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大清話事人小說>大清話事人最新章節列表 >大清話事人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大清話事人-582 吳皇馬踏紫禁城
更新時間:2025-01-31  作者: 憂郁笑笑生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歷史頻道 | 清史民國 | 憂郁笑笑生 | 明智屋小說 | 大清話事人 | 憂郁笑笑生 | 大清話事人 
正文如下:
582吳皇馬踏紫禁城582吳皇馬踏紫禁城←→:xqishuta

和珅府邸大門被貼上了封條。

金銀綢緞、地契房契、珠寶古董堆積如山。

三法司,上到尚書下到衙役,個個快活的要命,抄家過程中隨便往懷里塞幾樣就夠吃幾年。

然而,抄家結束了。

他們手握長達20丈的抄家清單,卻無處匯報。

宣稱已經和吳廷達成協議,率兵剿殺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亂匪的康德皇帝,好似泥牛入海,再無消息。

秩序逐漸崩壞。

首善之區,淪為了浣熊市。

黑暗中,無處不在的罪惡。

永琰留下了烏泱泱的舊官吏舊兵丁。

這些人分別隸屬于順天府、步軍統領衙門、刑部、兵部、八旗都統衙門他們有刀槍,有武力,完全失控,四處打劫。

連帶著許多街面上的混混也加入了哄搶。

什么天子腳下、什么皇城根下、什么內城外城四九城、什么尊卑有序上三下五。今兒,全給你砸的粉碎。

從德勝門到崇文門,無數人在狂歡。

這也證明了永琰決策的正確。

如果他將滿城財富裝車帶走,尤其是和珅家產。且不說浪費多少時日,一定會暴露自己的潛逃用意。

一旦,全城人反應過來。

他就走不掉了!

皇帝的名頭也不好使。

當末日來臨時,人心瘋魔,這是人性決定的。

撒克遜軍官艾默生連同他訓練的那些八旗兵,早就離京走西安,準備于西域匯合。

西狩之前,永琰很尷尬的來選去,發現能帶走的兵丁真不多。京城兵雖多,絕大部分都是不可信任、不可倚重的廢物。

瀛臺。

一艘孤獨的小船緩緩靠岸,原總管太監秦駟打量著這座小島。

此時,已無一守衛。

空蕩而蕭索。

他連扒帶砸,折騰了1個時辰終于撬開了一扇小門。

“萬歲爺”

話音未落,秦駟跪地,嚎啕大哭。

乾隆的尸體趴在冰冷的地面上,睜大眼睛,臉上寫滿了遺憾。

哭了許久

秦駟想將眼皮抹下,可怎么抹都合不起。

“萬歲爺,您還有什么遺憾嗎?告訴奴才啊?”

很顯然,這違背了醫學常識。

過了好一會,秦駟猛然明白了,費勁的將尸體拖出瀛臺,拖上小船。

紫禁城內,人影幢幢。

太監、宮女、內務府、內城旗丁,成百上千的人在忙著搬東西。不時有人因為看中了同一樣東西而廝打起來。

這一切,都與劃船的秦駟無關!

他堅毅地蕩起雙槳,在北海里譜寫了一曲忠誠的贊歌。

靠岸后,

他又費勁的背著乾隆往煤山而去。

途中,有人避開他,有人低頭匆匆擦肩而過,也有人看到乾隆尸體,跪地嚎啕大哭。

“萬歲爺,您吶,不比崇禎混的慘。”

煤山不高。

秦駟將衣服撕開連接成繩索,一頭套在乾隆的脖子上,一頭套上歪脖子樹。咬著牙拉起,尸體腳尖離地1寸。

“萬歲爺,您合眼吧。”

說罷,將手掌貼上乾隆的臉往下一壓。嘿,果然合上了。

乾隆終于瞑目了。

5日后

大晴天,萬里無云。

吳廷北伐大軍抵達燕京城外,軍容齊整,士氣如虹。

李郁騎一匹雄健白馬,身穿親手設計的羊毛呢元帥禮服,在禁衛軍的簇擁下緩緩靠近。

燕京,不設防。

“陛下,臣等請戰。”

李郁望著激動的眾將,拔出佩劍,指向燕京。

“告訴所有士兵們,銘記今日,是他們將清王朝徹底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眾將聽令。”

“第6軍團,從西面入城。”

“末將領命。”趙二虎單膝跪地。

“第8軍團,從東面入城。”

“末將領命。”李小五眼睛放光。

“第10軍團,從北面入城。”

