揚州城守營更是全部出動。及時撲滅了3股小規模的不滿事件,將首犯村夫關進了站籠。

淮安知府常火炎做的更決絕。

除了常規家畜,他甚至下令把全淮安的狗都抓了送到儀征去。

狗肉,也是正經肉!

當然,這個指標很難科學把握。

常火炎是這樣下令的:

“每村必須抓10條狗,單只狗重不能低于3斤。做不到,保甲就換人。”

可憐的狗子們被關進籠子,沿著運河往南運。

沿途狗吠不止,成為一時奇觀。

常火炎還是缺少想象力,如果他是廣東籍的話,起碼還能增加兩樣肉食——蛇、胡建人。

心虛的江北官紳這一次表現的特別積極。

要錢給錢,要糧給糧。

希望把“火燒欽差案”給輕輕揭過去

豐濟倉窩案,

涉案數額實在是太大了,近10年至少有300萬石糧不翼而飛。

當然了,

遵循“萬物守恒定律”,這些糧食只不過是換了一種保管方式罷了。退一萬步講,至少還在大清國境內,不算流失。

江北大營的丘八們可不管這些,敞開吃。

運河邊血流成河。

各種牲畜運到,立馬大卸八塊、扒皮拆骨。

一開始,倔強的狗子們激烈反抗,還咬傷了好幾人。

后來,

河畔,血腥味濃重好似修羅地獄。

再兇狠的狗子到了這里也嚇尿了,嗚咽發抖,面對屠夫們生不出任何反抗心理。還是被扒皮拆骨扔進大鍋烹煮。

“都統,銀車到了。”

“多少?”

“42萬兩。”

“哼,照單全收。”

“都統,淮揚士紳代表想見您。”

“不見。就說本官軍務繁忙,趕緊打發走。”

海蘭察壓根不想和這幫人扯上一丁點關系,他是武夫,不大識字,可一點不蠢。

他無法預測皇上會如何處置“火燒鄭謹生案”。

但是,

連續2名二品大員倒在了淮揚,這事揭不過去。

如果這都能罰酒三杯、輕松過關的話,他認為大清朝的日子也就不久了。

沒有文化,不代表沒有腦子。

不懂官場,不代表不具備危險直覺。

這也正契合了乾隆向皇子永琰所說的亡國2要素,其中之一“皇帝失去了對地方官府的有效控制”。

海蘭察不懂文詞,但是他打過獵!

打獵是一項集體協作行動,如果參與圍獵的部族勇士居然敢擅自將獵犬射殺,只因為獵犬妨礙了他偷吃獵物的肝臟。

那部族頭領必須當場殺死這個勇士,維護權威!

江南運河,再次重現了白帆遮天蔽日的盛況。

船只從杭州府一直綿延到京口。

吳國治下的所有州縣,

民間都在傳:“吳王北伐,要改朝換代了。”

各路商人坐著馬車齊聚蘇州府。

經濟大臣范京炙手可熱,

無數人想打通他的關節,多承攬一些軍需物資單子。

好在他足夠清醒,冷靜的寫折子請求李郁單設一機構專門負責軍需采購。

秘密養病的李郁,對此不置可否。

但從內心,他是認可的。

采購,這行里的水太深了。大概是需要替范京分擔一些了。

經濟部的權限太大了。

吳國坊間都戲稱,江南的財神爺,他姓范!

不提其他,

光是這1年,吳國從民間造船廠采購的各類運輸船就高達210艘,覆蓋各種形制,包括但不僅限于漕船、運兵船、運煤船。

不同用途、不同大小的船只,所用船材也不同。

福建——浙江木材走私路線已經打通,福建的松木、杉木、榆木,源源不斷的為吳國的造船事業添磚加瓦。

王亶望署理閩浙總督后,常駐福州。

排除異己,安插心腹。心狠手黑,福建官場人人自危。所以走私木材這種小事,沒人敢過問。

王亶望對李郁有一點頗為欽佩,

做生意從不拖欠錢款,付款十分爽利。

王亶望先用很低廉的價格,從本地的木材商手里強行收購已經放置3年以上的木材。

借口是在閩浙邊界修筑堅固營壘群!