“末將領命。”穿重甲的劉阿坤好似一座肉山,甕聲甕氣。

這些天,所有人心灰意冷,生不出一絲抵抗之心。甚至,沒人去關閉城門,來去自由

從空中俯瞰,潮水一般的吳軍從各個城門涌入。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

李郁預計時間差不多了,高聲道:

“第2派遣軍從南面入城,近衛軍團隨后與寡人一道入城。”

永定門敞開

城門官帶著兵丁齊刷刷跪在城門洞兩側。

派遣軍甲士面罩遮臉,步伐鏗鏘,板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威武好似天神。

隨后,

近衛軍團2個步兵營控制城墻并且插上軍旗,李郁這才在大批侍衛的簇擁下正式進入燕京城。

安全,是第一位的。

永定門內,俗稱南城,也稱外城,是著名的貧民聚居地。

黑壓壓的跪倒一片,無數根辮子垂下地面。

李郁放眼望去,目視所及,區域內遍布各種窩棚、污水、垃圾。在一眾破敗景色中,尖頂教堂顯的格外惹眼。

幾名傳教士恭敬的低下頭顱,他們留下是為了繼續傳教。

李郁瞥了一眼,繼續向前。

正陽門下。

上百名舊官吏不顧臟水跪在地上,山呼萬歲。

第2派遣軍甲士粗暴的驅逐了他們,清出足夠寬敞的道路。這些“喜迎王師”的家伙被被矛桿砸的生疼,卻沒有忘記咬著牙高呼萬歲。

李郁以征服者的姿態傲慢地穿過正陽門。

然后是午門。

穿過午門后,眼前豁然開朗。破敗、蕭索、灰暗一掃空,寬敞而整潔。

廣場兩側跪滿了更多的人。

有旗人、有蒙古人、有漢人,有太監,有宮女、有宗室。

先期入城的3個軍團部分士兵也已趕至此處。忠誠的士兵們和諂媚的前清官僚,一起瘋狂的吶喊。

“萬歲!萬歲!萬歲!”

歡呼聲好似滾雷,讓人陶醉。

近衛軍團2個營跑步率先進入紫禁城。

半刻鐘后,

李郁身披黑色大氅,催馬揚鞭,在數百名近衛軍騎兵的簇擁下,踏過橋,開進門。

進入紫禁城。

沿途,每隔2丈皆有一名持槍步兵。

見御駕前來,皆舉起槍刺,高呼萬歲。

手持佩劍的近衛軍騎兵從兩翼散開,沿途警戒。

一名不知所措的小太監或許是被嚇到了,想起身躲避,被騎兵當作可疑分子毫不留情的一刀砍翻。

李郁馬速不減,直到太和殿前才勒馬。

戰馬前蹄揚起,離地嘶鳴。

李郁望著旁邊一步兵,伸出右手:

“槍來。”

士兵連忙遞上自己的嶄新燧發槍。

李郁掰開擊錘,瞄準大殿正中間那藍底黃字的牌匾,上面三個醒目的大字:太和殿。

子彈擊中牌匾,墜地。

“萬歲,萬歲,萬歲。”

在山呼海嘯一般的歡呼聲中,李郁將冒著余煙的燧發槍丟給士兵,贊道:“好槍。”

戰馬踩著玉階,進入太和殿,邁過門檻。

殿內光線昏暗。

巨大的金絲楠木柱子來自西南深山。腳下的金磚,乃是蘇州府御窯出品。

“吁。”

李郁翻身下馬,一步步走上臺階,坐上龍椅。

說實話,

并不舒服。

前后不靠,左右也不靠。設計很不符合人體工程學。

突然,他從扶手下面摸出了一張明黃綢絹。

展開一看,瞬間樂了。

“諸位,這是永琰這小子給他爹擬的廟號。清徽宗哈哈哈哈。”

太和殿內,充斥著歡快的笑聲。

李郁舉起綢絹。

“寡人決定遵從孝子心意,拿下去,給京城的遺老遺少們都看一遍。省的背后埋怨寡人!”

李郁站在廣場上,突然舉起右臂,握拳。

高呼:

“從今日起,清帝國亡了,大吳帝國萬歲,萬歲。”

士兵們瘋狂的歡呼。

之后,就是大索全城。

皇城被人偷盜了許多值錢物件,必須追查,挨家挨戶的查。

吳皇是仁慈的,入城后本不想殺戮。

不過,

這些茍賊也太過分了,紫禁城和六部衙門的東西都敢搬回家?

當天,吳軍就貼出告示。

要這些人自覺站出來,歸還物件,承認錯誤。否則

次日清晨,

吳軍以排為單位,分區搜捕,地毯式入戶。

南城不查。

那里都是些窮哈哈,沒什么必要折騰。就算有膽大包天的偷了搶了點東西,茲當是吳皇開恩了。

搜捕僅限于北城,也就是內城。

內城的人要搜身,屋要破墻,地要掘開。

東華門外,

士兵們闖入一戶鑲白旗人家里。

當家旗人連忙跪下:

“軍爺,我可是旗人,旗人最懂規矩,絕對不敢偷竊皇家物品。”

話說的很好聽,

但很快,士兵們就從一青花瓷瓶里搜出了兩塊帶龍紋的玉佩,還有幾卷大唐的字畫。

“饒命啊,我錯了。”

“我豬油蒙了心,我不該去紫禁城。”

準尉拔劍給這家伙來了個透心涼。

然后,對跪在地上的眾人宣布:

“偷盜皇室物件,視同謀反。成年男丁處決,其余家眷發賣。”

總之,吳軍在燕京彰顯了文明之師的風范。

既不無故擾民,也不隨便抓人殺人,只是對偷盜皇產官產的人施加了懲罰。

涉及皇家物件的,男丁處決,其余發賣,抄沒家產。

涉及官府物件的,全家流放蘭芳,抄沒家產。

內城的搜索行動足足持續了10天,才意猶未盡的結束了燕京尋寶記。古董字畫、金山銀海、駿馬鐘表、金印玉佩、不計其數。

抄家小組忙的算盤珠爆裂。

李郁,當然是逍遙的。

先逛了一圈紫禁城收羅了些可心的小玩意,帶回家把玩。又便服巡視了四九城,所到之處臭氣熏天。

一氣之下頒布了《隨地大小便、隨地倒垃圾流放令》。

統計后發現,

竟然有200多名王公大臣、前清官紳懸梁自盡了。

李郁很憤怒:

“自盡,是在對抗寡人,向寡人示威。”

“全部抄家!統統流放!”

流放人員10人一組,流放嶺南的南邊,蘭芳。

吳廷現在沒有足夠的船,所以流放人員需先走道3000里去廣州,然后才能坐船。

城內,

天天吆喝著:

“旗人偷皇產,罪加3等。”

“旗人偷衙產,罪加2等。”

聽起來頗有一種吳皇為大清國在復仇的味道,讓人聯想到當初南明對清軍入關擊破李自成的反應。

當塵埃落定,燕京人口銳減大半。

一部分早就跑去了盛京。

一部分隨永琰西狩。

還有十萬人被集體流放。

“陛下,有個內務府的老旗人手持永琰書信求見。”

“哦?見。”

搜查完畢后,一老旗丁走入養心殿。兩名禁衛軍按著他肩膀,跪著,不許起身。

李郁一目十行看完書信,笑了。

揚起手里紙,問道:

“是永琰的意思?”

“是。”

“退下吧,此事莫要再提及。你和你的一家子可在原先的宅子里繼續生活,可無性命之憂。”

“謝吳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奴才告退。”

老旗丁從頭到尾沒一句廢話。

吳皇不表態,那就成了7成。耐心的等待就是了。

書信內容大致分4點:

一,永琰改稱西清大汗,稱臣納貢。

二,乞求竊居伊犁河谷周邊,如若不允,西清將繼續向西,徹底離開帝國的傳統疆域。

三,西清絕不敢東窺,今后將如兒子侍奉老子一般,為吳帝國抵御哈薩克、哥薩克的滋擾。

四,希望結束戰爭狀態,送質子,恢復民間通商。

內容之真誠,態度之卑微。

李郁忍不住笑道:

“永琰,有點意思。是個能屈能伸的。”

不過,他并不看好永琰的前景。

因為羅剎人的勢力已經伸到了中亞,不太會容忍永琰坐大。痛打落水狗的道理,羅剎人很懂。且就軍事技術而言,清軍甚至不如哥薩克。

屋子已朽,伸手可推。

“傳令,第6軍團北上,和海軍一道夾擊山海關。”

“傳令,西路軍破潼關,拿下西安。”

北伐至此,基本塵埃落定。

雖然局部還有戰事,但太行山以東至渤海、黃海之間區域皆插上了吳旗。

不過是重復了清軍入關的劇情。

一隊騎兵趕到,城池立馬打開,官紳跪迎入城。恭順、乖巧,毫無怨言。

但是形勢在變,許多事也要跟著變一變。

之前的規矩是:

不抵抗之城池,官紳交納罰銀即可保身家,保性命,保平安。

前例,不具備當下參考意義。

紫禁城都拿下了,你們才投降?這不是投降,是投機。

有必要干掉一部分。

5。,感覺過于軟弱。

15,還是有點軟弱。

25,比較合理。:xqishuta

←→新書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