凡是不愿配合的商人,就扣上“無良奸商”的帽子,統統下獄。

然后,

把這些木材拉到北邊按照正常市場價賣給吳國商業署。

商業署再把這些木材加價賣給民間造船廠,造船廠再把這些木材制成吳軍所需要的運輸船,賺取利潤。

總之,

如今的吳國不缺民用船,只是缺正經戰艦。

在劉武等人的推動下,

江南造船廠也嘗試一種新思路,用松木榆木造出雙層樓船,然后搭載各種小口徑火器作為火力支援艦。

這一次,

率先駛入揚州東水道的就有2艘這樣的火力支援艦。

此時,

外形頗為復古的樓船,正在巡航大運河。

兩側各有8名槳手為船只前進提供動力。

樓船有2層。

上層兩邊向里縮進1丈,墻壁上均勻開挖了射擊孔。下層,安放有10門仿制佛朗機炮。

沿著大運河上溯15里,就無法繼續前進了。

“艦長,前面河道斷了。”

艦長跑到樓船頂上,貓著腰看了一眼,就無奈笑了:

“這叫翻壩。”

古代為了消除兩邊的水位差,一般采用兩種辦法:第一種是船閘,第二種是翻壩。所謂的翻壩,就是在河道中間筑起堤壩。石木為基,泥土為壩體。在壩體上覆蓋軟泥,運用絞盤或者畜力人力,把船從一側拖到另一側。這一過程,為了防止摩擦傷到船底,用軟泥覆蓋壩體表面充當緩沖。

一群汛兵躲在翻壩周圍的林子里、土堤后,探頭探腦。

雙方僵持了一會,

突然有清軍放了一槍。

鉛彈打在樓船船板上,發出沉悶的撞擊聲。

艦長搖搖頭,覺得沒必要浪費火藥。

大聲傳令:

“掉頭,返航。”

命令被2次傳達,最終抵達底倉的劃槳手。

樓船緩緩轉動,準備返航。

見這艘古怪的樓船毫無反擊的意思,甚至掉頭逃跑,汛兵們膽子逐漸壯大了起來。

“弟兄們,俘虜這艘船肯定有重賞。”

100多汛兵、50多個壩夫居然嚎叫著沿著河岸追擊。

這些人手持鳥槍、弓箭、鉤鐮槍、長矛,甚至是扁擔

“艦長”

“停船,打吧。”

樓船緩緩停下,距離岸邊僅有5丈。

追擊者興高采烈,準備涉水搶船。

突然,

一側舷窗全部打開。

聚集在岸邊的一百余人,只見眼前火光一閃。

就被4門佛朗機炮噴出的霰彈,打出了慘烈的傷亡比例。

所有人都嚎叫著瘋狂逃竄。

樓船又追加了一炮,然后默默的放棄了在這群雜魚身上浪費火藥的不智舉動。

艦長笑笑。

莫說是100多人,就算1000人也奈何不了這艘船。

普通弓箭幾乎無法穿透船板,火繩槍在10丈之內有一定概率打穿船板。

真正能對自己這艘戰艦形成威脅的是——火炮!

造船署明確告知了水師:

即使是200斤的劈山炮,也能對該艦形成巨大威脅。

如果對手用上了中型紅衣大炮,1發重傷,2發散架。

同樣,

該艦單薄的結構也無法承載口徑稍大的火炮后坐力,3磅炮大概就是艦載的頂配了。

所以,

目前只是搭載佛朗機炮、抬槍、燧發槍。

(本章完)

揚州段東水道,繁忙無比。

突然,

一支50艘船組成的船隊駛來。

“哥哥們,江北安全嗎?”

“安全,放心的去吧。”

有心人注意到了,第2波船隊壓根沒有戰艦護航。想來物資的重要性打折扣了。

炮臺上的士兵只是瞅了一眼旗幟,就大喊道:

“陸軍大臣兼第1軍團,林總指揮來了”

只是每艘船上,都有一隊士兵押船。

這些士兵會隨同物資一起登岸。

接近京口時,

像抬寶貝一樣,把船艙里的5門3磅霰彈炮安全弄下了船。這活兒,非老水手搞不定。

船夫們很賣力,

閱讀大清話事人請關注明月(aishuge.cc)

最新網址:aishuge.cc同類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